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艺友制”到“现代学徒制”

2014-02-13张攀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陶行知艺友制教育思想作为其幼儿师范教育实践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艺友制是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坚持“教学做合一”,通过共教共学共做来培养合格师资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借鉴艺友制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于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艺友制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36-03

[作者简介]张攀,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浙江杭州 311402)

一、艺友制的内涵

关于“艺友制”,陶行知曾做过这样的解释:“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实际上,艺友制是陶行知在乡村幼稚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教学方法。它体现着民主平等的理念,是一种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他认为,“学做教师之途径有二:一是从师;二是访友。随友学较从师为更自然而有效。故欲为优良教师,莫便于与优良教师为友”。他还说:“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学。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对于艺友制的解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他认为与从师相比,向朋友学习要相对自然,也更为有效,所以要和好教师为友,向好教师学习。这里的艺友既是徒弟又是师傅,既是学生又是教师,它从传统学徒制中来,又区别于传统的师徒关系,体现了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二是师生之间通过共教共学共做可以实现“教学做合一”,因而他反复强调,“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二、艺友制的教育实践

艺友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陶行知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中,艺友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乡村师范尤其是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培养了大量师资。

1927年,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燕子矶中心幼稚园时,便物色了几名女毕业生与晓庄师范的幼教指导员一起边学习、边工作,以暂时缓解师资短缺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陶行知发现“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植法,而且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这实际上就是艺友制的雏型。除晓庄师范的中心小学和中心幼稚园外,艺友制又先后在和平门幼稚园、迈皋桥幼稚园、新安小学附属幼稚园等学校得以实施。1928年,陶行知在《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艺友制”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艺友制的实施步骤。他认为,“艺友制”应当分为四期:“第一期:实际参加幼稚生各种活动,做一个儿童领袖为主。第二期:指示他几种简单的方法,例如讲故事的简明点,认方块字的变化法,带小朋友在地上玩时应注意诸点。他得了方法,就看时机给他一群小朋友去试做。第三期:这期还是继续做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一面又在幼稚园里实地地做。这个时期做,与前期有些不同了,就是导师常常放手,只和他们定一个活动的大纲,在那儿自己做主地干,教师在旁边看。这一期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参观。参观有:本校各中心幼稚园互相的参观,到庄外参观。在参观以前导师有一次谈话,指示某处可以看到什么,这次大家集中看什么。参观回来之后有一次谈话。用对比方法来讨论,我们幼稚园应该改进诸点。第四期:在这期里,每两个艺友担任整个幼稚园工作三个月,导师完全处于旁观地位,每星期开讨论会三次,其中一次是预定下周活动大纲,指示材料所在地,方法所在地。其余二次都是讨论做过的事情。总共四期合起来,大约要一年半以上或者延长至两年。四期以后,还不给凭证,要看他出去做事的成绩,经过半年或一年以后,我们去考察实地情形如何,再给以凭证。”⑥在当时国家财力不济、教育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艺友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弥补了幼儿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艺友制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做”打通“学”与“教”,实现了真正的教学做合一。在艺友制教育的实践活动中,陶行知一直倡导以“艺”为载体,建立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通过“共同生活”,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人际关系,体现了教育民主、平等思想。由于艺友招收的对象大多是本地热心幼儿教育的妇女、乡村学校教员的夫人以及年长的小学毕业女生,因此,艺友制的实施也为乡村女性开辟了新的职业教育之路。

三、对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艺友制和现代学徒制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强调教师(师傅)与学生(徒弟)在同一情境下共同完成任务,实现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师生关系的平等性,通过师生间的关系以及体验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教师(师傅)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倾向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师傅)和学生同处于一个问题和情境下,可以在第一时间和空间里对学生做出指导和建议。这种及时的沟通和反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任务和项目的主动完成者。通过学徒制教学,学生还能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进程,体验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从而使其学习更有指向性和社会性,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教学做合一”以及教育平等思想是两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基于理论基础的相似性,两者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借鉴艺友制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能够为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兼顾职业能力与发展能力

艺友制既注重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合作能力及民主平等思想的培养,对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具有借鉴价值。艺友制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的四阶段均围绕教学技能、方法的学习和实践而展开,教给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技能,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艺友制还十分重视学生合作交往能力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的培养,倡导建立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开展教学。正如陶行知所指出的:“与学生共生活,日久便成为学生的朋友;与校工共同生活,日久便成为校工的朋友。大家由相亲而达到相知相爱,自然可以造成和乐的境界”,营造出民主平等的校园人际关系。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具有鲜明的双重特色。一方面,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类,不能忽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职业性是其特色,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不可缺的因素。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兼顾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设置上实施双标准。

(二)实践课程设置注重多样性、充分性

将实习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艺友制的特点之一。在人才培养第三阶段,它倡导组织学生去校外参观(教育见习),学习他校办学之长;在第四阶段,则让学生承担起幼稚园的主要工作,而且各阶段实践形式各异,具有不同的任务,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此外,艺友制的整个培养周期虽只有一年半到两年,但学生修业结束后半年到一年间也被作为考核时期纳入培养过程,学校派教员实地考察学生教学实践情况,并酌情发给证书,这无形中延长了校外实习期,实习时间得到了增加,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

现代学徒制强调教师与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开展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一点与艺友制有共同之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组合最为普遍,其中实践课存在着课时偏少、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参考艺友制实践经验,在现代学徒制下,应开设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短期见习与长期实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通过灵活化的课程实施途径,确保实践课程时间。

(三)培养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

艺友制最初就是在中心幼稚园和中心小学中开始尝试的,中心学校既是开展儿童教育的场所,也是教师培训的场所。它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做合一”教育方法论在师范教育实践中的运用。陶行知认为,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的都不是真教师。他鼓励凡学校有一技之长的人便可招收艺友,大家“共学共教共做”,以此来解决办学中教师紧缺的困难。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是艺友制实施的重要方法,只有遵循“教学做合一”,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此外,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中心校”的概念,他认为,“中心学校有了办法,再办师范学校”,师范学校要运用中心学校的精神及方法去培养师资。这里的“中心校”就是学生的实训场所,陶行知将教学实训场所置于教师培养的重要地位,在“中心校”里开展教、学、做。这一点,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所在。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也要“教学做合一”,构建起“教学一实践一教学一实践”的循环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将理论与实践对接,以实现“共教共学共做”。此外,还应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四)以“艺友”精神整合校内外师资团队

艺友制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共教共学共做”关系的建立,“艺友”是徒弟又是师傅,是学生同时又是老师。这一师生关系扩大了学习的对象及范围,学生可以向同伴学习,可以向本校教师学习,也可以向实习学校教员学习,凡是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成员都应成为学习的对象。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者不应局限于校内教师,学生不仅要跟学校的老师学习,还要跟校外的师傅学习,向同伴学。通过校内外、教师与师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策略学习相结合,而且通过与学生密切的交往,教师及师傅还能对学生的发展能力和倾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学习更具指向性和社会性,让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及个人综合素质。

(五)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评价

艺友制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基于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实践表现,通过各阶段学生学习的实践考察,形成评价,并基于这种评价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学生毕业后,学校还会派专员考察学生的工作情况,并根据学生在教学岗位的表现,授予学生相关证书。这种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要评价内容,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促使学生将学习内容落到实践中。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注重开展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化,有效监控培养质量,并及时纠正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
陶行知思想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