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的《柴禾》不能这样考
2014-02-25许国申
刘亮程先生是一位乡村哲学家。他的散文,语言是乡村的,通俗,明净,一般人都看得懂;但其内蕴却是哲学的,广远,深沉,一般人就看不懂了。《柴禾》就是这样一篇内蕴丰富、寄意深远的散文。
《柴禾》先写自己搬家时带走了“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接着叙述这么做的理由——“柴垛是家力的象征”,这些梭梭柴象征着“我”家的家力非同一般,简直“无与伦比”,字里行间,透露出“我”的骄傲与欣喜。然后笔锋一转,说“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因为有煤,但却“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这不但是因为“它们是家的一部分”,还因为“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继而说这些梭梭柴“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走笔至此,柴禾的故事说完了。这是一个用乡村语言叙述的乡村故事,平淡无奇,甚至琐屑无聊。如果作品在此收束,读者或许会莫名其妙:写这东西,有啥意思?
能问“有啥意思”的人是有头脑、有水平的,作者或许猜到肯定有人会这样问。
是啊,绞尽脑汁编织一篇文字,总得让它有点“意思”,不然多没意思!
于是,刘亮程先生开始说“意思”了——
“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乍看这一段话,仿佛是疯子的呓语。噜噜苏苏一大堆,无非只是强调:这垛梭梭柴我们没有烧它,是它自己变成灰的——这一点前面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这垛梭梭柴是慢慢地变成灰的,它变成灰的整个过程,“我们”“全都看见了”——这些也是“废话”。
——写这些“废话”有意思吗?好像没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来了,作者说——
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读到这里,你会觉得有些突兀——刚才说的是垛梭梭柴“死掉”了,怎么突然说起“我”的死来了呢?
回头细想,或许不难发现:刘亮程先生说的那垛慢慢地变成灰的梭梭柴,不就是社会上那些“有志不获伸”,慢慢地变成灰的人才的隐喻么?刘亮程先生不正是把自己比作那垛慢慢地变成灰的梭梭柴中的一根么?
梭梭柴的成材不容易,一个人的成长更不容易。成材了的梭梭柴本来应该充分燃烧,发光发热,这才无愧于梭梭柴,无憾于梭梭柴苦难的一生。一个经历千辛万苦成长起来的人才更应该充分展示其才华,为社会服务,就像充分燃烧的梭梭柴,给人们送去光明和温暖。但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几乎在历史的每一个时代,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处处都有不少人才,像这堆梭梭柴慢慢地变成灰一样,慢慢地老死了。
梭梭柴慢慢地变成了灰,分明是雨打风吹的结果,而其主要原因却是“我们没有烧它”——一怎么说是“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呢?“将心比心”,刘亮程知道,那堆慢慢地变成灰的梭梭柴内心是寂寞的,痛苦的,它们内心的寂寞与痛苦,有谁能够理解?有谁寄予同情?
而“我”(代表怀才不遇的人才)之死,分明是“墙(堵住了去路)”、“坑(让人多走了弯路)”、“风(让人直不起腰,睁不开眼,脸上写满了沧桑)”、“雨(不但淋湿了身,而且淋湿了心)”、“土(把人的躯体深深掩埋)”共同“谋害”的结果,但“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惺惺自古惜惺惺”,只有“我”这样的“圣贤”,才能够同情并理解那堆慢慢地变成灰的梭梭柴内心感到的那份凄凉与悲愤。
然而即便已经死了,“我”(那堆慢慢地变成灰的梭梭柴)的壮心还是未已——无论是谁,死后都是要化为尘土的,只有“我”死后所化的尘土,才会“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这是何等的悲哀,又是何等的悲壮啊!
写到这里,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还要引爆两个闷雷——
“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是呀,死掉的“我”与“一堆成灰的梭梭柴”一样,尽管心中有无限委屈,无限哀怨,也只能窝在心里,谁曾听见他们无声的倾诉?!“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何等压抑的无奈与悲愤啊!
