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
2014-02-17殷明
殷明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
殷明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研究人员从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个体环境四个维度编制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参照国外成型问卷搜集相关项目,编制成问卷蓝本,以江苏省和上海戒毒人员为被试进行试测。通过对测试数据分析探索出构成社会适应性的9个主要因素,同时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备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通过问卷调查反应出目前戒毒人员适应性行为的构成或影响因素。
社会适应性;戒毒;评估
一、问题的提出
(一)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的诠释
1.社会适应性
作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适应性,其内涵解释一直存在诸多分歧,目前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人员从各自学科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此进行诠释,使得这个问题涵盖了多学科和多维度。社会适应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主要是考察个体和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及交互过程后的心理适应性状况。
2.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
随着我国吸毒群体数量的不断攀升,戒毒人群也在不断增加,戒毒人员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居高不下的复吸率。引起吸毒或复吸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心理、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这三个方面。尤其是在戒毒过程中及戒毒后,家庭与社会因素是维系戒毒人员操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考察戒毒人员成功戒断的重要指标:即戒毒人员在生理和心理脱毒后,能否重新步入常态社会的正常运行轨道去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重新为社会群体所接受。这一方面要有社会和家庭的介入、帮助、支持和监督,另外需要戒毒个体对家庭和社会环境的重新主动融入。此过程即为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过程,其中所表现出的相关心理状态、行为特征即是社会适应性的体现。
(二)研究现状
1.关于社会适应性的国内外研究
19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利兰以及80年代末的科恩是国外最早研究社会适应行为的先驱。两人主要对社会适应性进行了理论构建,探讨了其内涵。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R的适应行为量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适应行为评价系统、适应行为理解测验和社会适应自评量表等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适应行为测验工具,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出生到65岁的各个年龄段。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成型量表对不同的人群展开了调查,关于对适应行为前期的理论构建主要通过量化数据来验证,同时适应行为差异的表现和原因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探讨。
我国心理学方面的整体研究起步晚,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关于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一部分关注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理论,另外一部分则是对成型量表和已有的理论构建进行本体化改造。从我国关于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研究的整体状况来看,水平还是有限的,目前研究的对象是青少年群体。
2.关于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尽管当前对于戒毒研究的课题数量丰富,但是在这么多成果当中关于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而且大多数还停留在对于现状的描述和对社会戒毒帮教工作中适应行为的简单归纳的阶段,国内暂时还没有对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问题的专题研究,同时对这类群体的本土化量表编制也很缺乏。因此,要想对戒毒人员的适应行为进行量化分析考核,首先就应完成量表的编制,对其回归程度进行验证,这样才能完成戒毒效果的检验和预测。
二、研究方法
(一)理论构建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前人关于社会适应的过程、适应方式及适应机制。在此前提下,结合当前关于戒毒人员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回归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从四个维度来设计适应性量表,即社区、家庭、工作、个体。
表1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理论构建
(二)问卷编制的项目来源
问卷编制的项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取:
1.访谈,收集相关的资料线索,从中归纳总结出关键事件。主要对象是正在戒毒人员、戒毒者家属、戒毒康复人员、各级各类相关戒毒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
2.对戒毒康复者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依据这些资料,可以筛选出频率较高、又基本上满足要求的典型描述。
3.文献资料的检索。请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专业的相关学者及戒毒工作者对文献中检索出的关于家庭、社区的内容并且符合理论模型的描述项目的内容效度进行初步分析,再根据项目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和评定项目与理论构想的拟和度来对项目进行修改或作增减。
4.社会适应量表的检索。搜集出所有能够准确反映戒毒者特有状态的因子及因子的组成项目,并依此来作为评估量表编制的项目来源。以上来源的所有项目均为描述性语句,总计70个项目。
(三)被试
本研究工作选取苏南各地的各类吸毒人员样本720人,其中有效量表仅502份。
(四)问卷编制过程
问卷编制采用五级评分标准,即完全符合1分、符合2分、不能确定3分、不符合4分和完全不符合5分,逐一选择问卷中的70个项目。测试得分越高,说明吸毒人员的戒毒效果越理想,但是也有些相关的题目是反向积分,需要在统计的过程中进行转换。所有测试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都由主试一人指导完成。
三、结果
(一)效度分析
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采用的是因子分析方法,来检验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在提取因子前,删除了因子负荷小于0.35以及共同度小于0.35的项目,共删除35项保留35项。其因子分析结果中,有31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且所含项目分布状态不均。依此绘制出因子特征根碎石图,对因子负荷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定抽取9个因子,其累积贡献率可达58.495%,这就可以占一半以上的问卷信息。
表2 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
因子分析的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一表可以清晰表现出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的九个方面,这也正与问卷编制的理论框架基本吻合,可见结构效度较为理想,其量表项目目的的内容效度是经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认可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各因子的因素负荷和累积方差贡献率均符合统计学要求,说明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图1 因子特征根碎石图
(二)信度分析
以总样本计算35个项目,9个因子的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其结果为系数0.9,各因子的系数在0.5056~0.8371范围之内,这也能说明所测的每个个体都是同一种心理问题,其结果呈现出明显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与此同时,每个因子各项目之间的正相关度较高,它们所测到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因此每一个因子的项目在结构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系数检验发现相关系数介于0.331~0.568范围之内且比较显著,但也只属于中低相关范畴。尽管显示出的各因子方向一致,但是各因子之间又相互独立,并独自解释某一单独心理特质。分量表和总量表的相关介于0.643~0.802范围之内也达到显著水平,且呈现出高度正相关,这就可以说明各因子与整体问卷都在解释同一个问题,所指的概念是一致的。这可以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证明了戒毒效果评定量表是可靠稳定的。再进一步通过组成项目和各因子之间的系数检验,总分也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也更好地说明了组成项目内部一致性较高。
四、讨论
(一)社会适应的多维性
从最初的理论构建到最后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从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的研究与编制可以看出戒毒人员的适应性行为是多维度的。尽管戒毒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的建立也和一般社会群体相符合。同时可以看出,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行为的结构同样包含交往技能和社会理解这两大类。而从内涵来看,也可以表现为个体社会生活的能力水平,同时也涵盖了认知适应和行为适应这两方面的适应机制。所以,戒毒人员的社会回归问题还应该从整体上来进行考量。
(二)全国抽样调查形成常模
本研究调研的样本仅仅涉及苏南一些地区的状况,不能完整全面地说明吸毒群体的状态,不能完全排除地域性特征或是因地域原因所造成的偶然因素干扰。想要增强量表的说服力还得进一步进行调研,将经过试测和实测的评估量表推广至省内乃至于全国各地的戒毒人群中进行大规模施测,至少要5000名左右成年戒毒者为被试搜集大样本资料以建立区域常模,使戒毒人员社会适应性量表能够真正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使用,供各类戒毒相关人员以及研究人员来预测戒毒人员戒毒成功的可能性。
[1]刘英,陈昌文.吸毒人员的群体化特征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7(10).
[2]张瑞,蒋登理,毕冠领.携手戒毒康复重启美好人生[J].魅力中国, 2009(12).
[3]高丽,邵红,潘娟.伊犁州强制戒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5).
[4]漆文烨,葛明贵.戒毒人员药物渴求度调查问卷的修订[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3).
[5]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4).
[6]聂衍刚,郑雪,万华,丁莉.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7]杨彦平,金瑜.社会适应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5).
[8]陈建文,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
D668
A
1673―2391(2014)01―0164―03
2013-07-26责任编校:周文慧
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Q0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A ProjectFundedbythe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