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2-25徐美兰

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瀑布导图习作

徐美兰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也是非常好的组织性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巴赞在上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根据思维导图,能充分运用左脑和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为此,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

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言之有序

请看下面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习作片断:

我的家乡在安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我们村子的后面,有一个小树林。树木长得非常茂盛,树枝向四周伸展。野花盛开着,很美丽。微风吹来,树木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很悦耳。叶子碧绿碧绿的,青翠欲滴。树林中云雾缭绕,像人间仙境。每当这时,我总会张开双臂,大声叫喊,表达我心中的喜悦。

这位小作者在此习作片断里,重点描写了自己家村后的小树林,写到了树木、野花、自己的心情等。细读这段话,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描写,缺少了“序”:在写树木、树枝后,写了野花,写完野花后又写了树木、树叶。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外壳。这个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出现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知所云的现象,原因是他的思绪比较随机,写作思维出现混乱,缺乏一定的逻辑性。虽然教师在习作指导时,也会引导学生们列提纲,但是提纲毕竟是粗线条的,在具体描写某个点、某个物时也需要一定的“序”,而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师生解决这个问题。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言之有物

学生习作时,笔者常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是低头沉思,埋头写作,下笔不停;而写作水平中下等的学生往往是写一段,数一数字数,看一看在篇幅上离老师的要求还有多远。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笔者曾对学生们多次强调:“只要你抓住细节写具体,就不会被字数所左右。”

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断:

有一天,我犯了错误——忘了带语文书。当时,我心砰砰直跳。老师扫了一眼全班同学,目光好似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急忙低下头,等着被骂。一会儿,老师开始上课。她边走边讲,走到我的面前,轻轻地对我说:“下次,不要忘带了!”说完,就把她的教本慢慢地放在我面前。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从那以后,我再没有一次没带语文书了。

从上面的习作片断来看,这位小作者叙述了自己忘带语文书、老师将语文书借给他的故事。虽然他能从整体上把握住事情的主干,表达得也较清楚,但是“具有思维广阔性的人,善于全面的看问题,不仅能宏观的把握问题的轮廓,在微观上也不会遗漏问题的细节”。如果引导学生用上思维导图,那对事情的描写会细腻得多。

借助思维导图,如图一所示,这名学生对他的作文又进行了修改:

有一天,我犯了错误——忘了带语文书。当时,我心怦怦直跳,脑子里只想着老师会怎么样?是罚站,还是罚写?一个小女孩罚站多难看啊!希望她罚写,写10遍,写20遍,写100遍都可以。老师扫了一眼全班同学,目光好似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急忙低下头,等着被骂。一会儿,老师开始上课。她边走边讲,渐渐地走到了我的跟前,我的心再次狂跳起来。老师还在讲着她的课文,当她看到我课桌上时,马上明白了,她轻轻地把书放在我的桌上,用手拍了拍我的肩,用眼神告诉我:“下次,不要忘带了!”她继续她的讲课。我双手捧着书,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忘带语文书了。

训练思维的独特性——言之有味

思维的独特性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当然,这里的创造性并非一定是指个人的首创,是指忠于自己的心意,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比如,有位学生在写作“我的暑假生活”——《以美丽回答一切》时,她借助思维导图,画了如图二的思维导图。

下面是她的作文:

到贵州不能不去黄果树瀑布!这部大自然的杰作等着游客去翻阅,去品读,去欣赏!“宽幅白练”“织布机”“大合奏”,的确传神!虽然没看到“银雨撒金街”的奇景,但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擦掉汗珠,洗掉铅尘,凉凉的,爽爽的,舒服极了。顺着石阶往上走,来到瀑布脚下,穿越“水帘洞”。游客或打着伞,或披着雨衣,在喧嚣的水声中慢慢前行,生怕错过一道风景!课文的作者“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现在,我不是“仿佛”而是真真切切地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捧过来润润喉。内心的兴奋与自豪无法言喻!啊,这次,我终于见到了黄果树瀑布!

