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4-02-24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朱俊平,薛 梅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为了解潍坊市鸭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从山东省潍坊市的昌邑、寿光、昌乐等9个市县区发病严重的鸭场采集病料,采用鸡胚尿囊腔接种法分离到22株病毒,经鸡胚中和试验和雏鸭血清保护试验,采集样本中发现22株病毒为鸭肝炎病毒。其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0.2mL)均在10-5.9~10-5.4之间,平均为10-5.6。鸭病毒性肝炎在潍坊市的昌邑、寿光、昌乐等9个市县区时常发生,该病虽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春季和冬季出现的频率略高。多个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生鸭病毒性肝炎,但发病日龄相对集中在4~21日龄,且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4~7日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50.9%和58.7%,是危害潍坊肉鸭养殖业最重要的疫病之一。
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以角弓反张和肝炎为主要特征[1-3]。该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3]。为了解山东潍坊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并对其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我们从山东省潍坊地区的昌邑、寿光、昌乐、临朐、安丘、寒亭、青州、高密、诸城等9个县市区20个养鸭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具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
采自患病或当日死亡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病鸭的肝脏样品[1]。
1.2 标准阳性血清
I型鸭肝炎病毒标准阳性血清:购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鸭及鸡胚
10日龄SPF鸡胚:购自山东斯帕法斯家禽有限公司;1日龄和3日龄无鸭病毒性肝炎抗体鸭:由潍坊乐港食品有限公司提供。
1.4 培养基
鲜血琼脂培养基按郭霄峰提供的方法配制[2]。
2 试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从山东省潍坊地区的昌邑、寿光、昌乐、临朐、安丘、寒亭、青州、高密、诸城等9个县市区20
个养鸭场30个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群中无菌采集病鸭的肝脏,各分成2份,1份样品用于细菌学检测,4℃保存备用;1份样品用于病毒分离鉴定,-20℃冷冻保存。记录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群所在地、日龄、发病率、死亡率、免疫情况、发生季节等情况。采样时间为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
2.2 样品的病毒分离鉴定
2.2.1 样品的细菌学检测
2.2.1.1 样品的触片、染色、镜检[3-4]。取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的肝脏做触片,分别进行美兰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染色结束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并记录有细菌存在的样品数及细菌的染色结果。
2.2.1.2 样品中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取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的肝脏,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分别采取37℃厌氧培养和普通有氧培养24h。观察培养结果并做记录[5]。
2.2.1.3 统计样品的细菌学检测结果。
2.2.2 样品的处理[6-8]
取无菌采集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的肝脏,剪碎、研磨后,加入灭菌生理盐水(pH6.8)制成20%(W/V)乳剂,反复冻融三次,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使每毫升乳剂含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单位,置4℃过夜,然后10000-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孔径0.45um的细菌滤器过滤,-20℃保存备用。
2.2.3 鸡胚接种[9-10]
取10日龄SPF鸡胚,通过照蛋标出鸡胚和气室部位,然后分别用5%碘酊和75%酒精消毒气室,干燥后用灭菌的打孔器打孔。然后将处理好的样品的上清液,经尿囊腔接种SPF鸡胚,每胚接种0.2ml,每份样品接种6枚鸡胚,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用石蜡封孔后37℃继续孵化,观察3~6d,弃去24h内死亡的鸡胚,以后每天照胚3次,并及时将死亡的鸡胚置4℃冰箱冷藏。收获死亡胚尿囊液,取第1代死亡胚尿囊液再按同样方法继代5次,死亡胚尿囊液-20℃保存备用。
2.2.4 病毒鉴定
利用回归试验、鸡胚中和试验和雏鸭保护试验进行病毒的鉴定
2.2.4.1回归试验[10-11]。取1日龄无鸭病毒性肝炎抗体鸭12只,平均分成2组,试验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病料乳剂0.2ml、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2组鸭均隔离饲养,每天观察并记录发病死亡情况;死亡鸭进行解剖,并记录剖检病理变化。
