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与实践

2014-02-24王金满白中科贺振伟

中国地质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矿区整治

王金满,白中科,周 伟,贺振伟,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国土资源部 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5;3.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0

实践教学

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与实践

王金满1,2,白中科1,2,周 伟1,2,贺振伟3,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国土资源部 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5;3.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依托中煤平朔矿区,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为特色,构建了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基地设置了13个野外科学观测点,将技能培养知识点有效地融入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基地注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丰富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领域的技能培养内涵。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卓越工程师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培养生产第一线、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是本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主要任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1999年设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来,一直遵循“特色+精品”的办学思想,不断摸索和实践土地资源管理技术管理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思路[1-2]。同时,依据社会导向,按照主动适应和创新改革的思路,不断通过完善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了以土地整治工程为特色的“技术管理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8年本专业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选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教育部批准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行列[3]。

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大专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4-5]。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遴选建设一批成效显著、受益面大、影响面宽的实验教学示范基地;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形成一批高等学校共享的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依托2005年在平朔矿区建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以土地整治为特色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2012年入选了教育部批准的首批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解决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范-监测监管”一体化互检平台短缺、本科生课堂实践技能考核和评价失真、企业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路和方案,以期为我国同类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案的制订提供借鉴。

一、实践基地建设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位于山西平朔矿区,该矿区已被国家正式列为13个煤炭大基地之一。平朔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山西省北部,朔州市平鲁区境内,与晋陕蒙“黑三角”接壤。经过30多年的发展,矿区已经成为年产亿吨原煤,拥有安太堡、安家岭、东露天三座大型露天矿,以及井工一矿、井工二矿、井工三矿、井东煤业4个特级高产高效矿井,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井联采煤炭企业。1986-2012年期间,矿山企业先后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等,通过多专家联手、

多学科交叉,开展了以“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设施完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科学研究和工程示范,探索了生态脆弱露天矿区“废弃土地复垦与可持续利用”模式[6-8]。

本着“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的原则,2005年以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平朔矿区共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实现了从土地整治科学野外试验基地向高等教育土地整治方向实践教育基地的拓展,为全面开展矿区土地整治以及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生产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平台。对促进学生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实践教学内容

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共设计13处野外实践教学点,包括矿区原生境、露天采场、排土场、选(洗)煤场区、矿区重建生境、机电装修场区、矿区废水循环利用、新建农村景观、矿山常规基础测绘、现代矿山测量系统、煤炭传输系统、生态产业开发和企业文化[6]。各实践教学点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及服务的课程如表1所示。

三、实践教学特点

1.实践教学内容突出

基地融合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等课程等实践教学知识点。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范-监测监管”一体化互检平台缺乏问题,通过教师和参与式教学,依托构建的13个野外实践教学点使学生对矿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现与生态系统建设、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土地整治过程的相关理论和工程实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开展“田、水、路、林、村、矿” 土

乏问题,依托平朔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土地整治野外基地,通过聘请矿山企业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讲授实习内容、评估培养质量,形成了校企联合培养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土地整治工程实践能力,保证综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表1 实践教学点设置情况

四、结语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的科研成果、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院校高效、持久地开展野外实践教学的基础。

野外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在新的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当根据社会对土地整治工程人才的需要制订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重点考虑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土地整治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能够掌握实际中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

土地整治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初步探讨了一套土地整治野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模式,可供全国同类型专业借鉴和参考。地综合整治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先进

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学生实践技能课堂考核和评价失真问题,以野外基地原地貌、排土场、采掘场、沉陷地、复垦土地等为研究对象,通过生产第一线现场面临的实际问题,把过去通过课堂传播知识的教育环境改变为以提高能力为主的现场教育环境,通过“感知、学习、应用、实践”学法,提高学生开展“田、水、路、林、村、矿”土地综合整治的“调查、评价、规划、设计、施工”实践技能,克服了学生技能课堂考核和评价失真问题。通过采用案例法,模拟仿真,情景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参与式教学法等,把以课堂间接传播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以能力为主的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使学生从课堂走向野外,加强了学生“亲近自然、感悟科学”、理论与实际密切相结合的能力[9-11]。

3.人才培养模式独特

校内资源空间有限、校外资源空间无限。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把企业的有效资源和社会力量纳入学校资源,充分利用了企业员工实践能力强的优点,拓展人才培养渠道。突破了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教师、学生与企业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全面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12-13]。

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企业指导教师缺

[1] 袁春,钱铭杰,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23-125.

[2] 周伟,袁春,付梅臣,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78-80.

[3] 周伟,袁春,付梅臣,等.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2,(2):38-43.

[4] 胡德勇,刘浩源,李贵成,等.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4):30-32.

[5] 汪勇. 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实践基地的发展对策[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6,(1):38-40.

[6] 白中科,袁春,段起超,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的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5,(3):102-105.

[7] 王金满,白中科,师学义.“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设置的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8,(2):46-48.

[8] 王金满,白中科,师学义.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求与前景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1,(4):14-16.

[9] 陈火君,马强. 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农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广东农业科学,2010,(11):318-320.

[10] 覃国森. 建设现代化教学实践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业教育,2003,(2):23-24

[11] 余明东,钱波,郑发平.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127-129.

[12] 刘长宏,张恒庆,王刚,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J].2006,23(11):111-113.

[13] 杨艳秋,李佐同.现代化大农业办学背景下的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8):61-63.

Title: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in Field Practice Teaching Base with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Features

Author(s): WANG Jin-man, BAI Zhong-ke, ZHOU Wei, HE Zhen-wei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 excellent engineers

G642

A

1006-9372 (2014)01-0080-03

2013-12-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

王金满,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中国地质大学矿区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专项整治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罗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