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间思库课题分析

2014-02-20徐磊吴朝辉柴培根于海为张男XULeiWUZhaohuiCHAIPeigenYUHaiweiZHANGNan

世界建筑 2014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生活

徐磊,吴朝辉,柴培根,于海为,张男/XU Lei, WU Zhaohui, CHAI Peigen, YU Haiwei, ZHANG Nan

中间思库课题分析

About Design Teaching of Inside-out School

徐磊,吴朝辉,柴培根,于海为,张男/XU Lei, WU Zhaohui, CHAI Peigen, YU Haiwei, ZHANG Nan

徐磊 | 打通壁垒——隆福大厦的城市性回归

在7月20日- 8月10日这北京最热的20天里,我们中国院的几个建筑师终于跌跌撞撞地完成了我们第一次的暑期学坊。

之所以跌跌撞撞,真的是没有经验。我们这些人或者已经熟悉于如何带着一拨年轻同事做一个特具体的项目,且做、且学、且讨论,最终总能有个至少自己满意的结果;但在特定的时间里,面对毫不熟悉的新面孔,同时希望不仅是做出一个设计,又能通过这个过程和学员有所交流、互动,并传递给他们一些自己的体会,这还真的没干过。

首先面对的是总选题。我们几个建筑师刚好在崔总的指导下做北京隆福寺街区的改造项目,这个项目比较有意思,位于北京的东四西大街,周围有美术馆、三联书店等著名文化地标,而在历史上,隆福寺就是北京最著名的庙会所在地,在解放后又建设了工人文化宫、长虹影院等项目,成为很多老北京人心中重要的记忆场所,而1990年代,由于建筑、街区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不匹配,加上其中隆福大厦的一场大火,街区不复以往的繁华,一直萧条到现在。因而它的研究涵盖了历史、城市、地权、民生、交通、经营等社会性问题;而在设计上包括街区重塑、老旧建筑改造、新建、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所以我们很快达成一致,就以这个项目为基础设计题目,想来很容易把观念和设计结合在一起,这就有了我们的总课题:隆福寺街区复兴研究。

具体出题的时候,我开始想把研究和概念性的城市设计作为一部分课程用10天时间完成,再自选一块地,也用10天改造或新建一个2000~4000m2的驿站,但讨论后遭到了大家的否决。整个街区大概有20万m2的规模,整体研究和城市设计工作量太大,10天时间没办法做出相应的深度。另外,大家都做一样的题目反而缺少信息的互补。这时崔总提出一个想法,5个导师各自在这个街区内或者周边选择一个题目,形成一组相关的课题,研究与设计并重,而且不同课题组之间可以互相启发。

于是,各位建筑师各自选题:柴培根认为大家在设计中应当关注城市中的生活,于海为希望对城市的细微之处要更加关注,吴朝辉认为对于城市空间的属性研究有利于拓展学员的视野,张男和我则选择隆福大厦和工人文化宫两个建筑做改造研究,这两个又有所不同,隆福大厦着重于内部空间和城市的关系,而工人文化宫则关注建筑和城市空间与时代的关系。和崔总进行了一次讨论,基本达成一致,崔总把标题归拢了一下,并通过主标题和副标题把课程的主旨和内涵揭示出来,就有了下面5个分课题:打通壁垒——隆福大厦的城市性回归;里外之间——隆福寺街公共性导向;寻常生活——传统街区改造的社会性观察;微创手术——隆福寺街区的微空间临时性利用;边缘状态——历史建筑的变异性研究。配合这些课题,我们又邀请一些朋友和我们一起安排了8个公开课,在内容和进度上也和课题相关联。

