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坊随笔
2014-02-20崔愷
崔愷
学坊随笔
崔愷
一场秋雨终于赶走了暑期的燥热,天气顿时凉爽了许多。似乎也顺应了放松下来的心境,沏杯茶,静静地回味起刚刚忙完的创办中间思库·暑期学坊的过程。
一般来说,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设计院是用人的职场,各有各的分工。但这两年事情渐渐有些变化,有些育人的事儿学校希望和设计院合着办,有些课可以让建筑师去学校里讲,当然,有不少老师也干起了建筑师的事儿,出了不少好作品。
对我们这个院来讲,之前也干过教书育人的事儿。记得1980年代初恢复研究生教育,就有一批来自不同地方的中青年建筑师拜到我们院老总们的名下,苦读几年,成为行业里的中坚力量,影响不小。只可惜这个事儿似乎只办了一届,没坚持下来。好在我们院有研究机构,后来被上级批准办了一个硕士点儿,无奈每年只有6个指标,规模太小,影响不大,也发展不起来,只是满足于为院里培养几个研究生而已,牵涉的导师也只是院内的老总。
这次提起办学的事儿的,还是几位在一线挑担子干活儿的青年骨干建筑师,他们似乎不满足于为完成产值而忙忙碌碌,还想做些研究,搞些文化层面的活动,自然也提起了能不能办个学,过一把当老师的瘾?我对这个想法是挺支持的,虽然也担心他们太忙,光想试个鲜儿,可别误人子弟,把设计院的牌子砸了。但是还是觉得,有这样的心态,也能让建筑师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因为要想教别人,自己就要多读几本书,平时多思考,设计中也要多进行研究。同时,我也希望借此机会推动我们的研究与设计的互动——以往这两个方面融合得不够。另外,我从自身的经验来看,建筑师带学生的确与“纯”老师带的有些不同,可能更关注实际问题,而且我也一直主张在建筑教育中适当地回归某种师徒关系,这不仅客观地反映出这个学科传统的教育状态,也是一些国家建筑师代代传承、不断出新的经验所在。我自己这些年就有这方面的尝试,这几位想办学的青年建筑师就在此列。如今,这些弟子们也都在带自己的徒弟,让我也着实感到欣慰。所以这次他们提出办学的想法,也是有一定基础的。
要办学!怎么办?决心下定了就是具体的策划,为此,我们多次开会讨论,反复商量。首先,学时不能长,同学们已经忙了一个学期,暑假还要留些休息时间为好,暂定20天。其次,人数不能太多,一定保证教师能与每个同学都有充分的交流、指导时间。而且第一次办,经验不足,人少也好管理,先定20人。其三,要选好课题,研究方向涉及到城市问题、社会问题、传统文化问题、旧建筑改造和利用问题等等,比较适合学生选题,而研究和设计的成果可能对项目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性。其四,课程安排除了设计,也要有系列的讲座,力求在短期内形成头脑风暴的氛围,让同学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于是,除了几位设计导师外,我们还邀请了一些院外专家来讲课,面也比较广,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有城市研究方面的,还有家具设计以及艺术和音乐方面的。其五,是不收学费,既显示出企业的价值观,也减少学生的负担,并且安排好比较经济的食宿条件,费用自理。这方面还要特别感谢黄晓华先生,他是西山产业园的开发商,是我们的老客户,同时又是对设计、对艺术充满热情的企业家。本次办学从开始策划,黄总就积极参加并爽快地答应在中间建筑园区内免费提供场地和设施,供上设计课和开讲座使用。其六,是名字,名不正则言不顺。20人20天的短训班显然不能叫学校,但叫夏令营也似乎不够严肃。名字多少应该反映出办学的立意和宗旨,还要有便于识别和记忆的时空概念,既要直接又想多意,的确颇费心思。讨论多次后最后定名叫中间思库暑期学坊。“中间”既是办学地名,又有在学校和设计院之间的双意,“思库”既是英文学校(school)的音译,又表达籍此逐渐建立设计院的建筑文化思想库的含义。而取名“学坊”,这“坊”字既来源于“工坊”(workshop),是一种汇集思路、解决问题的工作形式,也是传统的“作坊”,暗示劳动和师徒关系,而这些都是我们办学的目的所在。
