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校为本”的教师教学研究

2014-02-17孔祥英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校本教研

孔祥英

一、校本研究基本理念

“以校为本”的教师教学研究,简称“校本研究”,是在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全员参与的一种实践性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理念:

1.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础,即“学校为本”,校本教学的教学研究问题来源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的重心在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而教学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学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即所有教师都具有教学研究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应主动积极地发现教学问题,致力于问题的解决与研究,进行合作探讨,从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

3.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即校本研究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和机制,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二、校本研究制度的建立

校本研究制度的建立除需要国家和学校的努力外,还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的互助合作和专业人员的参与。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身工作问题的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它是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具有前瞻性,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分析能力,调控、应变能力,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从而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包括交谈、协作、帮助三种基本形式。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其教学研究集体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推动学校教学的与时俱进,就必须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践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使用,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情境与氛围。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校本研究”在理论的经验上都不够成熟,目前,校本教研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相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校本研究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其理念、内容等有所不同,部分老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对此种模式的适应性有待提高;对于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发现不了问题,或分不清问题的轻重是其进行校本研究的主要障碍。在学校内部,对校本研究重视不足,经费较少,也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推进校本教研和新课程的进展,学校应适当减轻教师压力,减少过于“形式主义”的教学事务,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使其克服职业倦怠感,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专家(包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各级教研室的教研员、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引领,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从而推动教师的教学创新和研究。

四、结语

“校本研究”是在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情况下衍生出的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研究模式,“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研究方式。”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专业的知识技能投入教学实践之中,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校本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