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务员招警体能测试中10米×4往返跑测试情况分析

2014-02-17刘龙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犯规木块公务员

刘龙

(浙江警察学院警体部,浙江杭州473000)

公务员招警体能测试中10米×4往返跑测试情况分析

刘龙

(浙江警察学院警体部,浙江杭州473000)

自2011年公务员招警实施新的体能测试方案以来,10米×4往返跑就成为淘汰率最高的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越线犯规、超时违例、违反木块处置规则是10米×4往返跑测试中考生不通过的三大原因。

10米×4越线;超时;choking现象

一、公务员招警体能测试的项目及要求

2011年4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颁布《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48号),2011年7月5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公务员局发布《转发关于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知》(浙人社发〔2011〕208号),明确公务员招警体能测试的新实施方案与具体要求。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共三个项目,分别为10米×4往返跑、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纵跳摸高,评判等级为“通过”与“不及格”,若有一项测试不合格即为体能测试不合格,即丧失面试资格,失去录用机会。

体能是警察实战技能、战术的源头和基础,不仅是个人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未来执法工作的需要。良好的体能对于警察顺利完成执法任务起到重要作用,良好体能是彻底解决跑不过、打不赢的决定性因素,良好体能可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也可提高警察的执法形象。招警体能测试是保证整个警察队伍身体素质和战斗力的一项基础和前提工作。无论警员的警种、性别、年龄、岗位如何,都应当达到工作要求的基本体能标准。

公务员招警体能测试的这三个项目测试标准参照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成年组)》。自新测试标准实施两年来,我们发现10米×4往返跑是三项测试中淘汰率最高的项目,如表1所示参加体能测试的考生中超过32.5%的考生体能测试不合格,而在不合格的考生中77.8%的考生是因为10米×4往返跑不通过而导致的体能测试不合格。笔者通过现场记录及事后录像回放查看,对10米×4往返跑测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帮助考生减少不必要的犯规,以供有志于加入警察队伍的考生和警察体能测试规则制定部门参考。

表1 2013年浙江警察学院承担的省公安厅及杭州市警察招录体能测试

二、10米×4往返跑项目介绍

(一)场地器材

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二)测试方法

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如未携带木块计时不停止),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

图1 10米×4往返跑场地示意图

(三)注意事项

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实际操作中将S1和S2理解为一条线,为提醒考生通常在紧贴S1和S2线处贴上标志带,但踩S1或S2线即犯规淘汰。

(四)通过标准

表2 10米×4往返跑通过标准

三、10米×4往返跑项目淘汰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越线犯规

表3 10米×4往返跑不通过情况分析

犯规最多的情况是越线犯规。有鉴于2012年体测大量考生踩线犯规淘汰,2013年在警察学院的体能测试将标准线划归为十米范围内,因此场地标志线的外延成为犯规与否评判的基准线,这一改进在视觉上提示了考生接近S1和S2时的犯规边界,有利于减少考试犯规,增加通过率。该项的犯规也由原来的“踩线犯规”变为“越线犯规”,即使这样该项淘汰的首要原因仍旧是“越线犯规”。

表4 10米×4往返跑不通过情况分析

越线情况及原因的分析。从脚越线部位进行分析,脚尖越线占该项不通过人数的26.6%,脚外侧越线占该项不通过人数的48.3%,脚跟越线占该项不通过人数的15.8%,全脚跨线占该项不通过人数的9.4%。

图2 脚尖踩线

图3 脚外侧越线

图4 脚跟越线

脚尖踩线(见图2)主要是由于考生对于标志线视觉判断的失误造成,考生的空间距离感缺失,在视觉可见范围内对于身体和标志线的距离判断出现错误,停步时出现偏差,导致正面脚尖踩线;脚外侧越线(见图3)是越线犯规的主要原因。考生奔跑过猛,接近标志线时制动不及时,停步准备交换木块时前脚离S线过近,加之惯性作用身体不能及时降速,最终导致前脚滑过标志线犯规。脚外侧越线还有一个原因是考生的鞋底材料与地板摩擦系数造成的摩擦力小,例如板鞋、皮鞋底在地板上摩擦系数小、更容易打滑,而专为运动防滑设计的鞋底(如篮球鞋底)与地板的摩擦系数更大,急停时侧滑幅度小,制动效果更好,有利于减少犯规发生;考试中后脚跟越线(见图4)的行为往往不为考生所察觉,被判犯规时多会感觉冤屈,很多考生以为将标志带计入十米距离规则允许踩线便忽视踩线后的转身,即在完成木块取放转身启动奔跑的瞬间,后脚跟蹬转抬起过程中空中超越S线与地面的垂面,于是便发生交换木块后转身起跑瞬间后脚跟越线犯规的情况。

