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散养家禽发病率高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4-02-22吴有华王敬程文超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活禽艾叶新城疫

吴有华 王敬 程文超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系,重庆万州 404155)

农村散养家禽发病率高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吴有华 王敬 程文超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系,重庆万州 404155)

农村散养家禽收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禽病多,散养户又没有科学养殖经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现就散养户家禽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分析,供散养家禽农户参考。

1 发病率高的原因

1.1 养殖环境差

许多养殖场(户)间隔距离太小,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人员流动频繁,缺乏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病死家禽随处丢弃,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禽舍卫生状况差,粪便不能按时清理。

1.2 缺乏疫病防疫的基本知识

随着疫病种类的增多以及病情的复杂化,再加上养殖户畜禽饲养管理粗放,缺乏疫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不能很好地掌握预防的方法和免疫时机,使传染病的免疫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免疫无效甚至诱发传染病。例如:鸡新城疫的二次免疫都用Lasota或克隆30株疫苗饮水免疫。由于饮水免疫降低了鸡新城疫疫苗的效力,因此,在一些地区,二次免疫后发生鸡新城疫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在鸡新城疫免疫时随意加大疫苗的使用剂量,甚至在1日龄时使用I系苗超前免疫,造成疫苗的剂量越用越大,毒力越来越强,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加大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的使用剂量,对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造成损伤,极有可能会导致其他疫病的免疫失败。

很多养殖户没有防疫观念,主要是在发病后自己买药治疗或请当地兽医治疗。很多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导致死亡率高。

1.3 不同家禽混养

农村养殖种类多,很多家庭都有即养鸡又养鸭、鹅的习惯,不同家禽之间有多种病会互相传染,混养不利于防病。

2 防治措施

2.1 把好育雏关

2.1.1 控制育雏温度。农村散养户要提高养殖效益,应该改变养殖观念,遵循科学养殖规律,以“预防为

主,防重于治”为指导。农村养殖条件简陋,很多养殖户把雏苗买回后不注意保温,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多。雏禽抗病力差,对温度比较敏感,雏鸡出壳后第1~2d室温应控制在34℃~32℃,第3~7d32℃~30℃,第2周30℃~28℃。雏鸭、鹅生长的适宜温度为第一周龄30℃~27℃,第二周龄26℃~24℃,第三周龄不低于20℃。根据雏禽温度需要特点散养户可采用加垫草或窝内吊白炽灯泡的方式保温。

2.1.2 注意通风换气。在保温的时候应注意空气质量,空气不好易引起雏禽呼吸道疾病,导致抵抗力下降。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以人进入育雏室内不感到有闷气和刺鼻、眼的氨与硫化氢的气味为宜。

2.1.3 搞好环境卫生。雏禽一旦感染疾病,易于传播,难以控制。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室内环境要经常打扫,室内保持干燥,通气良好,每隔10d或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

2.2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2.2.1 添加中草药提高鸡只抗病力。饲料中添加大蒜和艾叶等中草药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鸡非特异性免疫力。赵兴华等通过实验发现,在日粮中添加艾叶粉可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建议在日粮中添加3%~5%的艾叶粉用于疾病预防。

2.2.2 落实免疫接种。农村散养户疫病防疫意识差,除了国家强制性疫苗接种的禽流感外,未接种其他疫苗,禽类传染病多,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无特效药物,主要靠疫苗预防。散养户应重视疫苗免疫。参考免疫程序见表1、表2。

表1 散养肉鸡免疫程序

表2 散养蛋鸡免疫程序

[1]赵兴华,何欣,刘廷玉.大蒜和艾叶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5):75~76.

[2]毕金凤.农村养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农业,2012,3: 17~18.

[3]燕秋玲,刘方舟.影响农村养殖效益的因素及政策[J].中国禽业导刊,2009,13(26):48.

[4]王芳.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J].山东畜牧兽医,2010,31(3):93.

[5]杨山编著,现代养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杨志勤主编,养鸡关键技术[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2.

信息之窗

江西抓好冬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日前,江西省畜牧兽医局统一部署,抓实抓好冬春季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确保动物疫情稳定和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对已过免疫保护期和新补栏的畜禽,及时开展补免和强化免疫工作;对从外省调入短期育肥的肉牛,督促调运户在调运前仔细查看免疫凭证,认真核实A型和亚洲I型及O型口蹄疫免疫情况,免疫情况属实的才启运调入,调入后再强化免疫一次。对从外省调入种禽和从外地调入商品禽,进一步核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情况,调入后再强化免疫一次,以提高家禽的抵抗力。

各地指导养殖场户、屠宰场点严格执行消毒灭源制度;严格审查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严格活禽准入,规范市场活禽宰杀行为,切实加大活禽经营市场监管和卫生管理力度。同时,加强疫情预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置,进一步增强防控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本刊辑)

2013-12-23)

1004-2342(2014)01-0050-02

S858.3

C

猜你喜欢

活禽艾叶新城疫
端午佳节话艾叶
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
MARKETS MOST FOWL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艾叶飘香
如何正确使用新城疫疫苗
上海大年初一起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活禽的检疫管理及无害化处理
鸡大肠杆菌病与新城疫混感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