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阳城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

2014-02-16崔桃桃山西阳城县农委经管站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阳城县农村土地农户

文|崔桃桃 山西阳城县农委经管站

山西阳城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

文|崔桃桃 山西阳城县农委经管站

山西阳城县辖18个乡镇及办事处,46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1.09万人,农户13.84万户,总耕地58.2万亩,其中二轮承包耕地面积44.5万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014元。近年来,阳城县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本着“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土地流转推进机制,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截至2013年底,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6.95万亩,占二轮承包耕地面积的15.5%,签订流转合同7838份。其中,转包3.98万亩,转让1.08万亩,互换0.81万亩,出租0.29万亩,股份合作0.23万亩,其他形式0.56万亩。土地规模流转面积在50至100亩的达2155亩;100至500亩的达9690亩;500至1000亩的达3669亩;1000亩以上的达2767亩。形成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44户,涉及面积6967亩;100亩以上合作社13家,流转面积5641亩;100亩以上企业3家,涉及面积1553亩。阳城县土地流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经验,先后参加了省政府在运城召开的全省农村土地流转现场会经验交流,被农业部经管总站授予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先进县称号,被省农业厅确定为流转和仲裁两个体系建设示范县。

阳城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一是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知道土地流转、了解土地流转,阳城县连续多年都把宣传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政策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进行安排和部署,先后培训农村会计人员3924人次,培训村两委干部4562人次。并通过电视、报刊、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使农村土地承包相关政策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

二是不断加强业务指导工作。积极探索规范化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制,着力抓好规范流转合同文本、流转合同签订、流转合同鉴证、流转合同备案四项制度。在县内开展“四比四看”活动,即比流转合同签订,看是否规范;比流转合同备案,看是否合法;比流转合同登记,看是否及时;比流转合同档案,看是否齐全。特别是针对规模流转大户,提前介入,全程指导,跟踪服务。

三是着力构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阳城县把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作为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县里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中心),村聘土地流转信息员,定期收集土地流转信息,通过阳光农廉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发布,从而为土地流转双方架起了“鹊桥”。

四是积极开展土地纠纷仲裁工作。土地流转不可能没有纠纷,有了纠纷怎么办?到哪里解决,谁来解决,怎么解决,既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为此,阳城县政府从建立和完善仲裁体系入手,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阳城县于2006年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2010年,抓住成立县农廉中心的有利时机(县经管站和县农廉办进驻农廉中心合署办公),设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使仲裁工作有了固定场所。截至目前共接案126件,其中调解121件,仲裁5件,调解仲裁率高达100%以上,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是逐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水平,从2012年起阳城县不断加大对土地流转的资金扶持力度,两年共补助总金额近43万元,涉及面积4855.34亩。其中补给流出农户20万元,涉及户数618户;补给流入方18万元,涉及个数6个;补给村委4万元,涉及8个村民委员会。此举不仅开创了阳城县土地流转补助政策的先河,也对宣传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工作、推动农村流转工作有序向前迈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土地流转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多主体的土地流转,大大促进了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土地流转对改造阳城传统农业,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是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如芹池镇刘东村以委托流转的方式将166农户的二轮承包地670多亩流转给阳城松杉苗木有限公司进行林业育苗,到目前,已投资2000余万元,培育各种苗木12万株,实现了市场化、规模化的生产,改变了农村经济的不良布局,使土地的潜能得到了大幅度的释放。

二是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遏制了土地撂荒。通过土地流转,减少土地撂荒现象,达到流转双方的互利互惠。如董封乡地处偏远山区,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流失,一些地方出现大量的耕地弃耕、撂荒现象,浪费了土地资源、针对此种情况,该乡把土地流转服务作为农经工作的重点,大力宣传、正确引导,积极服务,使土地流转由过去的零散流转为主向连片集中流转为主转变。截至目前,全乡涉及土地连片流转的村有8个,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80亩,涌现出了一批规模流转大户。新兴林场将迁出的37户所弃土地223亩流转给本村一户农民进行了退耕还林;次滩村将所弃的70亩土地租给历山保护区进行苗木生产基地建设;人参埌村将18户的83亩二轮承包地流转给一大户成立了阳城县绿珍红豆杉科技培育有限公司,进行北方稀有植物红豆杉的种植。

三是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通过流转,土地流向了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劳动技术、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了对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土地的耕种更加精细,加快了土地改良、良种选用和其他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次营镇赛村全村102户,379.7亩土地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栽植桑园和分片建棚,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大减轻了广大群众和蚕农的劳动强度,由原来全村单季养蚕200张,增加到现在的380张。

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一方面使流出土地的农户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另一方面新的经营主体的进入,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使流出土地的农民得以就地就业,成为“农业工人”,取得工资性收入;还有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实现了转移就业。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民分工分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如芹池镇刘东村松杉苗木有限公司进行林业育苗,流转价款以现金方式支付,土地租金逐年增加,2012年每亩每年500元,2013年租金就增加了100元,达到每亩每年600元。还解决了村里近100名群众的就业问题,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到苗木公司栽树、锄地、浇地,每天收入达到80元,全村增收1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增加1500元。芹池镇阳陵村将76户农民的126.9亩土地以当年每亩700元,以后每年递增10%的流转费流转给国营林场进行苗木基地建设,使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土地流转仍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不均衡,组织化程度依然很低。阳城县绝大部分土地流转以农户之间方便耕作为主的零星流转,没有形成土地集中的态势,规模经营尚未形成,规模经营带来的效益更无从谈起。全县土地流转面积50亩以下的5.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3.91%,50亩以上的流转面积1.8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6.09%。

二是土地流转不规范。首先,流转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统一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少,缺乏科学管理。其次,流转制度不健全。流转没得到有关单位签证,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档案,土地流转发生纠纷处理难度大,2013年阳城县因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22起。第三,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不规范。表现在面积不实、土地流转期限超期、承包费没有考虑物价变化因素等方面。第四,极个别乡村存在以租代征现象。因重点工程占地等原因,在先期无征占地批复的情况下,有的乡村以土地流转形式先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征占地批复以后,仍履行的是流转合同约定。

三是部分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民对承包权与经营权认识不清,误认为流转经营权就会失去承包权。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和国家重点工程大面积征占土地,致使想流转土地的农户目前普遍存在“三忧”。一忧土地一旦流转出去,想收回土地经营权时,能不能收回;二忧土地流转后国家的惠农补贴,能不能发到自己手中;三忧土地流转出去后,将来自己的承包地一旦被征占,能不能得到土地补偿款。农民尤其是中老年农民恋土观念强,宁可抛荒或粗放经营,也不把土地流转出去,致使阳城县抛荒土地达到近4.6万亩。

四是规模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大户为数不多,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要使农村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化建设。由于土地流转涉及农民较广,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遵照党中央的农村土地政策,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下硬性指标,不搞强迫命令,不违背群众意愿,不强行推进,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农民所需为出发点,加强制度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建立功能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解决“包给谁”和“谁想包”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和土地撂荒问题,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土地流转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急需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队伍。当前,县乡两级主要是农经人员承担这项工作,但是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县级只有正式人员3人,乡镇正式在编人员也只有19人,承担着农村三资管理、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审计、土地流转、家庭农场指导等工作,土地确权工作又即将开展,乡镇经管站还承担了会计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力量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

四是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出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政策上积极引导,经济上给予奖励,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猜你喜欢

阳城县农村土地农户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阳城县林权抵押贷款改革经验浅谈
山西阳城县赛村 开发桑蚕新品 农桑迸发活力
阳城县:“一一四四”开展“以案促改三服务”活动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关于鼓励支持国有粮食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的建议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