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白羽肉鸡业形势回顾与未来展望

2014-02-22顾云飞王宏胜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祖代白羽种鸡

顾云飞 王宏胜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103)

2013年白羽肉鸡业形势回顾与未来展望

顾云飞 王宏胜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103)

2013年,中国肉鸡业在生产严重过剩、市场持续低迷的困境中,遭遇“速生鸡”事件和“H7N9流感”风波双重打击,白羽肉鸡从业者不管是种鸡、肉鸡、饲料还是食品行业,全产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难于自拔的困境,有些人选择了放弃,而有些人选择了压缩生产规模,还在举步维艰、度日如年地坚持着。笔者根据市场行情对2013年白羽肉鸡业形势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未来肉鸡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探讨性意见,以飨读者。

1 2013年我国白羽肉鸡生产形势回顾

2013年全年笼罩在“速生鸡”和“H7N9流感”双击冲击的阴影中,这对本已行情低落的从业者更是雪上加霜。行业人士苦不堪言,不管是白羽祖代、父母代、商品代养殖者,还是饲料厂、屠宰厂,主产业链亏损严重,资金周转不灵,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祖代、父母代种鸡场提前淘汰种鸡现象多发,孵化厂减少入孵计划甚至出现拉毛蛋和停孵,肉鸡养殖补栏积极性不高,屠宰厂产品积压,收购资金困难造成开工不足。整个产业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人们在漫长的煎熬中等待、观望。

1.1 种鸡产能过剩、养殖业乱了方阵

祖代种鸡引种量大,造成父母代肉种鸡存栏量大,商品代雏鸡严重供大于求,各代次鸡苗价格连续跌入低谷,且持续时间长,2013年4月初因“H7N9流感”事件,种鸡淘汰无门而被迫强制换羽量大,70d后在7月上中旬陆续二轮开产,这和正常开产的新种鸡的产力重合,导致了鸡苗供应日益饱和,出现了超负荷。2013年全年父母代种雏平均只售2.8元/只,有时作为商品苗贱卖,商品苗较长月份只售到0.1~0.9元/只,接近成本线月份的只有2个月,且经常有价无市,大批种雏、苗鸡仍被无奈销毁,不少企业种蛋停孵,因资金难以为继,出现了30多周龄种鸡甚至开产母鸡超前淘汰的现象,损失十分惨重。

表1 2013年全国主产区肉苗鸡价格 元/只

图1 2013年全国主产区肉苗鸡价格

注:数据来源神农网,计算的是5个白羽肉鸡主产省肉苗鸡的平均价格(包括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数据统计截止12月20日。

表2 2013年全国主产区肉毛鸡价格 元/kg

图2 2013年全国主产区肉毛鸡价格

注:数据来源于神农网,计算的是5个白鸡主产省肉毛鸡的平均价格(包括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数据统计截止12月20日。

表3 2013年全国主产区淘汰鸡价格 元/kg

图3 2013年全国主产区淘汰鸡价格

注:1~9月数据来源于神农网,计算的是的普通的高产蛋鸡,不包括肉蛋兼用的土鸡等的7个主产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的价格;10~12月数据来源于禽联网。数据统计截止12月20日。

1.2 加工产品积压、屠宰厂流通不畅

屠宰行业在经历了2012年长期亏损后,希望能翻盘,可是“速生鸡”和“H7N9流感”的接连打击,强有力的舆论导向,使全国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不敢吃的同时不让吃,屠宰厂在停停杀杀中度过了2013年。由于保持留住工人和合同放养的原因,大部分屠宰厂不仅要在亏损中坚持屠宰,而且不得不在销不出去的情况下把鸡产品存起来,压满自己的冷库,甚至到外面去租用冷库存货,很多人数算9月初学生开学、盼中秋和国庆消费骤增出库,可惜失算了,前赴后继的养殖量投向消费市场,抑制了庞大的库存量出库,走货慢,库存大,价格上涨无力,收购成本高,原有贮存期较长的压库产品由于保质期问题,厂家不得不赶在年底前出售,加剧了对产品廉价的恶性竞争。部分屠宰、养殖企业及放养龙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肉鸡补栏量受影响,也是造成鸡苗价格持续低迷,致使鸡苗始终在低价位运行的一大原因。