这时候,“柴禾”就是“我”,“我”就是“柴禾”,就像庄子弄不清是“我”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化成了“我”,刘亮程先生也弄不清是柴禾变成了“我”呢,还是“我”变成了柴禾,进入了物我不分、天人合一的境界。
当然,没有燃烧的梭梭柴默默地变成灰的一生也并非全无意义:它们曾经是“我”家的骄傲,是“我”家的一部分;它满足了“我们”的“心里需要”,“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它们对于“我们”,在二十多年的时光中,始终相依相守,不离不弃。这种默默地相互守望与祝福,对于双方,不都是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幸福么?
人也一样,没有机会“出山”入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一辈子呆在山沟沟里,与日月星辰相望,与花树虫鸟为伴,守着围墙、蓠笆、柴禾,还有牛马鸡犬,拥着父母妻子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就像古代的隐士。这种生活,不也有很多人曾经求之而不得么?这种思想,虽然有点阿Q,但如果生活在一个“逆淘汰”的时代里,人们除了这“退而求其次”,还能奢求什么呢?
说到这里,《柴禾》的“意思”差不多说明白了吧?回头想想,这些“意思”里有悲壮也有愉悦,有对立又有统一,不是很“哲学”么?
有一段话,可以看作解读《柴禾》的“钥匙”,这把“万能的钥匙”,几乎可以打开刘亮程全部散文“意思”的大门。刘亮程如是说: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对一朵花微笑》)
读完以上解说,如果有人问你读懂《柴禾》了吗,你大概会说“读懂”了吧。但是如果在你答完《柴禾》的阅读试卷(见附文)以后,有人问你读懂《柴禾》了吗,你敢不敢说“读懂”了呢?不敢吧?
《柴禾》不能这样考。
《柴禾》的阅读试卷中有四个问题,前两个且不去说,这里只说后两个。
3.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这个问题模糊不清。
解题点拨:“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来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含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这个点拨“指鹿为马”。“柴禾”象征家力是作者直截了当的叙说,不是“采用了象征手法”;“物”与人的联系点(借喻的相似点)是命运,而不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涵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云云更是云山雾罩,让人不知所云。“隐涵”不通。
答案示例:柴禾象征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等。
——这个示例自话自说。《柴禾》中的柴禾是“我”的隐喻,两者有两点相似,一是才华相似,二是命运相似。表现手法是借物喻人,“物”“我”交融。
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这个问题不妥。一个三角形有内心外心,一篇散文之“重”也有表有里——“文重”其表,“意重”乃里,两者不可分割。
答案示例:重在写柴禾。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禾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
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
——这个示例“断章取义”。“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只是柴禾命运变化的起因,并非“文章的主要内容”,“卒章”也没“显志”,没有凸显“对人的生命的感悟”,而是“吐气”抒情——抒发极度的无奈与悲愤之情。——这篇散文有“一唱三叹”之妙,此为最后一“叹”,也是“登峰造极”、令人“叹为观止”的一“叹”。
散文阅读教学与考试应该直指文本,引领考生领会作品原旨。如果执教者和命题人对文本只有一知半解,那就无异于以盲导盲。而现在,这种以盲导盲的语文教学与考试,实在是太多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
附:柴 禾/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11.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12.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13.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1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答案示例: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积累过程。(2分)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呼应,并为柴禾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做铺垫。(2分)
1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运用鉴赏的能力。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
答案示例: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2分)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4分)
13.【解析】本题考查形象的含义、理解文章的能力。“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来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含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答案示例:柴禾象征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等。(4分)
1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属探究能力考查。本题是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从形象、主题和结构等角度来谈理由。答题时要联系全文,不要断章取义。应从形式和内容上去探究,立足文本,谈出理由。
示例:重在写柴禾。(2分)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禾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4分)重在写人。(2分)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得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4分)
许国申,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东阳。责任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