西江苗寨,令人流连忘返!古色古香的木屋,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山上,层层叠叠,很是壮观。一条小河潺潺流淌,穿寨而过,“小桥流水人家”,好美的景致!清晨,漫步在小寨上,你会看到赶集的男女老少。会听到“啪啪”寨民做糍粑的声响。那是一种可口的小吃。用糯米制作而成。烧好糯米饭后,把它倒在一口缸里,再用棒子使劲敲打,直到变在粉末。见寨民敲得轻松,我接过了棒子,可是居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抡起一棒,糯米太韧,与棒紧紧相连,不花上点力气,休想提起!我不禁佩服寨民的臂力!八点整,悠扬的乐曲传入耳畔。只见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穿着整齐的服饰,踩着音乐的节拍在苗寨的大门迎宾。门口的长台上放着自酿的白酒,客人进来,喝口白酒,开始他们的参观。

“以美丽回答一切”!哦,贵州!

这一习作,小作者使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有张力。“宽幅白练”“织布机”“大合奏”“银雨撒金街”这是课文中的语言,小作者引用在文章里,说明这些语言已在小作者心中扎下了根;而“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层层叠叠,很是壮观” “潺潺流淌,穿寨而过”等四字词语的运用,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美。整篇文章,层次清晰,语言活泼,不失为一篇佳作。

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再次证明了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思维导图对小学生学习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实践表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广阔性、独特性;而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将随之而有序、有理、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endprint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也是非常好的组织性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巴赞在上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根据思维导图,能充分运用左脑和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为此,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

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言之有序

请看下面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习作片断:

我的家乡在安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我们村子的后面,有一个小树林。树木长得非常茂盛,树枝向四周伸展。野花盛开着,很美丽。微风吹来,树木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很悦耳。叶子碧绿碧绿的,青翠欲滴。树林中云雾缭绕,像人间仙境。每当这时,我总会张开双臂,大声叫喊,表达我心中的喜悦。

这位小作者在此习作片断里,重点描写了自己家村后的小树林,写到了树木、野花、自己的心情等。细读这段话,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描写,缺少了“序”:在写树木、树枝后,写了野花,写完野花后又写了树木、树叶。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外壳。这个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出现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知所云的现象,原因是他的思绪比较随机,写作思维出现混乱,缺乏一定的逻辑性。虽然教师在习作指导时,也会引导学生们列提纲,但是提纲毕竟是粗线条的,在具体描写某个点、某个物时也需要一定的“序”,而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师生解决这个问题。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言之有物

学生习作时,笔者常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是低头沉思,埋头写作,下笔不停;而写作水平中下等的学生往往是写一段,数一数字数,看一看在篇幅上离老师的要求还有多远。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笔者曾对学生们多次强调:“只要你抓住细节写具体,就不会被字数所左右。”

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断:

有一天,我犯了错误——忘了带语文书。当时,我心砰砰直跳。老师扫了一眼全班同学,目光好似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急忙低下头,等着被骂。一会儿,老师开始上课。她边走边讲,走到我的面前,轻轻地对我说:“下次,不要忘带了!”说完,就把她的教本慢慢地放在我面前。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从那以后,我再没有一次没带语文书了。

从上面的习作片断来看,这位小作者叙述了自己忘带语文书、老师将语文书借给他的故事。虽然他能从整体上把握住事情的主干,表达得也较清楚,但是“具有思维广阔性的人,善于全面的看问题,不仅能宏观的把握问题的轮廓,在微观上也不会遗漏问题的细节”。如果引导学生用上思维导图,那对事情的描写会细腻得多。

借助思维导图,如图一所示,这名学生对他的作文又进行了修改:

有一天,我犯了错误——忘了带语文书。当时,我心怦怦直跳,脑子里只想着老师会怎么样?是罚站,还是罚写?一个小女孩罚站多难看啊!希望她罚写,写10遍,写20遍,写100遍都可以。老师扫了一眼全班同学,目光好似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急忙低下头,等着被骂。一会儿,老师开始上课。她边走边讲,渐渐地走到了我的跟前,我的心再次狂跳起来。老师还在讲着她的课文,当她看到我课桌上时,马上明白了,她轻轻地把书放在我的桌上,用手拍了拍我的肩,用眼神告诉我:“下次,不要忘带了!”她继续她的讲课。我双手捧着书,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忘带语文书了。

