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院所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态势分析与思考

2014-02-24马跃良

中国地质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流向科研院所毕业生

马跃良,李 燕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调查研究

科研院所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态势分析与思考

马跃良,李 燕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资源开发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强,从而带动了地学人才需求的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区域和单位类型流向为侧重点,分析了近7届毕业生的就业态势,结合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评价,得出科研院所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良好,但具有潜在危机的结论。因此,必须加大科研院所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努力提升新形势下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科研院所;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和压力不断加大,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1-2]。据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十大就业绿牌发展专业为: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3]。在这十大专业中,有一半的专业与地学相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3]。为了深入探索近年来科研院所地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规律,全面了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对科研院所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流向特征与趋势分析

1.数据样本的选取

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共收集了2244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其中2006年242名,2007年320名,2008年352名,2009年359名,2010年369名,2011年341名,2012年261名。其中定向毕业生399名,非定向毕业生1845名。涉及的培养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等13个科研院所。

本文以非定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在2006~2012年共1845名毕业生中博士毕业生有1123名,占61%,硕士毕业生有722名,占39%,各年度研究生就业人数见表1。毕业生攻读专业涉及10个专业,各专业毕业人数差异极大,攻读专业主要集中在地球化学专业,占30.2%;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分别各占14.0%;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海洋地质、地质工程等专业各占10.0%以下;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生物学专业人数极少(图1)。

表1 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人数统计(单位:个)

2.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及趋势分析

本研究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分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升学、出国、灵活就业等10大类。科研院所指各研究所或研究院(包含国有大型企业下设的研究院),机关/事业单位指政府部门、党政机关、各厅局等单位,国有企业指大型的国有企业或公司,其他企业指除了大型国有企业或公司外的企业,灵活就业指回原籍后自主就业。从统计来看,2006—2012年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占38.75%)、高等院校(占14.47%)、机关/事业单位(占9.81%)、企业(占12.57%)、升学或博士后(占15.12%)、出国留学或出境(占4.93%),灵活就业及其他占4.33%(图2)。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达63%左右,接近2/3的水平。

图1 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攻读专业人数统计

图2 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图

毕业生流向的科研院所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下属研究所,部分到大型企业的科研单位或国家级的其他科研机构,如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系统、中国地震局系统、中国地质科学院系统、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系统等,少量到地方的科研机构,如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就业流向到企业则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如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相对待遇高、工作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统计数据表明,博士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也有所不同(图3),博士研究生更加倾向科研院所(占45.33%)、高等院校(占20.21%)以及攻读博士后(17.19%),其他相对少;而硕士研究生选择比较灵活,主要选择科研院所(占28.53%)、事业单位(占16.76%)、继续攻博(占11.91%)以及出国(占10.25%)等,出国留学和回原籍灵活就业也是硕士生的出路之一。因此,从就业的情况看,博士研究生更加希望从事专业对口的科研工作。

图3 2006 ~ 2012年地学专业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就业流向对比图

由此可见,毕业生进入科研院所是科研院所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流向;其次是高等院校,博士研究生尤为突出;第三大就业渠道为机关或事业单位,硕士研究生尤为突出;第四大流向是考研或博士后,包括出国读研,继续学业上的深造,研究生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学历,而且能为自己将来选择更好的职业创造条件。总之,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基本稳定,走势平稳,说明科研院所培养的研究生在地学领域拥有自己稳定的竞争优势。

3.就业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研究生的就业地域分布不但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高低、各地区对高学历人才

的吸引力,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各高校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4]。2006~2012年毕业生就业流向省份涉及全国31个省(区)和直辖市,统计数据不包含继续攻读博士或博士后以及出国人员,统计人数共有1471人(表2)。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就业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在分布地域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北京市就业人数最多,占26.72%,超过1/4人数;其次是在广东省、贵州省、山东省等,各省的就业人数均超过100人,累计比重55%,超过一半人数;再次是在江苏省、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浙江省、天津市、新疆区、青海省等,各省的就业人数均超过20人,累计占88%;其他16个省(区)或直辖市就业人数在20人以下,只占12%。在西部的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毕业生的就业人数相对较高,比较特殊,就业流向主要在中科院系统。

表2 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省份(区、市)流向分布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3)对大学生就业地分析的划分,把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8个经济体系区域,分别是:(1)东北区域经济体:黑龙江、吉林、辽宁;(2)泛渤海区域经济体: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3)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中原区域经济体:河南、湖北、湖南;(5)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6)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广东、广西、福建、海南;(7)西南区域经济体: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西部生态经济体:西藏、新疆。

