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养生5要点
2014-02-20周鑫
周鑫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过后,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细心的人可从柳条探出头来的芽苞及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中寻觅春的信息。
我国传统养生重在与自然同气相求。春属木,肝属木,春季是养肝的重要时机,如果肝的功能正常,人体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五脏六腑的功能也就能维持正常工作。
饮食多吃辛甘
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春季多吃对肝脏有益的食物,滋补肝脏之不足或预防肝脏功能下降,这就是养肝;也可服一些滋补品,如银耳,性平味甘,能润肺生津,益阴柔肝,常吃可以达到柔肝养肺的效果,这就是清肝。
另外,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因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可适当多吃辛甘的蔬菜,如豆芽、香椿芽、春笋、青椒、菜花、香菜、韭菜等可提升阳气。
若肝气有损可用药茶调养。如肝热引起目赤肿痛、怕光、流泪等症,可将决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气溢出时起锅,每次取15克入沸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或加点绿茶同时浸泡代茶饮,随饮随续水,直到味淡为止。
《千金月令》云:“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二曰防风粥,以祛四肢之风”,据此,向大家推荐以下2款药膳——
地黄粥:鲜地黄15克,捣汁备用,粳米50克洗净,冰糖适量,同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将鲜地黄汁倒入粥内,文火煮20分钟即好。
防风粥:防风10克,葱白2棵,粳米50克。防风、葱白水煎,去渣取汁。粳米洗净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沸即可。
睡眠保证充足
春季养生还应注重保持充足的睡眠,反常的睡眠时间是扼杀阳气的一大杀手。熬夜迟睡会使阳气过度损耗,赖床不起也会使阳气受损。所以,一定要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才能顺应自然,达到身心健康。
充足睡眠也是养肝的好方法。中医认为,肝是藏血的器官,凌晨1~3点是肝胆经调养时间,可养肝血,若准时就寝,获得适当充足的睡眠,血就能归藏于肝,使人天天都精神奕奕、活力百倍;但如果你是“夜猫子”一族,到了时辰仍未入睡,肝血无法得到调养,肝火便容易上扬,容易产生口干舌燥等不适。
穿衣适当“春捂”
立春时节冬春之交,天气乍寒乍暖,气温忽高忽低,气候仍以风寒为主。当阳气和阴气势均力敌且进行交流的时候,便会出现风,所以初春更是多寒风。此时,由于人体的毛孔处于从闭合向开放的过渡阶段,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人们不宜马上脱去冬装,年老体弱者换装更要尤宜谨慎,不可骤减,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
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时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时穿一件外套,注意保暖,中午气温升高,感觉到热的时候,再脱掉外套,晚上再穿上,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外寒入侵,预防感冒。
一般情况下,立春后需“捂”10~15天。但具体的要依各人体质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体质偏寒者可多“捂”几天,而年轻体热的人则可以少“捂”几天。
情志舒畅戒怒
肝脏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生气、发怒、忧郁易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因此,在初春养肝要戒怒、忌情怀忧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心胸宽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可经常到树林、河边、湖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尤其是田野郊外的空气中含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离子,吸入人体后不仅能作用于末梢感觉器官,调节大脑神经系统,还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活动及肺的换气功能和造血功能,从而使人感到大脑清醒,精神振奋。
避风寒稳血压
前面说了,初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气温忽高忽低,在季节转换中,最容易感冒。而此时感冒最多的就是“风寒感冒”,一般会有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身痛等症状。治疗时宜辛温解表,这时应多喝姜汤驱寒气。
另外,因风气通于肝,外风引动内风,促使肝气亢盛,血压经常呈现较大波动,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肝气、肝阳的生发太过密切相关。因此,提醒高血压患者,一旦感觉头晕、头胀痛,除了要时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淡,控制盐、胆固醇、脂肪的摄入,严格戒烟限酒;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力戒暴怒,忌情怀忧郁,尽量做到心胸宽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
在坚持服降压药的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茶疗方剂,以缓解伴随症状——
肝阳上亢:决明子12克,罗布麻10克,以开水冲泡15分钟后,当茶饮。适用于高血压病伴头晕目眩,烦躁不安。每日1剂,有清热平肝的功效。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桑寄生30克,夏枯草15克,水煎代茶饮。桑寄生有降压、镇静、利尿的作用,能舒张冠状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夏枯草有清肝降压的作用。
炒决明子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50克,开水冲泡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有益肝滋肾、明目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干结等症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