2.2.4.2 鸡胚中和试验[10,12-13]。将收获第5代尿囊液作1∶10稀释,与I型鸭肝炎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等体积混和,37℃下作用1h,然后分别给试验组、对照组SPF鸡胚尿囊腔接种传代尿囊液稀释液和I型鸭肝炎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的混合液、传代尿囊液稀释液,每胚接种0.2ml,每组接种6枚鸡胚。接种后继续孵化,观察记录鸡胚死亡情况。
2.2.4.3 雏鸭保护试验[11]。取3日龄无鸭病毒性肝炎抗体鸭18只,平均分成3组。其中试验组颈背部皮下注射I型鸭肝炎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每只2 ml,对照组不注射。24h后试验组和对照组1颈背部皮下注射传代尿囊液0.2ml/只,对照组2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3组鸭分别隔离饲养,每天观察并记录发病死亡情况。
2.2.4.4 结果统计。统计回归试验、鸡胚中和试验、雏鸭保护试验阳性的样品(即含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株的样品)的数量。
2.3 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
2.3.1 鸭肝炎病毒分离株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的测定[14-15]
将分离株第5代尿囊液分别按10-1、10-2、10-3、10-4、10-5、10-6、10-7进行倍比稀释,然后接种SPF鸡胚,每胚接种0.2ml,每个稀释度接种6枚,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接种后8h照蛋一次,弃去24h内死亡的鸡胚,记录鸡胚每天死亡情况,6d后累计所有结果,按Reed-Muench法计算出ELD50。
2.3.2 各鸭肝炎病毒分离株毒力测定结果的统计
3 结果
3.1 样品的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3.1.1 鸡胚接种结果
鸡胚接种经无菌处理的样品后,能使鸡胚在
24h ~144h内死亡的样品数是22个,占样品总数的73.3%。多数死亡鸡胚发育不良或水肿,全身出血,尤其是胚的头部和脚爪出血严重,剖检呈现肝脏点状出血或斑状出血。继代3~4次后,胚体表现规律性死亡,死亡时间基本集中在36h ~72h之间。
3.1.2 回归试验
发病死亡鸭多在注射样品后第2~4d发病死亡,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继而大多数病鸭出现角弓反张,多几分钟至半天内死亡。发病死亡鸭的剖检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器官是肝脏,大多数肝脏肿胀、出血。结果见表1。
表1回归试验结果
3.2.3 鸡胚中和试验结果
表2鸡胚中和试验结果
3.2.4 雏鸭保护试验结果
表3雏鸭保护试验结果
3.3 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所分离到的22株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0.2ml)均在10-5.9~10-5.4之间,平均为10-5.65。
3.4 确诊鸭群有关情况的统计结果
从表6中可以看出: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群存在于潍坊市的各县市区,其中昌邑2群、寿光2群、昌乐4群、临朐3群、安丘3群、寒亭3群、青州2群、高密2群、诸城1群。
从表7可以看出:鸭病毒性肝炎在潍坊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和冬季出现的风险较高。
从表6和表8可以看出:多个日龄的鸭均可发生鸭病毒性肝炎,最小发病日龄是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是29日龄,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频率高的日龄段是4~7日龄和8~14日龄。病鸭群发病率最高可达64.0%、最低3.9%,病死率最高可达76.8%、最低8.6%,各日龄段发病鸭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4~7日龄、次之是8~14日龄。
表4 22株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结果
4 讨论
4.1 山东省潍坊地区2012年30个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群中,存在细菌感染的病鸭群超过36.7%,远远超过了我们2004年调查所得的26%[19],由此可见,混合感染已经成为养鸭业中一个越来越值得重视的问题[16-18]。
4.2 鸡胚接种经无菌处理的样品后,能使鸡胚死亡的样品数是22个;无鸭病毒性肝炎抗体鸭注射经无菌处理的样品后,能使鸭死亡的样品数是22个;接种传代尿囊液稀释液后,有22组的鸡胚出现死亡,而血清保护鸡胚组数是22组;雏鸭保护试验血清保护了22组鸭。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30个样品中有22个个样品所感染鸭肝炎病毒。
22株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2株分离毒的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0.2ml)均在10-5.9~10-5.4之间,平均为10-5.65,略高于山东某些地区所分离毒株[14],也基本一致。
表5鸭病毒性肝炎病鸭群的有关情况
表6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的各病鸭群的地域分布
表7潍坊地区2012年鸭病毒性肝炎在不同季节发病的频率
表8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的各病鸭群的发病日龄分布、平均发病率、平均死亡率等指标
4.3 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和冬季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这可能与潍坊地区冬春季节气温低,风大及鸭肝炎病毒在外界环境存活时间长有关[20]。
