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四种关系
2014-02-25萧涵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重要法则。老子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若稍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即便在作文中也广泛地存在着这种对立统一的法则。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认识问题,学会从问题的对立中找到统一,把握双方的变化,由此及彼,相辅相成,这不仅有助于作文时顺利地打开思路,而且有助于把文章写得充实饱满深刻透彻。笔者以为作文中有以下四组重要对立关系的意义及作用,值得认真把握和有效利用。
1.放与收。作文时先“放”后“收”,这个主张最先是由清代的语文教育家王筠提出的。他在其《教童子法》中说道,“作诗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蹄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可以看出,王筠在这里主要是就作文的练习过程来说的,即先要让学生放开来写,把思维练活,然后“收束”而入文章正轨。其实,不只是作文练习过程要这样,就是在作文的审题构思中,也是需要学会先放后收的。从心理学来讲,“放”是一种思维的发散,“收”则是思维的聚焦,这正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作文能力归根到底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如今的中考作文试题,其写作角度往往是多向的,学生在审题时尤其要先作发散性思考,即先要从不同角度加以审理比较,弄清其题意的范围或指向,然后根据材料及提示语,选择聚焦某一角度,深入分析,认真构思,以保证作文立意符合题旨。如先作发散性思考,这时思维上就要“收”了,即要根据自己的写作准备,从几种意义中挑出一种,加以聚焦性分析,并从观点提炼上、素材选用上、结构安排上进行合理构思。由此可见,这个审题构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先“放”后“收”的过程。
2.实与虚。任何文章在内容上都离不开具体的材料,这些具体的材料就是文章中“实”的部分。议论文中材料是为了证明观点的,记叙文中材料是用来表现主旨的。文章中的材料大致分为两部分,即作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但不论哪样的材料,归根结蒂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的。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就是其“虚”的部分。虚实结合,即由现象、事实的描述到观点、情感的阐释表达,乃是写作的一种重要方法。鲁迅先生的杂文多用这种方法。清代唐彪在其《读书作文谱》中说道:“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学生作文时,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一要善于联想。联想大致可分为①相似联想,如由“红叶”联想到“火光”;②相关联想,如由“荆棘”联想到“障碍”;③对比联想,如由“黑暗”联想到“光明”等等。若写作记叙文即须如此。二要学会推理。由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能够透过现象看出本质,表现出独到深刻的见解。写作议论文就需要这样的能力。当然,在作文中作为思维方法的联想与推理往往是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的。
3.小与大。从看似细小的事物中揭示出大的生活道理,这也是作文中所存在的一种很有意义的对立统一关系。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的道理必然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重大事件固然也包含有生活的道理,但这样的材料大多司空见惯,缺乏新鲜感、实在感。若从看似细小的事物入手,揭示出某种生活的道理来,就如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真实具体,别具风貌。这样小中见大,平常中见奇崛,文章的说服力吸引力就会大不一般了。比如鲁迅的《风筝》,内容上写的不过是年轻时对自己胞弟的严苛管教,但却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以及对道德人性的沉重拷问。文章小中见大,感人肺腑,发人深思。近年来的一些高考作文试题在其命意上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如2008年武汉市中考语文作文通过材料提示学生“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显然就在引导考生要善于以小见大,言之有物;避免空泛老套,人云亦云。
4.起与伏。“文似看山不喜平”,这虽是作文练习时的一句老话,但它的确说明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记叙文平铺直叙,议论文观点加材料,都是不善于谋篇布局的表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篇课文,文中就是通过一连串情节的起伏变化来刻画鲁智深的形象的。学生作文毕竟不是文学创作,作文中的起伏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安排上,结构巧妙能使文章不呆板,有波澜,有吸引力。比如让学生以“希望”为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在结构安排上就善于采用起伏的方法,即先描写出希望,接着跌宕一笔写失望,最后终于实现了希望。这样构思行文就避免了平铺直叙,使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议论文中的扬与抑,也可以视为一种结构上的起伏。“扬”,则雄辩滔滔,一泻千里,气势强烈;“抑”则迂回委婉,欲言又止,目的则在于为“扬”蓄势,这样使论辩说理呈波涛汹涌之势,不可阻遏。不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行文中若有起有伏,起伏交错,文章自然就显得灵活洒脱,摇曳多姿了。
萧涵,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责任编校:石在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