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常喊痛 切莫乱关心/常梦故人轻松对待

2014-02-14

中老年健康 2014年1期
关键词:止痛剂亲友关心

老人常喊痛 切莫乱关心

文/闫光明

日常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经常对子女诉说身上疼痛,可是当子女带老人去医院时,医生往往又查不出具体疼痛的部位,甚至依病人的要求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也查不出确切病因。行为医学专家指出,对于这些常喊疼痛的老人,做子女的切莫太关心。

对于这种长年累月的疼痛,医学上称为慢性疼痛。患有慢性疼痛的病人常具有典型的行为和情绪特征:疼痛成了病人生活的中心和持久的注重点,病人总在设法搞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等。病人还常有急躁、易怒的表现,有时又消极、悲观,特别不爱活动,常只在求医时才出门。这类病人还有一个显著的行为特点就是总像在打盹,提不起精神来。

慢性疼痛一般是由有组织损伤的急性疼痛迁延而成。急性疼痛的组织恢复后,疼痛自然也就终止,但如果遇到下列因素时,就易发展为慢性疼痛。一是病人把疼痛看成是某种严重疾病的信号,因而出现焦虑、恐病、感到无助无望,进而行为紊乱、活动减少、滥用止痛剂;二是病人疼痛发作时,容易引起家庭、配偶、亲友、同事和医务人员的过度关心和重视,这些关心和担忧,让病人感受到生病的种种“好处”,使病人的疼痛行为不断得到强化。上述两种因素是导致病人出现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

由于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因素偏多,因此患者往往用遍了中药、西药、针灸、按摩、推拿等常用的治疗疼痛的方法,效果也不会太好。对于这类老人,在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行为治疗,效果较好。具体行为治疗可由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属共同来完成。

患者可通过深呼吸及自我催眠的方式,来改变对疼痛的认识,知道疼痛是不用药物也可得到控制的,消除对慢性疼痛的无助无望心理,加速疼痛的缓解和消失。患者家属、亲友在病人疼痛发作时,表面上对病人不要太关心,即对病人想卧床、不想活动、爱服用止痛剂等行为不予理睬,有时甚至进行批评,而对他们的恰当行为进行奖励。通过这些方法,可让常喊疼痛的老人快乐地走出慢性疼痛的阴影。

常梦故人轻松对待

文/郝淑洁

很多老年朋友都曾梦到故去的亲友,心里的确会不舒服,第二天一定要说一遍,认为“说破”就好了。其实,老人梦到已故亲友是因为短时记忆出现了困难,而长时记忆很活跃,他们可能记不住当下生活中的小事,但对以往亲友离去的痛苦情感体验印象却极为深刻,如遇到过度劳累、压力增大或应激性事件时,这种情感回忆可能就在睡梦中重现,这种现象称为“情绪记忆”。

另外,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结婚出去单过,又忙于工作,回家机会很少,老人非常孤独,内心容易产生无价值感和疲惫感,想说说心里话,又没地方倾诉。这时,梦见故去的亲友是一种补偿,梦到的人也多是理解自己的人,老人内心的渴求通过梦境的形式得以实现。

因此,这不是什么不祥之兆,不用担心害怕,应放宽心态,调节好情绪,平时多和朋友互动,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自然能避免不必要的小摩擦。还可以开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老伴出去旅游,让眼光开阔些,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起来。睡前1小时避免过重的脑力劳动,喝200毫升牛奶、小米粥或莲子粉等,都能起到安神定志的好效果。

猜你喜欢

止痛剂亲友关心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亲友认定问题探析
野棉花醇提物镇痛、抗炎、止泻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动物的毒可以 做止痛剂吗?
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疗效观察
两组不同止痛剂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讨论
七绝·岁末染恙恰遇除夕以记之
开心与关心
限于亲友“低吸高贷”行为的司法认定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