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再思考
2014-02-19金婉玲
金婉玲
随手翻开数学教材,你会发现每一课、每一单元都有练习。从课时安排来看,就可看出练习占了整个数学教学时间的大约三分之一。一堂没有练习的数学课是不可能的,如何让数学练习既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又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真正走向实效,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倡导练习的“百家争鸣”
1.注重趣味性练习:淡化知识枯燥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玩。设计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到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往往会事半功倍。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安排打靶游戏,环中依次出现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每人上来打4次,相对应地出现数字,再让学生评出谁的眼力最好,既巩固了数的组成又比较了大小。
2.生活性练习:注意知识应用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答与应用的过程”。如房间玻璃破了怎么办:(1)量出怎样的长度?(2)用哪个单位?这样的练习,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3.强化实践性练习:重视知识运用
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这不失之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如学习《统计》后,可让学生统计车辆通行情况,考虑怎样制定车辆分流方案……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
4.整合性练习:加强知识联系
课程标准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构,注重数学内容与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之间的重组、综合运用。我听了一节《图形的认识》,教后让学生设计一幅画,并涂色介绍所画的是什么情景,分别用了几个图形。这样的练习不仅使学生体验了美感,还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
5.开放性练习:注重知识探究
开放性练习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更能令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因此设计练习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的,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开放题,达到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就可设计: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学生准备10元钱,如何买才比较合理?
6.思想性练习:倡导知识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灵,将数学学科的教学与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道好的习题一般都能较好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如在学习《统计》后,让学生统计学校门前的公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同时渗透安全教育。
二、巧设练习呈现的不同时机
在课改新形势下,重新认识练习的功能,使练习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把握时机,在课前、课中、课末或课后都可以体现练习的内涵和价值,达到预期的效果。
1.课始:课堂练习要为新课作铺垫
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练习环节:1.口算:2×3= 20×3= 200×3 = 60÷2= 70÷7= 80÷2= 分别让学生说是怎样算的。2.笔算:56÷7= 教师:“这道算式你会笔算吗?那就动手吧!”学生动笔计算。教师:“你是怎样算的?”师生一起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再出示例题。上述环节设计,教师出了两道练习题,既有效巩固了原有知识,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原有经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新旧知识间的紧密联系。
2.课中:尝试练习要及时巩固新知
如教学《互质数》时可设计判断对错:1.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2.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3.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4.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这样的针对性练习,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了“互质数”的含义,又展开了针对概念的比较和判断。课中设计练习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从而真正实现“练在关键处”。
3.课末:分层练习要注重深化新知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可设计:1.r=3分米,计算面积。2.d=6分米,计算面积。3.C=18.84分米,计算面积。这样的练习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习题中释放自我潜能。
4.课后:多样练习要加强延伸新知
“数学课后练习,谁不会布置呀。不就是出几道题让学生回家去做,或买点辅导资料让学生多练习吗?”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可能都会这么自信地说。其实课后作业就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延伸新知。如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就可让学生找生活中某些物体的方向和位置, 人与人之间的位置。
总之,练习设计是一门科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就能打开学生心扉,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乐学、爱学数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