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诗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2014-02-25陈刚

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清波童诗语文课程

陈刚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平等互动,为此,“课堂互动”也日趋时尚。所谓“课堂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而童诗教学的过程更强调课堂的互动性,那么,如何让童诗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更为有效呢?

在情境中增进课堂互动

在童诗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如教学杜甫的《绝句》,在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半开放的学写诗歌题:“ 条 线压湖低(配垂柳图), 朵 云望欲迷(配桃花图)。 燕翩翩衔泥早(配飞燕图), 日读书莫迟疑(配早读图)。”前两句,学生的填写大致与笔者的预设相同;但后两句,学生的回答超出了笔者的估计,有的写为“双燕翩翩衔泥早”“每日读书莫迟疑”或“今日读书莫迟疑”。细细想,学生答得妙啊!“双燕”平易,且双飞之态,更觉春天的温柔与热闹。“每日读书莫迟疑”不正是我们的目的吗?多么有意义的句子啊!学生的智慧点亮了课堂,也启发了笔者,开拓了笔者的思维。

在童诗情境中生生互动,形成交流合作的好氛围 在教学《忆江南》一词时,笔者设计了仿写环节。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江南好,风景已深谙。日出荷花匀嫩脸,风来垂柳抚清波。能不爱江南?”有学生急插嘴:“不对,应该是‘拂清波!”笔者心里在斟酌:“到底是‘抚清波好还是‘拂清波好?”就把这个问题抛个学生。学生说:“我觉得应该是‘拂清波,这里是描写春风中柳条掠过湖面的景象。应该是‘拂!”有几个同学着急地举手:“应该是‘抚清波,‘抚字不仅有‘拂的意思在里边,而且包含着感情,像是母亲的手在抚摸着湖面。”在热烈讨论中,笔者为这些精彩发言不由得大为折服,学生们也纷纷鼓掌。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智慧的火光闪现,创作出了这么多的华章。

在童诗情境中生本互动, 实现人本融合的高境界 教师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它创设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并对一些情境优化、筛选出最适合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到乐趣,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不断探究文本。

凸现学生主体,强化角色互融

在质疑中互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时,教师的追问直击学生的心灵。在王崧舟的引领下,词人一颗思想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鲜活的心灵便展现在学生面前,此时,王崧舟又提出:“读到这个时候……你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一问纳兰性德?”这个叩击心灵的追问使得学生与词人开始对话,课堂呈现出一种自然、真实的形态。而这时候的课堂,也形成了一种穿越时空的疆场,直击学生心灵,“给人一种人性流淌的惬意,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生机”。

在体验中互动,尊重学生多元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自己个性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如在教学《江南》中的“莲叶何田田”,一年级学生对“田田”二字不能理解,答案千奇百怪,这时,老师通过感叹、惊讶的表情以及夸张的动作反复朗读这一句来让学生感受,学生从老师的语气以及动作中感受到满荷塘的荷叶,体会荷叶的多与茂盛。理解诗意后,强化朗读,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真切感受。读着,想着,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仿佛就在眼前,鱼儿在荷花、荷叶间自由自在嬉戏的情境,展现了采莲姑娘快乐嬉戏的场景。

在辨析中互动,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如《小降落伞》教学片段,教师让学生探讨“小小降落伞”的选择:“你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在班级里进行辩论,各有想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并边读边想象,努力体会蒲公英的种子们的心情。有的学生说:“它们也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有的学生说:“它们只知道去追求财富、自己的快乐,不知道考虑后果。”还有的学生说:“有的错误犯了就没有改过的机会了,这是很可怕的。”

在创作中引导学生互进

学生心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生千言万语的思绪寄予在哪里?学生满腔的情感寄予在哪里?情满则溢,呼之欲出。精神互动是高级的互动,它是教师的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在课堂知识交流中的相遇、碰撞和共鸣,这是学生表达独到见解的最佳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童诗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恰能让语文课程开放而富有活力,这种活力就在“互动、互融、互进”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波童诗语文课程
又甜又脆的童诗
田公平
童诗对对碰
莲 藕
河南:用法治的力量保卫碧水清波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怎样得到第6罐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