随后就是一些繁杂的准备工作,接着进入了教学过程,然后是作业、评图、总结。大家天昏地暗。我们在研究与设计的时间安排、作业深度、学员工作安排上都遇到一些问题,大家不断调整预先的安排。以我的分课题为例,隆福大厦本身面积5万m2,而体积达到20万m3,打通壁垒中的“壁”和“垒”体现出大厦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给城市带来的障碍。最初立意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调研来发现大厦的体积和空间能提供什么,周围的城市需要什么;打破和拆解这个大厦,创造新的空间来联络建筑和城市;用空间反转的方式来创造、观察、修正和审视此空间,并由此产生空间的组织逻辑、界面关系、边际状态与实际感知之间的某种认知,而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事先的成果要求过于理想化,一是大家短时间内理解项目背景和操作方式有些困难,再就是题目操作量较大,同学们一旦转换想法,不得不面对大量的具体操作,因此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成果目标,最后在表达上集中到了改造内部空间的逻辑关系上,而前期研究中着重思考的城市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的互动,包括城市向建筑中的渗透、建筑对城市活力的影响等都未能充分表达。

1.2 学生陈欣作业

但是,我们预期中的成果本来也是一个半成品,或者说是一个开放的答案,而题目对于学员的思维、操作、表达的训练和启发这一目的应当说达到了。

在总结的时候再反思我们的选题,应该说题目本身还是非常好的,但是需要对课题操作更多的预判,包括研究与设计的关系、时间的安排、成果的设定等,也包括对学员的了解、提前和学员沟通课题等各方面的前置工作,这样可能会让学员在20天的学坊中有更大的收获。

无论如何,我们总算有了第一次,带着这些经验和反思,相信明年会更好。

吴朝辉 | 里外之间——隆福寺街公共性导向

这次中间思库暑期学坊虽然选择的是一个真实的区域和主题,但是我们并没有把甲方的任务书作为设计要求提给同学们。没有一个明确带有合约的开发商,建筑师就可以将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基本问题作为对象和思考标尺。因此,各位导师提出的任务书不过是作为提示,用于发掘内在需求并发展设计的逻辑和内容。

我所指导的“里外之间”课题的设定是基于这样一种视角,就是将四合院看成“里”,将胡同看成“外”。四合院的院子已被各种加建占满,但是显然这种传统生活“容器”仍无法容纳丰富的现代生活方式,一些私家物品自然地溢出到胡同,成为胡同里的“公共家具”。虽然杂乱,但通过邻里协商,交通的便利性依然得以保障。这种里外之间的微妙平衡如何维系?如何捕捉胡同中私属角落的专有特质?这是导师和学生在20天时间里时刻面对的问题。

来自重庆大学、华侨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的4位同学在调研之后首先将“看到”的建筑信息通过轴测图准确地表达出来。郑星将连丰胡同片区公共性最强的两个公厕以最少的线条勾画出来;査新彧把十字路口一角的3层加建和废品回收点表达得张力十足;吴岱发现了道路转弯处留出的“最美角落”;李清月在刻画出街口小卖部的同时,顺手整理出从早市到便利店、再到物美超市的居民购物价值链条。在此基础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将各自的观察和发现整理出一套胡同“便利都市性”的生活导则。这一点令人惊喜,在学坊中期评图后,指导老师们都热切期望着在设计阶段的精彩转化。

如果说“看到”这种训练方法对于习惯于概念操作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那么,如何把握有效信息是对概念落地能力的磨练。这正是设计阶段“做到”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反映出课程设置在训练独立性和连贯性思考方面的用意。

在同学们获得了对胡同整体性和重要节点的体验后,就能够将个人观察和思考纳入到设计任务的创造性深化过程中。这是建筑师主动谋划和介入设计与建造过程的重要素养。在郑星的设计中,新建构筑物靠近老街坊部分将其中一个公厕移植过来,被置换的原有场地即可用于地下垃圾回收站和路边绿地;査新彧对胡同墙面上管线和保温层进行整理,进一步在设计中发展成为运动场墙与地的一体化整合;吴岱的设计清晰勾勒出公共路径与专属空间的划分与融合;李清月通过绿化在垂直界面和水平方向上的合理植入营造出令人向往的“人气空间”。

