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4-02-18陈斯姻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工程造价存在问题

陈斯姻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地确定施工项目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可能出现的造价风险,最终使工程项目盈利,到达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

关键词:工程造价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作用

一是反映作用。通过工程造价数据可以看出问题。工程前期通过材料市场价调研,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该工程所需资金的投入以及预计收益的多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能及时、如实地反映资金执行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工程完工后通过工程造价决算把施工项目管理中工程计划、材料采购、劳动力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推动施工企业采取措施,解决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二是促进作用。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先有后、有缓有急。逐项安排资金。在资金支出监督中,限制不合理的支出,保障有效性开支以及重大事项的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预防作用。通过工程造价预算以防止工程项目投资过大而和目标收益不符等矛盾,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

四是判断作用。通过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对现行施工项目管理与原定预计收益作出比较,经分析能判断出施工项目管理情况的好与坏,以及存在的问题。

2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建筑业与国际惯例逐渐接轨,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1造价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协调配合乏力。

从基本建设程序和我国的管理体制讲,建设项目全过程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建设工程造价需分阶段分别进行计价,要分别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结)算等,其主管部门分别为计委、规委、建委等,政府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各立章法,客观上存在相互间必要的联系和有效的协调配合不够,常出现文件规定不一致,前后脱节,甚至相互矛盾,间接导致工程造价“三超”(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投资估算)严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畅、不协调、改革不同步、不配套,传统观念和因循守旧思想的束缚,没有形成对工程造价的统一协调管理。

2.2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套”,即套定额。简而言之,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根据工程图纸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套定额单价,求得直接费,再根据直接费套用有关定额取费费率,求得工程造价。这种计价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需要,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病:其一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但建筑市场最重要的要素―――价格却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即政府定价色彩过浓。政府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干预反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权力的越位。其二不利于微观主体的充分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却不是企业产品定价的主体,工程造价按企业资质等级或工程类别取费,按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定价的这套做法,阻止了企业参与完全的市场竞争,压抑了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从而制约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飞速发展

和壮大。

2.3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薄弱。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大多是阶段性的管理模式,业内人士普遍缺乏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特别是项目前期造价管理薄弱。造价业内人士历来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注重承包造价、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造价变更和结算,往往忽视了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再者,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建设单位在立项阶段,往往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工程立项缺乏科学的论证,估算不足,造成缺口。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作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监理单位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对项目实施监督与管理,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人投资决策分析,监理人员只是偏重于对施工过程质量、进度负责,对造价方面考虑得很少,尤其在涉及到项目变更、现场签证时,不能将质量进度、经济三方面有效地统筹起来考虑。从而直接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三超”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管理。

3工程造价管理各环节要做好的工作

3.1要严格工程预算的编制。

工程预算是整个工程管理的法律性文件,它具有规范性和严肃性。工程项目必须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必须符合政府规划,必须通过正规设计部门设计,根据设计按照一定的取费政策、方法编制预算;预算的各项数据符合政策法规、符合预算法的规定。2,预算编制方法要坚持一致性原则。目前工程预算编制采用的方法有“工程量清单”“09定额”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所有分项目的编制都要一致。3,正确套用定额标准。工程预算定额项目繁多,标准差距不一,正确套用定额标准才能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客观性。4,预算编制的审核过程要严格。预算编制初稿完成以后,必须经过审核过程。第一步由预算编制人员自己进行审改,第二步通过专业的工程造价机构(人员)进行复审,可有效防止人为偏差,保证预算的客观性和真实性。5,把好预算审定关。预算审定是由单位领导负责完成,要把握好“细致”和“政策”两个环节。对每一个分项都不能漏过,防止漏项或重复;按“规范”的条件去衡量有无问题。审定预算是预算形成的最后关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

3.2严格工程招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招标办法,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法从事。在招标时工程管理部门要向专业招标部门阐明对工程项目的要求,配合招标部门正确实施招标。要坚持合理低价中标。防止恶意压低价竞标,避免造成施工过程的变更太多,双方扯皮。

3.3慎重签订施工合同。

签订“施工合同”时对合同条款要严格审查,不得马虎。在“制式”合同情况下,一定要把好本工程项目的独特性,最合理地明确双方权责、利益。

3.4严格履行合同。

甲乙双方作为履行合同的主体,都有自觉履行合同的责任。对客观需要的,合同有约定的变更必须经过合法、合规的手续,以控制工程合理造价。

3.5按合同条款进行材料差价核算,合理使用新技术新材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经常变化。在材料价格变化较快的情况下,应在预算编制和招标时采用“暂定价”的方法,结算时方便易行。但要约定材料采购时实际价格的认定方法,双方共同遵守,进行材料差价结算。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情况下,材料价格的约定是由乙方承担价格风险,甲方承担数量风险,即材料价格一定不变,结算时实际采购价与报价的价差由乙方承担:结算时材料数量一定不变,实际采购数量与报的数量的差额由甲方承担。要通过材料市场价调研推动施工企业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措施。

3.6工程量变更签证。

工程量变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准确地进行签证认定是准确计算工程造价的关键。一是变更时必须经过甲方同意,明确项目及数量;二是双方现场测定实际变更数量;三是甲乙方和监理方责任人共同签字认可。通常未经过批准、项目不清、数量不准、签字不全等等,会给事后结算带来很多麻烦,甚至互相扯皮。所以认真做好工程量变更签证是保证及时准确地进行工程量计价结算的基础。

3.7做好完工验收工作,为工程决算打好基础。

一是工程项目是否全部完成,有无漏项;二是所有工程量是否足额;三是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约定,四是变更签证是否准确并各方认定无误等等。要完成以上项目工作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实施,如测量、丈量、与设计图纸对照等等。对缺项、漏项工程必须限期完成。工程验收是实现该项工程最初设想的最后一关,也是准确进行工程结算、决算的根本依据,必须认真落实。

4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只有合理地确定以国家批准的设计总概算为控制目标,设法制定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彭烨.关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3).

[2]程峰.浅谈土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J].安徽建筑.2002(2).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工程造价存在问题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