训练思维的独特性——言之有味

思维的独特性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当然,这里的创造性并非一定是指个人的首创,是指忠于自己的心意,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比如,有位学生在写作“我的暑假生活”——《以美丽回答一切》时,她借助思维导图,画了如图二的思维导图。

下面是她的作文:

到贵州不能不去黄果树瀑布!这部大自然的杰作等着游客去翻阅,去品读,去欣赏!“宽幅白练”“织布机”“大合奏”,的确传神!虽然没看到“银雨撒金街”的奇景,但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擦掉汗珠,洗掉铅尘,凉凉的,爽爽的,舒服极了。顺着石阶往上走,来到瀑布脚下,穿越“水帘洞”。游客或打着伞,或披着雨衣,在喧嚣的水声中慢慢前行,生怕错过一道风景!课文的作者“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现在,我不是“仿佛”而是真真切切地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捧过来润润喉。内心的兴奋与自豪无法言喻!啊,这次,我终于见到了黄果树瀑布!

西江苗寨,令人流连忘返!古色古香的木屋,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山上,层层叠叠,很是壮观。一条小河潺潺流淌,穿寨而过,“小桥流水人家”,好美的景致!清晨,漫步在小寨上,你会看到赶集的男女老少。会听到“啪啪”寨民做糍粑的声响。那是一种可口的小吃。用糯米制作而成。烧好糯米饭后,把它倒在一口缸里,再用棒子使劲敲打,直到变在粉末。见寨民敲得轻松,我接过了棒子,可是居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抡起一棒,糯米太韧,与棒紧紧相连,不花上点力气,休想提起!我不禁佩服寨民的臂力!八点整,悠扬的乐曲传入耳畔。只见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穿着整齐的服饰,踩着音乐的节拍在苗寨的大门迎宾。门口的长台上放着自酿的白酒,客人进来,喝口白酒,开始他们的参观。

“以美丽回答一切”!哦,贵州!

这一习作,小作者使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有张力。“宽幅白练”“织布机”“大合奏”“银雨撒金街”这是课文中的语言,小作者引用在文章里,说明这些语言已在小作者心中扎下了根;而“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层层叠叠,很是壮观” “潺潺流淌,穿寨而过”等四字词语的运用,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美。整篇文章,层次清晰,语言活泼,不失为一篇佳作。

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再次证明了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思维导图对小学生学习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实践表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广阔性、独特性;而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将随之而有序、有理、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endprint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也是非常好的组织性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巴赞在上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根据思维导图,能充分运用左脑和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为此,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

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言之有序

请看下面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习作片断:

我的家乡在安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我们村子的后面,有一个小树林。树木长得非常茂盛,树枝向四周伸展。野花盛开着,很美丽。微风吹来,树木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很悦耳。叶子碧绿碧绿的,青翠欲滴。树林中云雾缭绕,像人间仙境。每当这时,我总会张开双臂,大声叫喊,表达我心中的喜悦。

这位小作者在此习作片断里,重点描写了自己家村后的小树林,写到了树木、野花、自己的心情等。细读这段话,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描写,缺少了“序”:在写树木、树枝后,写了野花,写完野花后又写了树木、树叶。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外壳。这个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出现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知所云的现象,原因是他的思绪比较随机,写作思维出现混乱,缺乏一定的逻辑性。虽然教师在习作指导时,也会引导学生们列提纲,但是提纲毕竟是粗线条的,在具体描写某个点、某个物时也需要一定的“序”,而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师生解决这个问题。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言之有物

学生习作时,笔者常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是低头沉思,埋头写作,下笔不停;而写作水平中下等的学生往往是写一段,数一数字数,看一看在篇幅上离老师的要求还有多远。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笔者曾对学生们多次强调:“只要你抓住细节写具体,就不会被字数所左右。”