导师与学生之间如何在暑期学坊的教学中,短时间内建立起明确的共识性,是双方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效的关键。观念认同和设计工具的选择成为达成这种共识性的重要手段。在本届暑期学坊结束两天后的教学总结会上,崔总对此做出了精彩的总结:“大家现在都愿意谈社会、责任、民生问题,但落不到点上就会流于表面,因为可能性太多了。我们应当让社会问题有意识地投射到规划、设计上,这样的教学成果可能就更实在,也更丰富。”

3.4 学生郑星作业

柴培根 | 寻常生活——传统街区改造的社会性观察

没有甲方的要求,走进现场看看能用我们的方式做些什么,让人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这不是建筑师的臆想,而是从对那些真实的人的观察开始,发现线索,作出回应。

关于复兴隆福寺街区的研究工作,我们已经在崔总的指导下进行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以这样一个研究型的设计项目作为本期学坊的选题,有足够的真实性和丰富性,5组学员可以有更多的线索和视点去展开讨论,借此机会,有些在以往研究过程中被忽视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更深入的研讨。

在一个20天的短期教学实践活动中,职业建筑师能从什么样的角度入手与学生对话,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是一直让人困扰的问题。因为时间短,所以很难建立起系统的教学过程,去教授具体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几经思考讨论,最终我们想尝试这样一个思路,那就是以建筑师在当下的实践过程中持续思考的一些问题作为出发点,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交流,把建筑师在工作中的一些真实的状态和困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们借此对建筑实践有更多客观的认识和感受,希望能为他们的职业思考带来一点启示和帮助。

这组学员的选题是寻常生活,副标题是传统街区改造的社会性观察,所谓寻常生活就是普通老百姓过日子,就是在每天不断重复的琐碎当中让人忽略的部分,社会性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每一处城市的角落或者建筑师精心刻画的场所中,人们如何相遇、交流、生活。观察强调学生们要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问题、寻找线索,然后再基于个人的立场态度去回应这些问题。养成观察的习惯,有一双敏锐而挑剔、同时又充满善意和关爱的眼睛,是建筑师走进社会的起点。

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是出于如下工作中的思考。

对于今天的建筑师而言,大家生活在一个讲求效率、利益至上的社会中。在我们所要面对的大多数项目里,都缺失了普通人的生活。在设计过程中,要么以建筑师的身份去判别形体、空间、场所的价值与美丑,要么把人抽象为甲方或使用者等某种概念显得毫无生气,这使得我们在面对那些簇新的建筑时,感受到一种空洞乏味又有些自大的腔调。那些绘制在图纸上生硬的房间、大厅、走廊,需要填补进真实的生活以后才会被慢慢软化。

房子从最初作为人类遮风挡雨、保全自我的庇护所,发展到今天成为被赋予各种含义价值的建筑,不正是基于人们生活的变迁发展吗?今天的建筑师无需时刻为设计那些伟大建筑做好准备,而是要在每天的寻常生活中处理问题。如果转换一个角度的话,建筑师的工作也不仅是简单地设计一栋建筑,同时还要参与到人的生活中,为人营造一个生活的场景。对建筑的想象首先是基于对生活的想象,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才是决定建筑场所多样性和城市情景丰富性的根本力量。

无论有多么高深的建筑理论,建筑师对建筑有何等的狂想,建筑终归是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的。建筑师可以通过建筑表达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并藉此影响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时候,建筑师要把抽象简化的功能转译成丰富真实的生活,这其实正是基于深入的观察和理解。在一个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下,作为个体的建筑师很多事情无从选择,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为那些普通人的寻常生活提供一个更有质量的场所,让他们对未来的日子有更多的期待。

之所以说寻常生活,是因为所有的光怪陆离、虚张声势,都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褪去表象、露出真迹、建筑师需要有类似的心态和视野,方能辨别真伪、发现真相,在寻常生活中建立起判断的标准,找到立足的依据,获得前行的动力。

本组的4位同学利用几天有限的调研时间,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简短的访问,在现场寻找线索。他们需要找到一个人或是一类人,作为观察对象,发现他们的行为和需求与生活场景之间的矛盾,然后用建筑师的方法、可行的手段和简易的材料,介入现场提升环境的质量。

