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14-02-25谢诗荣
谢诗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98-03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来源于教师对于教学问题情景的设计。上课学生听都没有听懂,怎能在课下完成好自己的作业,下次也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呢?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再只是单一地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因为那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是一改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思维的具体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地为课堂教学设计恰当的“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用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配合,既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强化应用,又能从解答过程中“诊断”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因此,“问题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教学”中问题的操作一般是以提问的方式出现,但与一般的课堂提问有所不同,它要求问题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解惑,真正训练学生的能力。设计问题一般要求坚持以下原则。
1.适时性原则
导入新课时设计问题,要做到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中间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在课的结尾时设计问题,则要注重知识的延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适时性原则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设计适当的问题,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讲“碳酸钠”这种盐时,学生的已有知识:碳酸钠属于盐类物质,溶于水后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中,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溶液才显碱性。而碳酸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出现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为什么溶液会显碱性呢?适时提出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掀起学生的认知高潮。
2.针对性原则
设计问题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只有这样才能一举中的,解决学生的困惑,做到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例如,关于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问题,可以这样设问:
(1)某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变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2)将二氧化碳通入某溶液中,如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该溶液一定是石灰水?如果你认为不一定,请举例说明。
(3)将某气体通入上题列举例子的溶液中,如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4)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实践性原则
化学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事例或生产应用,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顿悟”出问题的关键,既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巩固,又使他们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讲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在墓区,晚上经常出现”鬼火”,经过它时,会出现“人走‘鬼火走,人停‘鬼火停”的现象,特别令人害怕。这里所说的“鬼火”是真鬼火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火?为什么人走火走、人停火停?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活动。
4.实用性原则
设计问题必须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讲求实用性,毋需思考即可回答的简单问题和深奥玄虚即使教师提示也无法说清的复杂问题,均不足取。只有注重了问题的实用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解疑的热情和达到巩固深化学生知识技能及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设计问题的方式
通过“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有关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并在自己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结果的过程中,品尝到思考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愉快和满足。在化学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设计问题的方式。
1.出乎意料型问题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使学生普遍做出一种较为一致的并很自信的回答或预测,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从而使他们一下子全神贯注于“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之中,进而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满足感。
这种设计问题的方法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拜感有独特作用,也常常会使课堂出现一些戏剧性的愉快气氛。例如,在通过一系列实验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这一规律深信不疑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硝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进而以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结果自然会大大出乎学生意料。
2.对立型问题
设计问题时诱使学生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激起学生急切的求证欲望,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最后再用实验或事实材料来验证。例如,在学习了中和反应之后,提出一个问题:酸与碱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到底是哪种观点正确?学生各持观点,积极辩论,最后再用事实证明,效果甚好。
3.不知所以型问题
此类问题就是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好像明白又不明白,不知该从何入手。这样容易激励学生非要将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如学习胶体知识时提出: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生活中遇到过,但不知为什么?适时提出这个问题,能推动学生的求知欲,效果非常好。
以上几种问题的设计方式各有所长,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穿插设计,合理组织,寻求达到以最简捷的途径得到最理想的效果。另外,真正实施“问题教学”这种策略的具体方法有许多,如实验法、事实材料法、复习对比法、直观形象法等以及各种启发、发现法的具体手段。
总的说来,“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把要所学的内容分散,通过恰当的问题,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从而达到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所以需要教师具备这种能力,掌握这种教学策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责任编辑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