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猜想遇到现实

2014-02-21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航运业海工造船

时钟悄然掠过2013年。已为历史的2013年,给航运从业者留下怎样的印象?有比较才会有鉴别。2013年年初,本刊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勾勒出2013年的市场前景,如今一年过去了,终于可以认真考量、仔细印证一番。

当猜想遇到现实,是猜想太“丰满”,还是现实过于“骨感”?是猜想太超前,还是现实的脚步太缓慢?又有哪些现实超越了猜想,带来出乎预料的惊喜?还有哪些猜想与现实南辕北辙,成为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1. 航运市场能否触底反弹

不得不说,超过50%的答卷者非常清醒,61%认为不会触底反弹,事实也证实了这点。看来,真理还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其余表示“乐观”和“迷茫”的答卷者,其实也没错,因为,乐观的情绪会传染,只有表示乐观的比例越来越高,市场才能真正转好。

2. 航运市场能否摆脱运力严重过剩状况

57%的答卷者预计2013年航运市场供需失衡仍然维持现状。事实确实如此,一方面,全球经济走势趋于平缓,货量增幅远低于运力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新船造价处于低位,2013年新船订单大幅攀升,“供需平衡”远离人们的视线。对于持“乐观”和“说不清”的答卷者而言,只能说,现实是残酷的。

3. 哪类航运市场最被看好

调查问卷显示,看好比例自高到低为:特种船运输、集装箱船运输、散货船运输和油轮运输,2013年的市场情况基本符合上述排名。不过,即使大势欠佳,总有企业脱颖而出,比如马士基航运在大多数同行亏损的状况下,前三季度实现盈利近12亿美元。13%的答卷者选择“都不看好”,的确,各细分航运市场均缺乏亮点。

4. 港口高速增长时代是否一去不复返

全球主要货物生成和进口国的中国港口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2013年前10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84914万吨,同比增长9.7%;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687.23万TEU,同比增长7.3%。数据显示吞吐量尚在增长,但是增速趋缓。50%的答卷者认为中国港口仍维持高速增长时代的论断有所偏颇,而32%的答卷者无疑有先见之明,认为港口投资需要慎重。

5. 期望港口企业在哪方面有所改进

“期望”的东西,即现实较为缺乏的。54%的答卷者期望2013年港口企业应“提升服务”,这充分说明物流产业链中大型沿海港口的强势地位。29%的答卷者期望2013年港口应降低费收,实际满足情况究竟如何不详。交通运输部在年内宣布清理规范一批水上涉及航运企业、营运船舶的收费项目,据悉,进一步的港口费收调整规范行动可能于2014年展开。

6. 造船业发展面临最大瓶颈是什么

结合2013年新造船订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答卷者对中国造船业发展之“瓶颈”的认识是深刻的,简言之就是“技术落后”,这一桎梏导致尽管订单数量增加但利润率不高。19%的答卷者认为,中国造船企业过多但实力孱弱,企业集中度不高。伴随一大批中小造船企业的倒闭,中国造船业正加速重组整合,向集团化进发。

7. 是否看好造船企业转型进军海工建造领域

调查问卷显示,45%的答卷者对于造船企业转型进军海工建造领域并不看好,认为海工建造领域高风险且市场容量小。2013年的实际情况与之小有出入,在船舶主业业绩纷纷下滑的同时,海工建造业务的大幅增长成为大型造船企业不多的业绩亮点。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扬子江船业等造船企业的海工订单均获得大幅增长,而造船企业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海工建造领域研发资金的投入。

8. 大力发展绿色航运的主攻方向在哪里

在航运低迷的现实桎梏下,欧盟宣称收取航运碳税的建议被暂时搁置,但显然绿色航运已深入人心。2013年,船东在船价低谷时期纷纷订造新型低能耗船舶,亦是追随大流。对当下的存量船舶,51%的答卷者认为较好的方式是通过“技术改进”使之符合绿色标准,这是现实并且经济的选择。当下中国内河船舶大规模“油改气”工程已初显端倪。

9. 期望航运金融业有哪些新进展

当前,国际航运金融业仍处于“大调整”阶段,传统航运金融资本来源似显枯竭,欧洲银行逐渐退出航运业。与此同时,亚洲尤其是中国资本迅速崛起,新融资模式如融资租赁呈现出强大活力。46%的答卷者选择“融资租赁”,显示对航运融资业有一定了解。29%的答卷者看好的“运价衍生品”在2013年尽管有新产品推出,但市场容量难以扩大。9月底正式运作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给中国航运金融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10. 政府是否应该出手拯救航运业

航运业历久弥新,但近年来陷入低迷亦是不争的事实。45%的答卷者认为政府应出手拯救航运业。纵观2013年的政策走势可以看出,政府的确在托市,从“营改增”新政、交通运输部的20条意见到国家四部委的拆船补贴标准等均有体现。航运业发展动力在市场,但政府作用不可或缺,市场和政府的协调互动才能保持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11. 政府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扶持航运业

业界反对政府直接救助企业,但欢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举措。66%的答卷者认为政府应对航运业实行“税费减免”,然而对某个行业进行“税费减免”并非易事。11月份,交通运输部向国务院递交相关方案,建议将发展海运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有利于获得各级地方政府重视,有利于相关政策出台。结果如何,需拭目以待。

12. 航运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方式是哪种

航运业需要转型升级、加速结构调整,这是内外环境使然。有无最佳方式?是加速整合、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抑或是收缩航运投资?调查答案对于行业没有借鉴意义,因为每家企业情况不同,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3年市场目睹了多种转型方式——售卖资产收缩投资,大量订造船舶,加强对外合作,加速重组整合……首先要生存,这便是现实。

13. 最被看好的港航船企是哪家

调查问卷中提及率较高的有7家企业——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中外运航运、中海发展、中远航运、海丰国际和东方海外。对照业绩,发现名声与业绩不一定成正相关。除海丰国际一如既往地稳健外,大多企业的主营收入和利润都不同程度下降,有企业不得不出售资产来“扮靓”业绩表。2013年是向上的拐点还是继续滑向亏损深渊的节点,尚需时间验证。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运业海工造船
高性能海工结构钢API2W的研发
20世纪初香港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与发展
海工装备用Q390E钢表面腐蚀防护实验研究
造船技术2016年(总第329期~334期)总索引
造船出海 扬帆启航
沿海电站海工工程的造价控制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惠生海工与VGS就浮式LNG再气化装置签署协议
2009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排前10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