1.3 恐惧心理笼罩、市民消费信心不足

“速生鸡”和“H7N9流感”两层阴影叠加在人们心头,使消费者失去了对肉鸡产品的信任,宁愿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甚至到了“谈禽色变”的地步。而在事件发展和蔓延的全过程中,思想上的误区无法从人们的概念中消除,不管是学校、工矿企业、航空、部队、机关食堂、夜排档还是家庭消费,呈现明显的消费信心不足现象。

1.4 资金链条明显断裂、企业处于崩溃边缘

种鸡生产企业的苗鸡售价一跌再跌,白羽肉鸡主产区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地父母代种雏、商品代苗鸡滞销严重,大批鸡苗有价无市。甚至无奈销毁,大型企业每天亏损数十万元,全年累计亏损普遍过亿元。4月份的“H7N9流感”风波后,银行逐步收拢了向肉鸡企业的放贷,养殖企业几乎拿不到银行的贷款,一方面“失血”过多,另一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输血”,严重入不敷出,收支不平衡,企业资金难以为继,资金链几近崩溃边缘,不得已压缩生产规模,保持星星之火,以便市场好转时东山再起。

2 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分析

按照以往的产业发展规律,每当肉鸡业遭受严重打击,市场经历较长时间谷底,经优胜劣汰重组后,必然会孕育新的机遇,新的一波行情,但事与愿违,在2012年6月父母代种雏、商品雏就跌破成本线后,2013年父母代种雏全年低于成本线,商品雏几乎10个月低于成本线,出现巨额亏损。

2.1 三大主因诱发肉鸡业全线崩溃,即产能过剩“速生鸡”事件和“H7N9流感”风波

2.1.1 产能过剩自毁了2013年的肉鸡业。白羽肉鸡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进入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禽肉生产大国。肉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肉鸡养殖已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家禽从业人员达8 000多万人;为解决国民温饱问题贡献了优质蛋白质。但就目前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来看,肉鸡业的生产能力是过剩的。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公布2010年至2012年我国禽肉消费量分别为1 594万t、1 656万t、1 744万t,每年增长速度约为4.5%,预计2013~2015年禽肉消费量分别为1 822万t、1 903万t、1 990万t。禽肉包括白羽、有色羽、水禽、淘汰母鸡等,白羽鸡肉占比为40~50%,按此推算2013~2015年我国白羽鸡肉消费量分别为820万t、920万t、995万t。

我国2011~2013年白羽祖代引种量分别为111万套、135万套、149万套。有效防控疫情的情况下,按每套祖代生产45套父母代种雏,每套父母代生产100羽商品代肉鸡,每羽商品代生产1.8kg鸡肉来计算2011~2013年所引种的祖代将在2013~2015年为社会提供鸡肉分别为899万t、1 093万t、1 207万t。与预计消费量相比分别富余9%、18%、21%,由此看出肉鸡业将是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

由于产能过剩,使得白羽肉鸡业的整个产业链中每一个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相互杀价、相互拆台,这种恶意竞争使得成交价格一味低于成本价,种鸡养殖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抗风险能力削弱,同时也造成社会公共资源浪费。且市场稍有风吹草动,种鸡养殖企业就摇摇欲坠,企业采用“父母代种雏转商品代、商品代雏拉毛蛋”来减少损失,整个肉鸡业处于“低价位徘徊、产业裹足不前”的地步。2013年中型的肉鸡养殖企业亏损上千万元属正常,大型肉鸡养殖企业亏损高达亿元,作为肉鸡业代表的“三大上市公司”也面临ST风险预警。

2.1.2 “速生鸡”事件打压了2013年的肉鸡业。2012年11月23日媒体报道“山西粟海‘速生鸡’事件”。2013年初,山东六和、河南大用也中枪,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使得原本就较脆弱的肉鸡业成为公共关注的焦点,肉鸡生产被曲解、误解。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鸡肉在国人的审视之下,出现了滞销、被抵制的现象。快餐业首当其冲,鸡肉的消费一落千丈,致社会上大量鸡肉库存积压,最多的企业存货达万吨。因库存的积压,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降低屠宰量、减少收购量、资金紧张、减员等。商品肉鸡养殖者叫苦不迭,毛鸡无法如期交售,价格一度跌至5.8元/kg,这给广大养殖者新年迎头一棒。养殖积极性降至冰点,父母代种鸡所生产的产品——商品代鸡苗销售也极其困难。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的数据反映:第1周的商品肉鸡苗全国平均价格仅为0.15元/羽,并出现大量拉毛蛋的现象。