最后,他们分别以一个人、几个人、十几个人和整个小区的人的角度,对自己的选题进行了定义。一个人是胡同拐角处的辛勤的废品回收员,利用两条胡同交口处不大的一片空地,早出晚归收集废品以此谋生,他的工作一方面服务于社区,但同时他占用的场地也让原本狭窄的胡同更显拥挤凌乱。几个人是放学后在咖啡馆里写作业的孩子们,没有合适的去处和活动场地,他们只好挤在咖啡馆里,可这样的氛围并不适合孩子,他们的吵闹也打扰了周边的客人。十几个人是生活在一个大杂院里的居民,原本是一家人生活的私密的院落空间,已经被不断扩建的棚屋占满,从一家人变成了几家人,他们生活中需要的一些公共场所和设施,已经与从胡同到院落的传统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矛盾。整个小区的人描述的是物业服务和小区居民两类人群之间的关系,隆福寺周边传统四合院基本以大杂院为主,居民的临时性、流动性加上简陋的基础设施,和大杂院混乱的搭建,让物业维修工作既不可或缺也困难重重,物业工人和小区居民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

4位同学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想象,他们围绕普通人的生活,在具体的场所中各尽其能。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人群,发现的矛盾和问题是自己切身的感受,虽然受到调研时间的限制和交流的障碍,对选题难免会有些臆想和猜测的成分,但走进现场所引发的思考还是比面对屏幕的空想更有意义。

5.6 学生潘卡林作业

于海为 | 微创手术——隆福寺街区的微空间临时性利用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教学实践。之前在高校参与评图和每年招聘,对目前的建筑毕业生还是有些了解,感觉他们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足,这可能和目前的课程设计与大量学生竞赛往往注重概念性和想象力、而缺乏了对项目背景和限制条件的应对能力关注有关。于是在选题环节,在大的隆福寺城市街区更新的题目下,考虑到不足20天的时间,果断放弃隆福寺广场区域,选择更边缘的美术馆东门。除了题目本身对于微空间临时性建筑对策的探讨,同时也是有意识选择规模更小、现存问题更明晰的题目,着重训练学生对于具体问题的设计应对。

其实学生在调研阶段的表现很出色。除去在开题之初,少许对选址和题目的短暂质疑,后面很快进入状态,能够在引导下较全面地搜集到项目相关信息并整理成文。在分析出现场各种要素、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交通组织、干扰因素、传统文化记忆、未来使用灵活适应性等问题后,如何用建筑语言解决诸多具体问题是课程最关键的一环。继而学生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问题过于发散,得出的都是些片段,不能形成完整方案;第二种是依靠惯性思维逻辑,能快速形成完整方案,但不能对应前期提出需解决的问题,或只能解决一两个问题而规避其他问题。这正是同学们在思考和动手之间存在一个真正将设计“落地”的薄弱环节。

教学准备期间我给自己定过原则,教学生不同于平时带建筑师做设计,不能以“成果”为导向,而是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判断而非将我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去落实。教授学生一些更为理想的设计方法,比如用单一问题分析图分层叠加的办法去解决复杂问题,用剖面设计去验证平面中容易忽略的空间尺度问题,让他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己一步步去寻解。在这种过程中,教学双方都会经历比较折磨的阶段,但很欣喜地看到最终设计成果基本实现了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这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这次思库教学最欣慰的是能感觉到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方案一次次被否定,再一遍遍用图纸和模型推敲,这种锲而不舍的执着成就了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比如“十面埋伏”这个方案,竹林的概念从一个替补方案发展而来,名字是在方案基本成型、想给汇报文件加一个有场景感片头时联想到张艺谋的影片“十面埋伏”,但却发现这个片名非常贴切,“十面”提示项目用地4个方向复杂的外部条件限制,而“埋伏”代表建筑空间内部隐含着丰富的城市生活,完美地诠释了整个项目的主客观存在。由于是一个临时性小建筑,设计过程中一直强调用简单、智慧的手段解决复杂问题。最后,同学选用竹脚手架作为空间界定的基本元素,利用布局的疏密变化实现不同功能间的私密和开放要求,竹林间的空地用来容纳原场地中发生的各种市民行为。脚手架简单成熟的搭建和连接方式为设计提供最大的灵活性,以适应后期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变化可能性。

