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目标转化为问题的自能学习

2014-02-25谢定来

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创设情境

谢定来

“自能学习卓越课堂”,就是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状态三位一体最大程度地优化,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在自能学习中,“自”包括“自己、自主”,即自己要学,自己主动学;“能”包含“能动、能够、能力”。其中,“能动”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即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够有方法地学习;“能力”就是科学高效地学习。所谓自能学习,就是让学生滋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主动获取知识,会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它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数学问题,以解决问题为路径,促进学生自能学习。

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

把教学目标融于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瞬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施课程改革之后,原来课堂教学的3个基本要素增加了教学背景,这一要素的增加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环境或背景。联系实际,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联系已知,创设知识延伸的问题情境;联系实物,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联系发展,创设促进学生创新的问题情境。它能够提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背景,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进而诱发学生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刺激事件和信息材料。情境同时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心奋,能主动地参与、自主地探究,让学习能力产生“爆发力”的效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如“乘法的简便计算”,课始创设情境:“请同学们想一想,从万州到重庆可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学生马上联想到生活中认识的交通工具,提出了可以乘车、船、飞机,还可以骑自行车、摩托车,以及步行等不同的走法。接着提出:“这些不同的走法,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呢?你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好与不好的呢?”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谈了不同的理由。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后指出:“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认真思考,积极发言都能说出那种走法的长处,老师对同学们这种认真参与学习的态度表示由衷的赞赏。在乘法计算中,有时就跟从万州到重庆一样,有很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在这许多的计算方法中,哪些方法比较简单呢?”这样由问题引入课题,并出示一道含有简便计算、计算方法多种的乘法计算试题,让学生独立自能学习,抓住契机带领学生进入了乘法的简便计算的学习之中,并为接下来学生对不同计算在观察、比较中理解、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创设了新的教学情境。

把教学目标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即让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能够学习。爱因斯坦讲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情境的作用下提出数学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站在“教”的角度对教学进行预设,然后让学生沿着预设所确定的思维方向,走完从旧知到新知的全程,而这恰恰是目前课程所要扼制的问题。因此,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显得尤其重要。让学生直接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稍复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提出过渡性问题,有时学生不一定能提出恰当的问题,这时需要教师抛出问题或预设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习。

如在一年级“认识物体”的教学中,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要求学生:“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一个形状像这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在经过观察与操作之后,首先是能够正确地拿出一个长方体,并提出了“这样的物体有6个面,形状是长的”“每两个面埃在一起有一条直直的线”“形状又显得很方”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归纳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得出:像这样“长长方方的物体叫长方体”。由于有教师的明确要求,学生不仅可以提出数学问题,而且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缤纷色彩。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把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后,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于新知而言,学生原来就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新知识的引入就原有的认知结构有一个差异,差异是矛盾,差异是目标,矛盾由对立到统一的过程,就是消灭差异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的过程。换言之,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随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就是新知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体现学生自能学习的学习方式,即在教学问题提出之后,形成在问题的导向作用下通过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成功的教学案例证明,教师追求教学的最高境界,不仅是在驾驭教材方面轻车熟路,把知识给学生讲清楚,也不仅使认识停留在学生记忆、理解、掌握的层面,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情境,把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经历教学过程,于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学海无涯乐作舟。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创设情境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