“速生鸡”事件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后,引起广大民众的热议、媒体相互转载,政府及相关组织在第一时间,并未对社会曲解、误解及时澄清和正名,使得2012年的阴魂不散,误导肉鸡消费。

2.1.3 H7N9流感重创了2013年的肉鸡业。2013年3月底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流感,经媒体报道,将刚缓和的肉鸡业再次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回头看,虽然未发现H7N9流感由家禽传染给人唯一途径的证据,家禽从业人员未感染流感。但在媒体强大的攻势下,家禽被成为流感疫情的“罪魁祸首”。政府采取了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禁止检疫证限制活禽的流通措施。这一波比“速生鸡”时期更全面、深入、持久。至9月底的半年中,餐饮业和百姓餐桌拒绝禽蛋产品,引发活禽和加工产品的再次大量积压,市场萧条,从饲料、种鸡养殖、种蛋孵化、商品肉鸡养殖、屠宰、肉鸡产品物流等环节无一幸免,全线重创,企业资金链再次面临断裂,也出现了一些停产、倒闭的企业。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分析:流感疫情的时间里,第16周全国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雏平均售价仅为5.04元/套,商品代肉鸡苗平均售价仅0.32元/羽,而成本分别为15元、2.5元。毛鸡销售价最低为5元/kg,而养殖成本为8.4元左右,养殖10 000羽肉鸡,两个月就造成10万元的亏损。一些企业出于无奈,将已入孵的种蛋停止孵化,许多的小生命被扼杀;在产种鸡被迫淘汰、宰杀。更有一些企业因资金紧缺,只有淘汰40周以上的种鸡来维系育成鸡的饲养,以希望度过这段艰难岁月,但因活禽禁

止流通而无法淘汰,只能是“望鸡兴叹、欲哭无泪”,无奈之下,实施强制换羽,一是减少当前成本支出,二是期盼70d后能有好市场。

2.2 诸多困扰导致肉鸡业雪上加霜,即全球经济不景气、食品安全不靠谱和恶劣极端气候

2.2.1 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了肉鸡产业健康发展。美国第三次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意味着世界经济以美国再次动用印钞机而引发新一轮通胀压力,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因肉鸡的出口贸易壁垒愈加严格,由西方国家全面掌握话语权和定价权的石油和粮食(玉米、豆粕)全面上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转移本国经济与政策矛盾,逼迫人民币持续升值,从而导致国内人民币持续泛滥成外国输入性通胀,因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持续下降。就白羽肉鸡业而言,因全球经济不景气传导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幅放缓,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影响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2.2.2 食品安全问题制约了肉鸡消费者信心。一个完整的肉鸡产业链包括种鸡、饲料、孵化、兽药、放养、屠宰深加工和餐饮等多个环节,从基地到餐桌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和不完善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隐患。我国白羽肉鸡从业者门槛低,小型分散,专业人才匮乏,防疫条件差,疫病多发,滥用药物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心。“速生鸡”事件发生后,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国内39家省级餐饮行业组织,发动“大众美食促销秀”活动,吸引了100家餐饮企业上万家门店响应,希望向消费者搭建促销平台,推动餐饮业的多渠道转型升级,抵御因白羽肉鸡行业危机带来的餐饮业寒流。2013年美国的百胜(Yum brands)餐饮集团可谓时运不佳,因白羽肉鸡事件,50%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5 300多家餐饮大部分是肯德基餐饮,受到白羽鸡肉食品安全恐慌的不利影响,2013年较2012年同店销售额降幅大大超过预期。百胜集团仅三季度净利润比去年同期锐减68%。美国《洛杉矶时报》2013年12月18日报道称,美国国会12名民主党议员和2名共和党议员当地时间17日发出联名信,要求在2014年预算中禁止将中国鸡肉列入学生的午餐及其它营养餐名单内。他们声称,这主要是考虑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2.2.3 恶劣极端气候突袭了2013年的肉鸡业。肉鸡业属于大农业,对天气的依赖性极高。2013年夏天持续40多天高温,也重重的打击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肉鸡业,许多企业的家禽出现大量中暑、死亡而造成相当可观的经济损失。第四季度的雾霾天气也诱发部分肉鸡的呼吸道疾病、流通受阻,购苗者停购,让很多父母代场家措手不及、无法应对这突来的恶劣天气,损失只能自己买单。另外,全年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特别是豆粕价格2013年较2012年上涨13.7%,给肉鸡业养殖成本显著增加。