有鉴于此,考生在备考练习中应注意控制脚与标志线的距离,在手臂可完成取放木块的前提下,脚离标志线越远越安全。此外,考试用鞋的选取也应该选择鞋底与地板(考试地面)摩擦力大的鞋,如低帮室内篮球鞋,考前先将鞋底适当阴湿等。

(二)超时违例

男性考生中有1人超时,原因是考试进行中木块掉落地面,捡起时间过长,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男性考生虽然木块掉落但迅速拾起后冲过终点线并未超时,可见这项考核的及格时间设计偏低。

女性考生10米×4往返跑不通过原因除去越线犯规外,便是超时违例。和男性考生相比,女性考生的犯规人数明显偏少,由超时导致的不及格为女性考生不及格的主要因素。由于女性与男性生理有较大差别,其奔跑移动速度慢于男性,致使其跑动中较男性制动停止更为快速有效,因此女性考生越线犯规人数少于男性。但同时,女性在速度、力量、协调上低于男性,这也便造成了10米×4往返跑成绩超时成为女性考生不及格的首要因素。

近年来,大学生体测数据显示当前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并不乐观,尤其是女生的爆发力、耐力等与欧美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根据调查,女生鲜有参与跑步快速移动等运动,先天素质不占优势,后天缺乏锻炼,这便造成了许多女性考生在10米×4往返跑测试中奔跑速度慢、下蹲取木块站起转身动作慢,导致不少女性考生最终超时不及格。这提示备考女性考生平日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注重发展下肢力量训练和快速短距离奔跑练习,如篮球运动中的急停、急起便是很好的练习。

(三)违反木块处置规则

测试中有两人发生违反木块交换及携带规则,这种情况人数和比例极少。两名考生一人在规定第二次交换木块的时候未进行交换,一人在离终点线约五米处将木块抛过终点线,两人均违反规则,该项不及格导致考生失去面试资格,公务员之路止步。

在竞技体育中,偶尔发生高水平运动员临场比赛意外失误导致比赛失败的事件,即运动竞赛关键时刻的发挥失常:压力下“choking”现象。“choking”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中发生衰变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关键时刻以先赢后输的形式丢掉冠军的现象,有人也称之为“反胜为败”现象,如领先时最后一枪打到别人靶上,主力球员关键时刻出现低级错误导致球队输球等。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剧,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到公务员考试中来,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入体能测试这是一个真切接近梦想的时机,测试结果的重要性给考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多人由于平时心理锻炼不够,缺乏必要的训练,难免“大脑短路”,发生这种低级的错误,令人扼腕。这也提示考生在平日的备考中还需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不仅是未来作为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笔者曾做过实验,假设忽略越线即犯规的判罚,测试30名警院大一男生全部在13″1内完成该项目,这样说明该项目在男性测试中时间标准偏低。造成那么高的淘汰率更多地归咎于身体以外的原因,即临场心理过度紧张、肌肉僵化、反应失调。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项目更多地考察了男性考生的心理临场的心理调节能力,这或许是考察中的隐形指标。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越线犯规、超时违例、违反木块处置规则是10米×4往返跑测试不通过的主要原因。

2.越线犯规成为10米×4往返跑不通过的首要原因,超时违例10米×4往返跑测试不通过基本上集中在女性考生测试中。

3.违反木块处置规则导致的10米×4往返跑测试不通过是体测中的choking现象,其主要由考生不稳定的心理因素造成。

(二)建议

1.提高男性考生10米×4往返跑测试时间考核标准。

2.考生参加正式测试前应加强练习,在近似考试场地的地面上反复模拟演练,并对考试中可能突发的木块脱手、声音干扰等进行抗干扰训练,进而增强考生的考场适应性与应变能力。

3.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寻找自我挑战的机会,如参加演讲、表演、体育与文艺竞赛等,提升对应急情景的心理适应能力,进而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体测结果由定性(通过与不通过)改为定量评分(每个成绩对应分值),并计入最终录取成绩,鼓励考生强化体能,这同时有利于提高公民身体素质与倡导全民健身。

5.鉴于该项目犯规存在偶然性,建议对不通过考生增加一次考核机会,因为偶然因素而造成考生的淘汰欠缺科学性,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6.对不同执法方向的体能测试应体现差异化。现行的入警体能测试在测试的地域适应性和警种针对性上略显单一,为使警员更好地完成执法工作,我国在进行警察体能测试时有必要根据地区、警种、岗位、部门的区别,研究和制定不同的执法相关体能测试项目和测试标准,使警察的执法相关体能测试朝着多样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1]贾昌志.我国警察招录体能标准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 (10).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48号.

[3]刘振东,王文波.常用实木地板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2(6).

[4]http://gwy.zjhrss.gov.cn/gwy/news/index.html(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

D631.1

A

1673―2391(2014)01―0187―03

2013-09-10责任编校:周文慧

猜你喜欢

犯规木块公务员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篮球公务员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嘟你犯规啦!
篮球比赛
对世界女子高水平单排轮滑球比赛犯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