我们组4个同学最终的设计表达对于题目微空间临时性以及周边复杂环境的应对都比较清晰,成果除了统一规定的展板,我们还要求了大比尺的手工模型。大家在设计进行的过程中对这种逻辑推理生成方案的方法逐步适应,合作方面也很融洽,辛苦但还是很快乐。

7.8 学生黄真作业

张男 | 边缘状态——历史建筑的变异性研究

作为“进化——隆福寺街区的复兴”总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组的题目“边缘状态——历史建筑的变异性研究”,实际是围绕东宫电影院(原东四工人文化宫)老建筑的改造而展开,任务设定很接近于设计院的实际工程。正因为有这种担心,所以一开始就想要加进更多的社会层面的思考内容,看看这一特定地段在特殊资源或明或暗的影响下,不同的群体各自以及相互之间都是什么样的活动状态,希望大家发现和解决超出预设任务之外的更多问题。

从地段上说,边缘首先是指项目处于传统商业街区和老四合院街区的共有边界,也是指建国初期兴建的这座砖混大礼堂——既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痕迹,在百年传统的老街区中形态又比较扎眼,经营上或挣扎、或风光几十年,至今的去向依然含混不明——东宫电影院的身份着实特殊,也可视为一种边缘;但在今天,这个“边缘”更有特别所指:作为东城“实验戏剧”的据点,东宫影剧院与南锣的蓬蒿剧场和人艺的首都剧场遥相呼应,每年近150场的演出也聚集了众多京城戏剧爱好者的踪迹,但看戏的人不逛隆福寺,周边的居民不看戏……实验戏剧的边缘状态尤为引人深思。这才是最本质的“边缘”之由来。

从这一点切入,希望引导同学们从关注社区居民的生活状态、传统商业街区的经营状况与实验戏剧的文化生态等几方面同时入手,考察不同人群的行为规律,发现问题也发现机会,并利用资源制定策略,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至少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用大家讨论当中比较愿意用到的词来描述,变“擦肩而过”为“驻足留意”,变“偶遇”为“相约”,希望促进一种新的群际关系。

但现在看来,这个题目有点大,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对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梳理就容易流于表面,难以深入落地。对地段的分析切入较快,但对人的分析就不容易了。比如要考虑什么样的场所既能够使晚上来观看演出的人愿意早来两小时转一转,又能吸引附近的居民和孩子们平时也来逛一逛?什么样的空间既对“戏剧”或“舞台”有所暗示,又能让逛街购物的人也会驻足留意?毕竟人来,才有相遇;场所有所言说,思想才能延伸。但对场所植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判断依赖于对预设人群的行为模式、生活状态、心理预期等多角度的大量调研。这种倾向于社会性问题的分析,3周时间显然不够。其结果确实有一点虎头蛇尾,匆忙的设计也只好以主观草就的任务要求来踉跄推进,大家基本都避开了技术难度高的剧场内部改造的方向,而是围绕东宫西侧广场,利用添建的几个小剧场(黑盒子)进行空间组织,结果逐渐演变为小型市民广场的设计。当然,同学们完成的成果单从城市空间设计的角度看,这么短时间算不错了。

本次课题的几个经验:一是,应该考虑题目的复杂程度和设计难度;二是,要阶段性地分配工作时间和控制工作成果,尽量不要后延;三是,导师确实要在引导、鼓励和限制中把握尺度,既要让种子发芽,也要让果实能吃,“有限干涉”的分寸也需要历练。

9.10 学生刘雨晨作业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4-09-10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生活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当建筑师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