事情想清楚了就抓紧启动。5月中旬在院网上发出招生启示,也在几所院校张贴了海报。两周左右报名就达到了100多人,来自国内外十几所院校、还有个别事务所和设计院的青年建筑师也报了名。这期间也收到不少电话和短信咨询,大家虽然不太了解这个小学坊,但似乎对中国院的品牌很有信心,反响比我们预想的要热烈。我们采用集体讨论和投票表决的办法,通过看作品集和个人简历,再适当考虑学校的分布和背景的差异,最终录取了20个学生。与此同时,实质性的准备工作也开始了,从教室刷房、安装设备到定制桌椅,导师们又凑在一起讨论选题和讲座课表、落实评图专家等等。大家为即将到来的学坊忙碌而兴奋着。
7月20日是个周日,北京骄阳似火。学坊在设计院的大门厅正式开学了。看着学生们一张张充满希望的年轻面孔,看着导师们一幅幅严肃认真的表情,就像马上要投入比赛似的有点儿摩拳擦掌的架势。在领导致辞之后,每个学员和导师们也自我介绍了一遍,还参观了院里的几个工作室,简短的仪式就结束了。下午,5位导师冒着酷暑分别带领自己的小组同学去隆福寺现场展开调研,学坊开工了!
在短短的20天里,微信群里不时传来调研和上课的照片,记录着活泼认真的交流场景,每周几个晚上,西郊中间建筑的小会堂中都会挤满听大课的年轻人,精彩的专家讲座和积极的提问对答总是让大家意犹未尽。这期间碰到导师和助教,他们总是行色匆匆,颇有感叹:真不好说是谁教谁,学生们对我们启发也很大!
这次学坊选择了我们正在做规划设计的一个实际题目——北京旧城中心的“隆福寺传统商业小区复兴改造”。这个题涉及的面比较宽,既要对隆福寺的历史文脉做研究,也要对现状衰败的商业环境进行分析,要牵涉到周边地区的影响和城市交通的关系,也要考虑现状建筑资源的改造利用以及总体容量的控制,当然还要对未来的商业模式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做出构想和安排。尽管在这短短的20天里,肯定不可能对所有这些方向做出全面的研究,但还是由5位导师从中选择不同的方向让各组的设计有所聚焦。第一组张男的题目是“边缘状态——历史建筑的变异性研究”,着重对现存的东城区工人俱乐部老房子及周边环境进行研究、改造;第二组吴朝辉的题目是“里外之间——隆福寺街区公共性导向”,重点研究在商业街区中的公共空间营造;第三组柴培根的课题是“寻常生活——传统街区改造的社会性观察”,主要对周边胡同民居在商业复兴中的衍生变化进行分析和推测;第四组于海为的课题是“微创手术——隆福寺街区的微空间临时性利用”,其关注重点是传统商业街中的私搭乱建的内在逻辑和合理需求;最后一组徐磊指导的题目是“打通壁垒——隆福大厦的城市回归”,显然是对现状庞大的隆福大厦空间形态如何重新融入传统街区做些改建研究的尝试。这些题目总体来说比较开放,这种开放一方面意味着设计并不仅仅是专业的创作技巧更包含许多社会学问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要确定设计的具体题目,需要学生们根据大题目的方向和观念,自己去现场里寻找、去发现,而不是在课堂上老师们指定的。显然这样的设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大家都花了许多时间,多次在现场观察、调研,因为没找到题目就难以动手设计;另一个是习惯于课堂的学生们,对这种自我定题的设计有些不适应,总是拉着导师讨论,这也导致师生之间更多的互动,而这种情况在学校不太容易出现,对学生们来说,有压力但也有新鲜感。
1 隆福寺地区卫星图
2 开学仪式
3 现场踏勘
