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效率的若干要素

2014-02-22杨茂娟

关键词:学习材料学习策略学习者

杨茂娟

引言

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发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规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课程要求》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按照《课程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改革中,自主学习能力强、效率高的学生就能够充分利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反之,自主学习能力差,效率低的学生则会茫然失措,浪费许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这种趋势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效率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调查研究在校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本文作者选择了上海海关学院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在第三个学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访问,从而分析影响他们自主学习效率的关键要素,以期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

自主学习能力及相关研究

在西方国家的语言教学领域中,自主学习已经成了研究和教学活动的主流之一。Page(1992)指出:外语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相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积极主动滴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负责。

在教学领域,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只是一种与西方的参与民主和自我实现等观点有密切联系的产物,所以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教育目标不适合非西方国家的学生。Bonson (2001)指出:自主学习模式是否适用亚洲学生的观点是源于亚洲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在此文化领域中,学生更愿意尊重权利和权威。与此相反,Littlewood (1999)指出: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西方文化的产物。

Brown(2000)认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效率取决于学习者是否能够分析自身的语言学习需求,确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为达到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及学习方式、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运用学习策略独立学习并对自己的进步做出评价。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在给予学习者较大自主权的同时也附带更大的责任。为了充分履行他们的权力,学习者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Sheerin,1997),对自己的学习负责:1.制订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2.判断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是否符合学习目标的能力; 3.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的能力;4.选择或自我设计学习活动方式并执行学习活动的能力;5.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协商的能力;6.监控学习活动实施情况的能力;7.调整态度、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8.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

本文作者于2013年9月对本校的非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共6个班180人进行了调查。他们分布在海关管理、国际商务、物流、法律、税务五个专业方向。选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些学生已经完成了两个多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任务,其学习活动会比较丰富,采用的学习方法及策略会更多,自主性学习能力也会有更全面的体现。该调查更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为91%。

调查方法

为全面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本人采用了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英语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内容、方法、计划及自我评估效果等。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本人又抽取了成绩具有显著差异的10名学生进行访谈。

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生们普遍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10%的问卷回答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是很明确。但是82%的学生没有详细的计划或者时间表,除了教师布置的作业,几乎没有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有的只是粗略的时间安排。尽管有些学生为某一活动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如单词记忆活动、阅读理解练习和阅读英文报纸杂志,但经常半途而废,中途放弃,因为这些活动不是迫在眉睫的,没有教师的监督,经常是时断时续。

2.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的选择。学生们普遍对学习材料比较满意(91%),认为可以选择的学习材料很多,非常丰富。但多数学生(86%)对学习策略表示出陌生感,对学习策略缺乏了解。在口语练习中,几乎没有学生采用交际法学习策略。在写作学习中,没有学生采用有效的写作提高策略。

3.选择或自我设计学习活动方式并执行学习活动的能力。从调查来看,76%的同学喜欢单枪匹马,单独学习。有65%的学生喜欢团队合作,小组学习。大多数同学(81%)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只有17%的学生喜欢推托责任,或者把主要任务放在小组长身上。

4.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协商的能力。大多数同学(92%)不喜欢有问题就问老师,他们宁愿自己解决,即使对活动有很大的疑问,也不肯求助老师。倒是87%的同学选择跟同学进行合作。

5.调整态度、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76%的学生在达到学习目标或者学习有进步时,会适当地奖励自己;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也会暗暗鼓励自己不要泄气。89%的同学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毅力,并调节负面情绪。

6.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大多数同学(90%)选择以期中、期末考试作为衡量自己英语学习效果的标准;而且他们觉得老师对他们任务或者项目的肯定就是最好的衡量;也有87%的学生把同学的评价看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衡量指标;同时,只有10%的同学会全面衡量自己在口语、书面写作及阅读有效性方面的变化。

结论

通过本人对海关学校调查统计结果和部分同学的访谈分析,对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根据分析结果,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可以看出,从学生层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或者对学习目标的制定,也不是学习材料的选择,而是学生们的学习方法或途径,或者说是有效的学习策略(李英梅,2006)。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有效,缺乏计划性和规律性;虽然选择了一定的材料来学习,但缺乏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这从一定侧面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问题: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实施高效的自主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并不能简单等同没有教师引导的独立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与其他人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积极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成绩的评估等过程,要多通过课堂活动和学习小组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做好自主学习模式的准备;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估者。从学校层面,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时候,应该以是否能最充分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教学衡量标准;充分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逐步完善学校自我学习中心的资源配置,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同时形成有效的奖励标准,对那些花大量时间给予学生指导的老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并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校老师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效率及能力。

[参考文献]

[1]Bonson.P. 2001.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UK: Longman.

[2]Littlewood.W. 2000 “Do Asian Students Really Want to Listen and Obey”. ELT. Journal.

[3]徐锦芬.彭仁仲。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4]李英梅,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效率要素的调查研究。《现代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学习策略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基于多元视角统合学习材料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探讨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