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014-02-22王爱萍

关键词:朗读课文感情课文

王爱萍

[摘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感悟文章,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

[关键字]理解感悟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好孩子,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从小教育孩子要热爱阅读,怎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也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在学习语文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课文语言、内容的功能,又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朗读者情感的功能,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充分表明了朗读的重要性。我认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有效朗读

在课堂上,常听老师这样说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的语气读出来”。可是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怎样才算读出了感情,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也没有认真的体会,情从何来呢?有的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如果有一些效果的话,那也是勉强的“皮笑肉不笑”的感觉。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大声的朗读就是有感情,在课堂上就声嘶力竭的朗读,让听的人十分难受。由此我深感朗读不是简单、机械、生硬的强调,而要建立在恰当的理解上。正如:“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在初读之后,教师质疑道“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抓重点词“拉长,变粗,横贯江面。”一下子就知道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子。潮水是越来越长、越粗到最后整个江面都铺满了。学生很容易说出要重读“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三个词。同时,引导学生想象潮来是什么样子,学生自然而然的能够想象潮来时的样子。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读的慢些。感情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如果句子中出现了“多么、更、一定、非常、特别、十分、那么…….”读这些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抽一个人读一读,让其他的孩子听一听他哪个词读得比较重?学生回答后可强调一句:“老师发现有些聪明的孩子已经在重点词的下面做上了记号。” 所有的孩子迅速动笔,然后全班同学再练习读一读。

二、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是朗读指导的主要途径

语言是存在的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情动而辞发”。阅读则是“披文而入情”,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感知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审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互作用,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第一步是学生“潜入课文”,触摸言语形态,引起阅读冲动;第二步感受形象,体察情感,内化以至物我交融;第三步感情朗读,激情在朗读声中得到释放。“感情”一词由“感”与“情”所组成,朗读先“感”(感知课文)而生“情”;再者,情用读的形式来宣泄,变成“情感”了。其中,感受课文形象、体验作者思想感情是朗读指导的关键环节。如《猫》一课,我就让学生读课文,找表现猫淘气可爱的句子,反复朗读,从而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范读是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而且为学生树立了样板,对于课文中难理解的句段,教师可以分析,讲解,但对于朗读时语言的轻重缓息,光靠讲解,学生仍不明白,而范读则可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到了正确的声音形象,学生就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来。

1.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示范方法

假如课文比较深,生字新词比较多,教师宜在学生初读前范读,其作用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读通句子、增强语感,也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假如课文并不难,重在读得情意浓浓、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可在课中范读。也可在学生朗读的不到位是随机范读。

2.范读全文或重点片断

有时教师觉得课文比较难,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时范读,有的重点段落比较难理解,教师可范读,学生听读,然后自己有感情的朗读。

四、借助媒体指导朗读

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运用视觉、听觉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鸟的天堂》一课中“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段。先课件展示大榕树。再让学生观察这颗树长得怎么样?学生回答:很茂盛,师引导学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读句子。接着引导:快抬头看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榕树长得非常茂盛,树叶很绿、很美。学生欣赏了画面,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赞美这棵大榕树吧!学生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五、恰当地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

1.师生对读,问答读是一种效益较高的朗读方式。教师可与全班学生对读或问答读,也可以和一个学生、几个学生对读。问答读,由教师提问,学生用朗读方式回答教师的问题,既练习了朗读,又了解了文章成段落的层次结构。如,在教学诗歌《太阳是大家的》时,我就采取了这种朗读方法。

2.分角色读,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常用的方式。特别是在写人、叙事为主的课文中。分角色朗读,既可在指导的初始阶段,体会和把握各人物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又可展示和检查学生朗读的效果。分角色朗读,可以由一个人或一组同学或男女同学集体朗读某个角色的语气,教师也可参与充当某个角色,并可互换角色,反复练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如,我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我让学生扮演西门豹、老大爷、官神、巫婆,学生读出了语气,读出了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流利地读,才可能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无论指导正确地读还是流利地读,都需要反复练习,因此课堂上要多读,才会使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从语言文字入手,才有可能深入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参考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陕西省黄陵县街道办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感情课文
最好的感情
《青铜葵花》选段
感情工作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端午节的来历
不分对错
背课文
感情强烈的叹号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