我想同样有些新鲜感的可能是公开课。为了充分利用好这短程的学坊时间,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我们预先邀请了院外学者和执课导师为同学讲一课。第一讲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学专家杨宜音老师来讲“理解城市——社会心理学视角”,她从社会人群关系、群际行为、社会类别等基本观念讲起,进而引入城市的产生和社会构成特点、当下城市社会热点问题等等,深入浅出,成为同学们观察隆福寺街区的有效工具。第二讲的主讲人是柴培根和徐磊,主题是“观念与逻辑”,小柴重点讲观念的概念,结合自己的几个工程案例,将设计看作是一种从形式的直觉到意义的追问;而徐磊重点讲“逻辑”,主要用理论性的轴向表述,将之描述成是时间信息类与类之间有效不变的先后变化关系的规则,虽然听上去比较费解,但从同学们课后的反映来看,受到他们讲课的启发还是不小的,比较耐人寻味。第三讲是我主讲的“本土设计思想与实践”,虽然我近几年多次在学术会议上讲过,但这次更注意从工程实际的角度,较为深入地解释创作构思的内在逻辑,更注意与同学互动,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讲解,希望对他们有所启发。第四讲主讲人是来自北大的方海,他从芬兰建筑设计说起,讲到建筑生态与家具设计的关联性,不仅有人体尺度的把握,还有生态科学的研发和使用。第五讲是车飞老师讲的“社区转型”,结合他对北京城市空间社会性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北京从四合院到当代社区转型中的得与失,显然这个题目对隆福寺改造和保护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第六讲是王昀老师讲的“音乐和建筑”,他以独特的视角、幽默的语调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空间构成课,被许多同学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相比而言,中间美术馆艺术总监周翊先生的讲座更有错位感,不仅是因为他在金台路地铁站内用变形和错位的镜面墙体让匆匆行走的人有种上下分离的状态,也在于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创作进行深度解读时会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晦涩。于海为和张男讲的是“策略与方法”,海为的所谓设计策略是在不同语境下的建筑解题,结合若干案例介绍构思的切入点和现实性的操作,而张男的设计方法尝试借鉴认知心理学的启发式策略,结合案例解析设计的问题处理和资源组合过程,试图在本土设计框架下寻找理性推导的方法。
4 教学讨论
5 结业评图
6 公开课
高强度的调研分析和高强度的公开课,使同学们经历了高强度的信息轰炸和经验更新,观念上的丰收是否会带来设计的提升却仍然是个未知数。听说他们由于压力大、时间紧,在最后几天连轴加班,甚至已没有时间去中间建筑的教室,纷纷躲在宿舍或导师工作室的角落里分秒必争地做快题,导师们的作用也早已从指导转变成督战,大家都为最后的评图而努力。
为了提高学坊的学术价值,也为了客观评价学生们的设计成果,我们采用了公开评图的方式,允许院内建筑师列席旁听,特邀都市实践的王辉老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赵剑波老师、超城设计的车飞老师、本院汪恒总建筑师及我本人和5位导师出任评委。指导老师先介绍题目要点,然后每个同学一一介绍自己的设计,并回答评委的问题,气氛紧张而活跃,同学之间还相互帮忙,显现出积极的合作状态,而评委就设计和答辩情况即时写下评语。从事后同学们的反馈意见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这些评语非常在意,感到十分中肯到位,答辩也让他们收获很大,可能这也是在学校中难以碰到的机会。当然,在这样的问答中,我也能感到评委们对导师设制的题目也有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还是太观念化,使这次的设计成果与学校里的设计课作业有些相似,或者说差距拉开的还不够大,工程设计的特色不突出。这也是让我们应该反思的:同学们把我们当建筑师,而我们太把自己当老师了,我们希望利用学坊的机会多思考观念性问题,从现实设计中提升出来,而人家可能希望我们更多传授实践中的设计方法,这中间多少有点儿错位,或者说有点儿“在中间”的状态。