本文按照8个经济体系的就业地重新统计了毕业生的就业地分布情况(图4)。从就业地的区域来看,在泛渤海区域经济体就业人数最多,占39.16%,其次是西南区域经济体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分别占14.34%和13.80%,在东北区域经济体和西部生态经济体就业的人数较少。毕业生就业流向到各经济体系区域也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人数共有1193人,占81.1%,而其他城市只占18.9%,在其他城市中沿海开放城市所占比例较高,如大连、青岛、厦门、深圳、宁波等城市。因此,充分说明了地学专业毕业生注重选择经济和环境较好的省会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图4 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地流向分布特征

二、中国科学院系统外就业流向趋势分析

2006~2012年毕业生在中国科学院系统下属研究所就业的人数有420人,占28.6%,充实了中国科学院系统地学相关研究所的科研力量。中国科学院院系统外就业人数有1051人,占总就业人数71.4%。因此,中科院培养的研究生大多数走向社会,为各类地学相关的研究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企业等输送高层次人才。

1.院外就业单位流向分析

2006~2012年毕业生院外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占28.23%)、高等院校(占24.71%)、机关/事业单位(占17.40%)、企业(占22.65%),灵活就业及其他占7.04%(图5)。博士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也有所不同,博士研究生更加选择高等院校(占38.23%)、科研院所(占30.72%),其他相对少;而硕士研究生选择灵活,主要选择事业单位(占25.97%)、科研院所(占25.11%)、企业(占27.47%)以及灵活就业(占12.66%)。因此,从就业的情况看,博士研究生更加希望从事专业对口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图5 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院外就业流向分布特征

2.院外就业地区域分布特征与趋势

院外就业人数北京市最多,占25.69%,超过1/4人数;其次是广东省、山东省、陕西省、江苏省,人数超过50人,累计占54.04%;再次是贵州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浙江省、天津市、新疆区、甘肃省和湖南省,人数超过20人,累计占84.3%;其他16个省或直辖市就业人数在20人以下,只占15.7%。非定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人数共有793人,占75.45%,超过3/4人数;而其他城市258人,只占25.55%,不到1/4人数。从就业地的区域来看(图6),在泛渤海区域经济体就业人数最多,占40.68%,其次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和泛长江三角洲域经济体,分别占13.02%和12.36%,再次是西南区域经济体、中原区域经济体和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分别占10.84%、9.51% 和8.26%,在东北区域经济体和西部生态经济体就业的人数较少,分别不到3%。

图6 2006~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院外就业地流向分布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3)对大学生就业地的就业城市类型划分,把中国内地城市分为三种类型。(1)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副省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15个城市,部分省会城市不属于副省级城市。(3)地级城市及以下:如绵阳、保定、苏州等,也包括省会城市如福州、兰州、银川等以及地级市下属的县、乡等。根据城市类型的划分,2006~2012年毕业生的就业城市分布情况见图7,三类城市的年际变化特征见图8。

从三类城市的分布来看,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分布人数比较接近,大致各占1/3。但从就业城市年际变化特征来看,三类城市就业明显发生了变化,在直辖市就业的比例从2006年的39.25%下降到2012年的26.56%,下降了12.69%;而地级城市及以下从2006年的32.71%上升到2012年的43.75%,上升了11.04%;副省级城市每年有所波动,2011年比较特殊,留在副省级城市就业的比例最高,其他年份变化不太大。因此,说明了研究生在当前就业的大环境下,更加理性选择就业,更加愿意到基层单位就业。充分说明了在大的经济形势下,研究生选择就业的渠道明显拓宽,呈现出新的特点。

图7 2006 ~ 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三类院外就业城市分布特征

图8 2006 ~ 2012年地学专业毕业生三类院外就业城市年际变化图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观念和人才判断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当前,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经在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用人单位录取人才时往往更多考虑求职人员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强调心理素质要好,道德品质要好,诚实正直,要有学习精神,敢于思考和创新,具备挑战和竞争的精神品质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从文献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不同性质的单位对研究生的使用和期望存在差异,相应地,他们对高校研究生改善知识结构的建议也迥然不同。为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用人单位对科研院所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设计了用人单位对研究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着重了解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11个分指标,它们分别是:专业知识和结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想道德品质、敬业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和创新能力、沟通和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吃苦精神等,每个指标分为5个等级来加以评价。调研的主要对象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等。