表4 2011~2013年玉米、豆粕价格情况表 元

2.3 肉鸡业困境

2.3.1 恐慌心理严重,一时难以根除。自2012年“速生鸡”事件以来,由于媒体的过度渲染,整个舆论界搞得沸沸扬扬。紧接着,又发生了人感染H7N9流感的疫情,两层阴影叠加在一起,使人们的恐惧心理到了“谈禽色变”的程度,加上业界人士在这过程

中,没有很好地站出来,理直气壮地进行正面宣传消除认识误区,因而,在人们的脑海里,禽肉几乎成了问题食品的代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现在,要一下子扭转人们的思想认识,并非是一朝一日的易事,故市场也很难迅速、全面回暖。

2.3.2 担心疫情反复,补栏信心不足。由于受流感风波的深度伤害,广大养鸡农户生产积极性普遍低落,补栏情况不乐观。据对海门市及周边地区的调查了解,养殖户数只及过去正常年份的60%,而且饲养数量也比过去有所减少。之后,H7N9流感疫情呈散发状态,农户心有余悸,补栏信心明显不足,这是造成市场行情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

2.3.3 外贸形势新变,市场压力加大。我国肉鸡产品出口受国外绿色壁垒困扰。一是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肉鸡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举动被WTO认定为违反了国际贸易原则而被取消,从而会增加进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对国产肉鸡产品造成更大威胁;二是近来中日两国为钓鱼岛主权和历史问题交恶,给两国贸易增加了新的困难,原销往日本的肉鸡熟制品肯定会受到影响,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压力。

3 2014年我国肉鸡业前景展望

从我国经济看,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2014年整个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金融领域风险不容忽视,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对白羽肉鸡产业来讲,目前、形势很糟糕,养殖业的亏损已持续一年半,是否已是探底?前几年肉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是否经历了这场劫难后恢复理性规模?当前H7N9流感疫情又卷土重来的同时,H10N8和H5N2新型流感又向我们袭来,153个禽流感亚型究竟有多少亚型病例出现?对禽业的伤害又有多深?严重的疫情对肉鸡的危害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而异常的气候和自然灾害让这种失衡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人工成本日益增加、疫病防治效果不尽人意等等,对2014年我国肉鸡业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3.1 上轮行情分析

2002年底至2006年初,我国肉鸡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持续亏损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非典”、禽流感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使中国肉鸡市场扬中受挫,另一方面,肉鸡行业内部缺乏自律,造成市场过度膨胀、父母代种鸡供过于求,将近30个月的市场低谷期造成了种鸡存栏量大幅下降、鸡肉产量下降,市场供不应求,养殖户的养鸡热情又被重新燃起。另外,养猪的整体利润越来越薄,饲养风险不断加大,加上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和疾病因素影响,众多农村散养户逐渐退出养猪行业,导致猪肉产量下降,生猪供求关系失衡,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又转而消费更为廉价和高营养的鸡肉产品,2007年、2008年成为我国肉鸡市场上最好的年份,然而,好景不长,此后,国内祖代种鸡场和父母代种鸡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下游商品苗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状态,于是,2009年下半年开始,肉鸡行业又进入新一轮衰退期,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肉鸡养殖又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此轮上涨,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对鸡肉需求的增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此轮上涨一直延续到2012年5月。

3.2终端消费市场分析

2013年肉鸡产品受到消费和猪肉、禽肉产品总体供大于求的影响,屠宰厂根据产品出货和价格的情况,谨慎经营,毛鸡价格预计以稳为主,在传统消费旺季会有阶段性价格上涨空间。毛鸡的阶段性价格上涨,加上种鸡阶段性的淘汰造成鸡苗出现空档期,带动鸡苗价格阶段的上涨。

3.3 往年行情规律分析(见表5)

表5 江苏京海禽业有限公司近10年商品苗价格情况

白羽肉种鸡产苗鸡的行情受制于商品毛鸡市场行情,商品毛鸡价格高低受制于鸡肉产品卖价高低,而鸡肉产品的价格受制于猪肉价格,呈正相关,中国的养殖周期又叫猪周期,即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它整个行情变动规率是4年一个轮回期,即低谷年——过渡年——高峰年——调整年——低谷年模式,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结合白羽肉鸡行业与猪行业特有的变动规律预测,2013年因是低谷年份,2014年是低谷年向高峰年过渡的年份,