7 结业合影
无论如何,结业的时刻就这样很快到来了。距离开学20天后,我们又一次坐在设计院的大厅里。与开学那天怯生生的状态不同,大家都像好朋友一样依依不舍。几乎所有人在谈收获时都提到了友谊,20天里朝夕相处,一起听课,一起调研,一起吃饭,一起讨论,一起做设计,不仅仅是同学之间,导师也成了他们的好兄长、好师傅,同学们在夸奖他们的导师时所流露出来的真情让人羡慕,也让我感动。的确,我并不认为他们在短短的学坊中学到的知识能够对他们今后的事业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愿意相信并且希望这20天建立的师徒之情、同学之谊能够保持长久,这20天的时光能够给所有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当我们迎着正午的阳光拍完“全家福”,当各组导师和他们的弟子吃完最后的散伙饭,当一张张作业展板静静地排列在大厅里,第一次中间思库·暑期学坊就真的匆匆结束了。在这个匆忙的社会中,学习也像一种快闪,一下子来了,一下子又消失了,快得都有些不真实。只是当我们再次翻看着同学们发来的一篇篇反馈的建议书,当我们这些组织者和导师们再次聚在一起聊聊心得、算算得失的时候,我才觉得这事儿还没完:明年怎么能办得更好?
其实对设计院办学这事儿来说,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附录:2014年中间思库·暑期学坊纪事
4月8日,崔愷院士和中间艺术区投资人黄晓华董事长会同徐磊、吴朝辉、柴培根、于海为、张广源等人,对徐磊提出的办学草案进行讨论,明确了办学目的及意义,确定了办学方式、规模、时间、地点,一致同意崔愷提出的“中间思库·暑期学坊”命名提议,并形成了办学议案。
4月26日,文兵院长和党委书记刘燕辉等听取办学计划汇报,确定导师人选,并做相应工作安排。
4月28日,院长办公会议一致通过院举办“中间思库·暑期学坊”的议案,并同意给予资金支持。
5月7日,教务组成立,开始招生、教学准备工作。
5月9日,通过院对外网站发布招生启事,同时利用网络、专业媒体、海报等多种方式发布消息。
5月20日-30日,导师组讨论决定首期学坊的总课题及分组课题、公开课内容与授课人选,并与教务组确定课程安排。
5月31日,招生报名截止,共收到来自境内外80多所院校和设计机构的145人报名。
6月8日,导师组对所有报名人员提交资料进行逐一审阅和评选,以投票方式选出杨念恒、黄真、吴越、郑星、董杰、仇沛然、霍然、李清月、张莹、言语、朱枫、吴岱、陈欣、干露、赵毅、刘雨晨、潘卡林、符龙、宋鹏、査新彧等20人为首期学员。
6月20日,发布首期学员名单,随后公布本期课题和公开课内容。
7月20日,“中间思库·暑期学坊”正式开学。开学仪式后导师组即带领学员前往现场踏勘。
7月21日,晚间公开课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宜音主讲 “理解城市——社会心理学视角”;7月23日, 导师组柴培根、 徐磊主讲 “观念与逻辑”; 7月25日,崔愷主讲 “本土设计再思考”;7月26日,北京大学方海主讲 “家具与建筑”; 7月28日,超城建筑车飞与导师组吴朝辉对话 “街区转型”; 7月30日,方体空间工作室王昀主讲“音乐与建筑”; 8月1日, 导师组于海为、张男主讲 “策略与办法”;8月4日, 中间美术馆周翊主讲 “理性与视觉”。
8月9日,结业评图和作业展示。评委团队逐一听取20名学员的汇报并提交评语。
8月10日,结业座谈。学员与导师、组织者交流参加学坊感受。崔愷和黄晓华共同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首期学坊结束。
8月12日,总结会。参与办学人员共同梳理首次办学经验及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对第二期办学进行规划。
On Inside-out School
CUI Kai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