从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满意度和评价反馈信息来看,用人单位对科研院所培养的研究生没有不满意的,只有个别指标评价一般,总体满意度相对较高。这充分说明了科研院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完全能胜任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高,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但评价的分指标得分信息也看到了一些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有些毕业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应变能力等相对较弱,吃苦精神欠缺等等。因此,用人单位对科研院所培养研究生也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大多数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希望研究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的运用能力;二是希望研究生能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结构,同时注重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等;三是希望科研院所要加强实践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结合生产的需求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等。

四、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科院大学地学专业研究生近几年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的主要流向单位和区域具有鲜明的特征,就业态势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地学专门高层次人才。但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地学专业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转型以及能源战略调整,地学专业研究生在未来的就业中必将面临着由此带来的诸多挑战。科研院所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区、单位的流向过于集中,使得研究生在这些地区、单位的就业竞争比较激烈,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1.就业行业过于集中,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依赖性较大

毕业生把择业定位在东部沿海城市和省会大城市的中国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不愿意去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基层单位,这不利于就业工作的良性开展。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逐渐饱和,毕业生进入这些单位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竞争更为激烈。

2.就业地域性明显,对工作地区要求较高

毕业生的地区流向很不平衡,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选择性,除去科研院所所在地城市与生源地因素外,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严重失衡。对研究生吸引较大的仍然是大城市和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我国的西部地区作为矿产资源和石油勘探开发的“大战场”,西部广袤丰饶的土地却正是地质人才紧缺之地。因此,毕业生应准确自我定位,从个人实际出发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潜质的事业,尽量克服求职择业中的羊群行为。

3.“国企”情节严重,对就业单位选择过于苛刻

在调查中发现,就业到企业也是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如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待遇高、工作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因此,地质类研究生具有非常严重的“国企”情节。工作稳定轻松、福利待遇好等观念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导致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非“国企”不去。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能源石油工业的发展,做矿产、油田服务的外企、私企逐渐增多,他们为毕业研究生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及发展空间,但大部分毕业生还是不愿意去这类企业,从而丢失了部分就业市场。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地质学科是一门很庞大的学科,它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地质、核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等多个培养方向。地质专业的学生都学过地质基础知识,虽然专业之间有所差别,但只要地质基础知识扎实,一样可以在多个不同的领域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而近几年,随着地质行业的蓬勃发展,矿产、核工业、石油、冶金、地勘、地质工程、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及国土资源管理等行业几乎都面临高水平地学人才短缺的问题[5-7]。据调查了解,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局、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煤田地质局、各省地质矿产局、有色勘探局等及其下属的多个企事业单位都对地质类毕业生有不小的需求量。此外,国有大型石油、煤业、矿业集团(如三大石油企业、神华煤业、紫金矿业等)也纷纷向学校毕业生伸出了橄榄枝。并且,目前我国的地质专业人员的学历比重仍然偏低,博士、硕士等高学历者严重短缺[8]。因此,科研院所应及时联系信息,鼓励毕业生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结合,鼓励学生到基层单位就业,广大毕业生也应审时度势,转变思想,利用地质行业蓬勃发展的契机,主动占领石油地矿煤等就业新阵地。

总之,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对中国科学院大学来说,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性大学就是要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科研人才,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研究生,研究生就业关系到学校的培养水平和社会声誉。虽然科研院所地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竞争优势,就业流向具有鲜明的特征,就业态势总体良好,但是从研究生对培养单位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调研来看,科研院所对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关注和指导力度依然很薄弱,并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学专业研究生的优势,科研院所要更加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对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加强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等的培养,注重团队合作和敬业爱岗的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2)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培养研究生的吃苦耐劳、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3)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品牌效应和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导师资源,发挥导师的作用,健全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与平台,科学合理地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为毕业生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1] 刘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J].无限互联科技,2012,(8):222-223.

[2] 王涛,柴永昌.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6):121-124.

[3] 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郭涛.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及简析[J].学术动态,2011,(2):31-34.

[5] 余际从,段怡春,赵连荣,等.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1,(1):3-13.

[6] 王君恒,范振林.高水平地学人才的供需分析及培养策略[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12):15-17.

[7] 李国彪.关于地质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28-131.

[8] 刘粤湘,余际从,薛梅,等.我国地质类科技人才现状调查及培养、成才环境比较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8,(1):128-140.

Titl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s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eosciences Specialty Postgraduat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uthor(s): MA Yue-liang, LI Ya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geosciences specialty;postgraduates; employment

G642

A

1006-9372 (2014)01-0083-06

2013-12-30;

2014-01-1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项目“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2011JY-006)的研究成果。

马跃良,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遥感地质、环境遥感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流向科研院所毕业生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
流向逆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