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地区知识扶贫路径研究
2014-02-14王志章刘子立
王志章+刘子立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环境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贫困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起不同的理论体系。我国理论工作者从反贫困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反贫困理论。从知识扶贫的视角来看,最有代表性的是“素质贫困论”和“系统贫困论”。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扶贫办就把武陵山区划为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但贫困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武陵山片区知识扶贫现状问题较大:人才极度缺乏,且结构不合理;基层扶贫管理人员不足,扶贫能力有待提高;大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低,积淀性贫困问题突出。要推动武陵山片区的知识扶贫和脱贫致富,既需要充分利用文化的力量和知识的手段实施知识扶贫工程,以实现“率先脱贫、率先致富”目标,也需要国家各级政府以及贫困地区人民的紧密配合,将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有机结合进行。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知识扶贫;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并倡导“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1]这不仅对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创新发展了扶贫开发理论,为打好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1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明确武陵山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又一重大战略步骤。
知识扶贫作为扶贫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加大对贫困地区“输血”的同时,通过提供知识、信息、科技、技能教育等途径,提升连片特困地区的自我生产发展能力,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使其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本文以社会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视角,以武陵山区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武陵山片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剖析武陵山片区贫困的深层原因,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操作性强的知识扶贫模式,旨在为各级党和政府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实现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学者知识扶贫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贫困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敌人,是整个国际社会亟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环境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贫困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起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各不相同的观点。例如经济学和社会学家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贫困,更是社会资源的贫困,即智力贫困、信息贫困、观念贫困、文化贫困。从扶贫的根本性上讲,脱贫致富,说到底就是要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从此知识扶贫进入学者的视野。
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把反贫困作为“执政为民”的基点,领导全中国人民与贫困进行了卓越的斗争,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降至目前的1.28亿人,提前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既定要求,为世界反贫困积累了宝贵经验,短短几十年中国人创造的壮举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与此同时,理论工作者从反贫困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反贫困理论。从知识扶贫的视角来看,最有代表性的是“素质贫困论”和“系统贫困观”。[2]“素质贫困论”理论在对贫困文化论和个体主义贫困观进行综合研究后指出,贫困的本质规定是人的素质差(风险承受能力、独立性与主动性、思想、精神状况),即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素质差表现,创业冲动微弱、易于满足;风险承担能力较低、不能抵御较大困难和挫折、不愿冒险;生产与生活的独立性、主动性较差、有较重的依赖思想和听天由命的观念;难以打破传统和习惯、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大多数新事物,新现象;追求新经历,新体验的精神较差,安于现状,乐于守成。只有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才能提高个人的现代性,以适应工业化进程的要求。
“系统贫困观”理论则把贫困看成是诸多因素系统运行的结果。该理论认为,贫困的根源是由“陷阱-隔离-均衡”所构成的一个低层次的、低效率的、无序的、稳定型的区域经济社会运转体系。区域性贫困或不发达的本质在于区域社会在能动机制、资源基础与求变能力之间欠缺性因素发生选择性亲和的互动作用下,未能参与整个外部区域的经济全面增长与社会持久进步的过程。[3]能动机制、资源基础、求变能力三者不能有效地协调组合在这个贫困区域系统中。在发展的内部关系上,三者之间需要构成一定的相互适应关系。
从对近几年来以上相关知识扶贫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知识扶贫逐渐引起学界及政府领导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兴起了关于知识扶贫与经济扶贫到底哪个重要的讨论,但这一讨论使知识扶贫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傅道忠(2009)认为,在现代社会,知识贫困将导致经济贫困。因而,要改变经济贫困,必须解决贫困农民的知识贫困问题。对农村扶贫而言,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教育与贫困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是农村扶贫与农民脱贫的根本。为此,必须在正确认识农村扶贫工作中所面临的客观形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农村扶贫政策。[4]荆培君(2005)在《新时期的知识扶贫》一文中指出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新时期,帮助弱势群体脱贫致富最根本的工作在于知识扶贫,通过知识扶贫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文化素质使之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再就业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脱贫致富。二是重视建立图书馆在国家知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5]彭爱琴(2003)对高校图书馆在知识扶贫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6]石进(2012)在其发表的《国家知识扶贫政策》上给国家知识扶贫提出了若干建议:(1)建立知识援助的公共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2)政府在对贫困农民知识援助方面应实施政策倾斜;(3)明确政府财政拨款是公共图书馆经费的有效保证;(4)建立知识援助的公共图书馆分馆和图书流动站;(5)明确公共图书馆免费为农民群体用户提供知识援助;(6)开展农民用户教育和培训。[7]三是实证研究受到重视。王国辉、付少平(2005)以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为典型个案, 通过实证调研方法, 研究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研究结果表明: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殊优势, 使得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总体较高;不同性别间农业科技知识需求强度不对称, 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强度不同;家庭收入影响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不同。[8]四是开始关注知识扶贫效果的统计分析。赵建春,倪峰(2003)等学者对知识扶贫的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扶贫效果虽然显著,但利用空间依然很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