请看下面的习作片断:

有一天,我犯了错误——忘了带语文书。当时,我心砰砰直跳。老师扫了一眼全班同学,目光好似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急忙低下头,等着被骂。一会儿,老师开始上课。她边走边讲,走到我的面前,轻轻地对我说:“下次,不要忘带了!”说完,就把她的教本慢慢地放在我面前。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从那以后,我再没有一次没带语文书了。

从上面的习作片断来看,这位小作者叙述了自己忘带语文书、老师将语文书借给他的故事。虽然他能从整体上把握住事情的主干,表达得也较清楚,但是“具有思维广阔性的人,善于全面的看问题,不仅能宏观的把握问题的轮廓,在微观上也不会遗漏问题的细节”。如果引导学生用上思维导图,那对事情的描写会细腻得多。

借助思维导图,如图一所示,这名学生对他的作文又进行了修改:

有一天,我犯了错误——忘了带语文书。当时,我心怦怦直跳,脑子里只想着老师会怎么样?是罚站,还是罚写?一个小女孩罚站多难看啊!希望她罚写,写10遍,写20遍,写100遍都可以。老师扫了一眼全班同学,目光好似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急忙低下头,等着被骂。一会儿,老师开始上课。她边走边讲,渐渐地走到了我的跟前,我的心再次狂跳起来。老师还在讲着她的课文,当她看到我课桌上时,马上明白了,她轻轻地把书放在我的桌上,用手拍了拍我的肩,用眼神告诉我:“下次,不要忘带了!”她继续她的讲课。我双手捧着书,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忘带语文书了。

训练思维的独特性——言之有味

思维的独特性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当然,这里的创造性并非一定是指个人的首创,是指忠于自己的心意,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比如,有位学生在写作“我的暑假生活”——《以美丽回答一切》时,她借助思维导图,画了如图二的思维导图。

下面是她的作文:

到贵州不能不去黄果树瀑布!这部大自然的杰作等着游客去翻阅,去品读,去欣赏!“宽幅白练”“织布机”“大合奏”,的确传神!虽然没看到“银雨撒金街”的奇景,但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擦掉汗珠,洗掉铅尘,凉凉的,爽爽的,舒服极了。顺着石阶往上走,来到瀑布脚下,穿越“水帘洞”。游客或打着伞,或披着雨衣,在喧嚣的水声中慢慢前行,生怕错过一道风景!课文的作者“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现在,我不是“仿佛”而是真真切切地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捧过来润润喉。内心的兴奋与自豪无法言喻!啊,这次,我终于见到了黄果树瀑布!

西江苗寨,令人流连忘返!古色古香的木屋,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山上,层层叠叠,很是壮观。一条小河潺潺流淌,穿寨而过,“小桥流水人家”,好美的景致!清晨,漫步在小寨上,你会看到赶集的男女老少。会听到“啪啪”寨民做糍粑的声响。那是一种可口的小吃。用糯米制作而成。烧好糯米饭后,把它倒在一口缸里,再用棒子使劲敲打,直到变在粉末。见寨民敲得轻松,我接过了棒子,可是居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抡起一棒,糯米太韧,与棒紧紧相连,不花上点力气,休想提起!我不禁佩服寨民的臂力!八点整,悠扬的乐曲传入耳畔。只见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穿着整齐的服饰,踩着音乐的节拍在苗寨的大门迎宾。门口的长台上放着自酿的白酒,客人进来,喝口白酒,开始他们的参观。

“以美丽回答一切”!哦,贵州!

这一习作,小作者使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有张力。“宽幅白练”“织布机”“大合奏”“银雨撒金街”这是课文中的语言,小作者引用在文章里,说明这些语言已在小作者心中扎下了根;而“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层层叠叠,很是壮观” “潺潺流淌,穿寨而过”等四字词语的运用,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美。整篇文章,层次清晰,语言活泼,不失为一篇佳作。

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再次证明了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思维导图对小学生学习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实践表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广阔性、独特性;而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将随之而有序、有理、有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瀑布导图习作
烃思维导图
瀑布之下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