2015年是高峰年份。当然这只是行情的基本变动规律,受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

3.4 祖代、父母代肉种鸡存栏

2012年引进祖代肉种鸡135万套,2013年约149万套左右,2012年全国发放父母代种鸡5 000多万套,正常存栏7 000多万套,且2012年下半年开始种鸡企业出现亏损,目前行情仍很糟糕,2013年下半年的引种积极性下降,大多祖代和父母代种鸡推迟或减少进口计划,淘汰中后期产蛋母鸡等措施使产能下降,这样父母代种鸡引种量有所减少,从以上情况分析,2014年父母代种雏市场仍不容乐观,低于成本线,商品雏行情下半年可望高于成本线好于上半年。

4 我国白羽肉鸡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白羽肉鸡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建立与消费者的互信与沟通,积极引导白羽肉鸡消费,及时应对各种危机挑战,具体讲:

4.1 加强源头调控,掌控产能规模

我国祖代肉种鸡的总体规模应当与全国商品肉鸡生产保持相对吻合。盲目扩大祖代规模,不但会造成经济上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会影响整个产业正常、健康发展。为此,华都集团、大成集团、正大集团携手全国白羽肉鸡一条龙企业、祖代企业、父母代企业、屠宰企业、鸡肉制品企业以及餐饮等相关行业,成立了“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旨在共同应对行业危机,联盟率先对祖代种鸡的引种规模实施总量控制,按照市场实际需求承载量,确定全国应该保持的总体规模,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相应调整。整个配额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上报农业部掌控,协调各地的发展规模,2014年总规模由2013年的150万套压缩为120万套,严格控制祖代审批,限制超配额进口。这样,才能有助生产正常发展。

4.2 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的宣传。针对去年某些媒体夸大事实、捕风捉影,散布有关“速生鸡”的无稽之谈,以及因缺乏对H7N9及H10N8、H5N2等流感亚型的正面宣传,而使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白羽肉鸡产业联盟积极争取农业部和中国畜牧业协会支持,开展有计划地组织、邀请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利用主流媒体,摆事实、讲科学,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揭露谣言真相,消除人们认识误区。对少数人利用网络伪造事实、传播虚假信息、制造谣言蛊惑人心的人和事,在深入调查、弄清事实的基础上,要进行大胆揭露,对个别情节恶劣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大力宣传推广鸡肉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供应充足、物美价廉的优质肉类,其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一高三低”的营养特点,使其作为健康肉类食品而不断地为大众所接受。通过铺天盖地的主流媒体宣传,逐步影响和改变膳食结构,使鸡肉消费逐步与国际化趋势接轨。这样,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重新塑造肉鸡产业的良好形象,帮助广大城乡居民提振消费信心,从而有利于启动肉鸡市场,推进生产发展。

4.3搞好产业转型,加强行业自律

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加强行业自律,自觉做到不随意滥用抗生素,不违禁使用添加剂;强化生物安全,加强计划免疫;正确诊疗禽病,科学使用药物并及时停药,促使肉鸡养殖业真正转移到提高经营规模、提高规范化水平,优化产品质量的轨道上来。

4.4 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

经过“速生鸡”事件和“H7N9流感”风波的考验,各种产业化经营组织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特别是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对提高肉鸡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有较好的作用。为此,建议国家和地方要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帮助农民与市场对接,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

4.5 建立长效机制,扶持产业发展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肉鸡产业目前仍然是一个弱势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自身修复能力有限。因此,建议政府建立扶持家禽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借鉴生猪调控应急预案的经验,建立维护家禽产业正常发展的应急预案,包括战略收储机制、财政补贴机制、金融支持机制等,从各个方面多管齐下,促进肉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6 推动苗鸡价格指数保险,减少公共突发事件对家禽企业损失

建议养禽企业和政府与保险公司研究开发苗鸡价格指数保险,在产品低于一定价格,养禽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时,启动保险补偿机制,适当规避养殖风险。

2013-12-31)

1004-2342(2014)01-0017-06

S831

A

猜你喜欢

祖代白羽种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北京农效禽业引进13000套伊莎祖代鸡
2018年祖代鸡更新情况及对市场影响
快快长慢慢长
2017年第三季度白羽肉鸡市场行情回顾及后市展望
MH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 Generalized Burgers’Fluid Due to an Exponential Accelerating Plate with Effects of the Second Order Slip and Viscous Dissipation∗
沈阳华美完成2016年首批海兰褐祖代种鸡引种工作
白羽肉鸡产业量化分析深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