4.4 多个日龄的鸭均可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发生频率高的日龄段是4~7日龄和8~14日龄,且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4~7日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50.9%和58.7%。这可能与种蛋的母源抗体低及消毒措施不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加强消毒等措施,提高雏鸭母源抗体水平,对控制和减少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6-18]。2012年此数据低于作者2004年调查所得4~7日龄74.6%的发病率和75.0%的死亡率[19],可能与近年来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防疫措施的加强有关。
4.5 鸭病毒性肝炎在潍坊市的9个市县区都常发生。昌乐的发病率最高,与这些地方养鸭时间长、鸭场密度大、鸭舍简陋、污染严重有关;诸城的发病率低与这些地方鸭场布局合理、鸭舍标准高、注重消毒有关。昌邑的2012年的发病率与我们2004年调查所得下降明显[19],可能与改建鸭舍,提高了鸭舍标准,加强了生物安全措施有关[18]。
[1] 陈溥言.家畜传染病学[M].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姚火春.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傅先强,刘占君.养禽场禽病检验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27-37.
[4]张绍学.实用动物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256-276.
[5]傅先强,刘占君.养禽场禽病检验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22-23.
[6]费恩阁,李德昌,丁壮.动物疫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77-583.
[7]白文彬,于康震.动物传染病诊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90.
[8]李肖梁,方维焕,马有智,等.鸭肝炎病毒I型的分离及其鸡胚适应性[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6):37-38.
[9]范伟兴,袁秀芳,祝长青,等.1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0(4):17-18.
[10]孙刚,张加勇,王宇祥,等.黑龙江省鸭肝炎病毒HD-I株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科技,2004(7):63-65.
[11]沈国顺,刘丽霞.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畜牧与兽医,2004,36(2):29-30.
[12]张晓根,张翔宇,李淑芳,等.鸭病毒性肝炎病原分离鉴定与防治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1(8):475-476.
[13]邬向东,何后军,万家淮,等.雏鸭肝炎病毒江西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865-868.
[14]马秀丽,宋敏训,李峰,等.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2004(4):54-56.
[15]秦智锋,李环玲,贺东生,等.鸭病毒性肝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2,24(4):310-313.
[16]李春霞,孙刚,赵晓春,等.当前鸭群中流行鸭疫病的调查与防治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4):39-41.
[17]林小敏,彭启明.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4,29(5):14-16.
[18]B.W.卡尔尼克主编.禽病学[M].高福,苏敬良,译.10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40-850.
[19]朱俊平.山东潍坊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的应用[J]。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Duck Viral Hepatitis in Weifang,Shandong Province
Zhu Junping,Xue Mei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Weifang,Shandong 261061)
Twenty-two virus isolates were abtained from infected ducks in 9 cities and counties of Weifang using specifc pathogen free(SPF)chick embryos and all were confrmed as duck hepatitis virus(DHV)by chick embryos neutralization test and serum protection test of young duck. ELD50of the isolates ranged from 10-5.9to 10-5.4with the average of 10-5.65. The epidemi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DVH often appeared in 9 cities and counties of Weifang. DVH could infect ducks of different ages in all seasons,but it was most common in spring or winter and 4-21-day-old ducks were more easily infected. The younger the ducks,the higher the morbidity and the mortality were and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4-7-day-old ducks was up to 50.9% and 58.7% respectively.
duck viral hepatitis;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morbidity;mortality;Weifang
S852.65
:A
:1005-944X(2014)12-0050-05
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