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葛浩文译《生死疲劳》

2014-02-12王丽敏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死疲劳葛浩文原语

王丽敏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汾阳 032200

一、生态翻译学概要

生态翻译学是进入21世纪翻译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翻译研究途径,是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研究范式。“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翻译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本所展现的整个世界包括语言、社会、交际文化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相互作用的整体)对译者的适应和选择具有制约作用,翻译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选择与译者适应交替进行的过程。

另外,生态翻译学还提出了翻译应在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做到“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语言维是指译者在语言层面上对其形式的选择性适应;文化维是指译者对于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交际维是译者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

二、《生死疲劳》英译本分析

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很好地践行了生态翻译学理论。他充分意识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影响翻译行为的因素错综复杂,并没有哪个理论可以为译者提供标准化的参数来进行参照。何时要背叛原文,何时要忠实于原文,没有一个标准。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充分发挥译者的中心地位,淘汰不合适的翻译,留下他认为最恰当的翻译。

通过对比分析《生死疲劳》原文与译文,可见翻译生态学理论可以比较全面地解释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以下将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语言维

在语言层面上,有时语言系统和目标语言系统会发生碰撞,译作就会出现语篇断裂的现象。译者就会采用中间语言(一种杂合语言)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各元素综合起来考虑。而这种综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译者需要通过分析语言的差异,找到两种语言彼此相通的地方。下文将对语言层面上比较突出的语言转化问题进行讨论。

语言是随着人类生活的环境而产生的。生活在什么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由于不同国家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翻译缺失的问题,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发现其译文在语言上的缺省,采取适当的补偿策略和手段,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尽量弥补缺失,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原作内涵与意义。

1.增额翻译

增额翻译是指译者在用目的语译出原作词的基础上,适当增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译文中增译出源语读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然而目的语读者不了解的信息。

例1原文:第二年初春,她就为我生了龙凤胎。(莫言 2006:12)

译文:The following spring she gave birth to a boy and a girl,what they call a dragon and phoenix birth.(Goldblatt 2008:14)

评析:“龙凤胎”先是被直译为 “a boy and a girl”,而后释译为“他们通常称作龙凤胎”。它不仅向读者表明词汇的内涵,还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内容以利于读者的理解。

例2原文:“白氏,你好好想想,这缸财物,是不是西门闹埋下的?你好好想想,还有什么财宝埋在哪里?不要怕,你说出来,没有你的罪过,一切罪过都是西门闹的。”(《生死疲劳》第五章第四回)

译 文:“Think hard, Ximen Bai, did your husband, Ximen Nao bury this urn?And while you’re thinking about that, what else did he bury?Tell us,there’s nothing to be afraid of, since you’ve done nothing wrong.Ximen Nao is the guilty one.”

评析:在例文中,源语篇靠语义连贯成篇,并没有出现连接词。译者通过and,not to mention,since等连接词把原作中隐藏的逻辑关系很好地衔接起来,这样使得译文逻辑清楚,自然顺畅。

2.欠额翻译

译者通过减词、省略、概括等手段传达隐含在原作语境中的意义,这样可以使译文的结构更加精炼,意思表达更加明晰。

例 1原文:配上一个滤光镜,高速摄影,推,拉,全景,特写,天地变化,那瓦片与迎春的额头碰撞的瞬间破裂成数片,飞向不同的方向,血珠子随后飞起。(《生死疲劳》第二十七章)

译文:All you need is a light-filtering lens and a high-speed camera that you use to get a full shot or a close up’’.

评析:这段译文使用了概括省略的手法。译者没有按照原作来直译,而是根据读者的语境,省略了中文中的推,拉,天地变化等词,避免了重复累赘,便于读者一目了然。

例2原文:我用脚踢他们的腿,他们一声不吭,仿佛他们的腿上没有神经。(莫言2006:7)

译文:I showed my displeasure by kicking them in the legs, but elicited no response;[…](Goldblatt 2008:7)

评析:中国人常用缺根筋儿或没有神经这样的明喻来形容某人考虑问题或做事不够周全。然而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种意象存在,如果直译出来,这个意象会令目标语读者感到茫然。因此译者采用意译法,换了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虽然缺失了原文意象,但却避免了晦涩。

(二)文化维

葛浩文的翻译总体上是在与原文形式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尽量向译文读者靠拢,他通过顺化、异化、释义、省译等策略避免了中西文化冲突,减轻了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葛浩文的译文地道自然,措辞精炼;话语富有节奏,松弛有道,能使译文中事件发生的进展节奏与原作保持一致;省译了许多与消极文化相关联的部分。

1.释义

释义是指译者在翻译一些具有典型民族地域特色的词语(成语、典故)时会舍弃原语文化中的具体形象,直接解释原语的意思。

例1原文:[…]双手抱在胸前,对着怪物连连作揖,一边作揖,一边倒退[…](莫言 2006:13)

译文:With his hands cupped in front of his chest as a sign of respect,he said a prayer and backed up.(Goldblatt 2008:15)

评析:“作揖”在中国古代是用于男人间表示尊敬的行礼方式。为了让译文读者知晓它的具体姿态,译者没有直译,而是通过具体形象的词解释了作揖的言内涵义。

例2原文:我看到洪泰岳满脸僵硬的线条顿时和缓起来,他借坡下驴地说:(《生死疲劳》第三章 第二回)

译文:I saw the tautness in Hong Taiyue"s face fall away.Like a man climbing off his donkey to walk downhill, in other words, using her arrival as a way forward,he said:

评析:这句中“借坡下驴”是一个中国成语,意思是凭借有力的地势赶驴。比喻利用有力的形势或条件办事。这个成语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无疑是陌生的,因此译者在译文中又增加了“in other words,using her arrival as a way forward,”在翻译原文的前提下又对其加以增词解释,进而弥补了译入语读者的文化空缺。

2.顺化

顺化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用带有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语词语,也就是尽量向译入语读者靠拢,这样会使译文比较生动地道,自然流畅。

例1原文:下辈子有缘再见,伙计们!我勾了一下扳机,枪没响,臭火。(《生死疲劳》第五章 第三回)

译文:Maybe we"ll see each other in the next life.Gentle-men!I pulled the trigger.Nothing happened.

评析:伙计在旧时是指店里的店员或者长工,现在指同伙。西方读者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很难理解。译者用gentleman(意思是彬彬有礼,谈吐高雅的男士)这个西方读者熟悉的形象代替了原语文化形象,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3.异化

异化强调保留原语文化,即以原语文化为归宿。

例 1原文:这小子乖巧,跪在地上就叫奶奶,把我娘喜得不行,念一声“阿弥陀佛”。(《生死疲劳》第二章第二回)

译文:He was a clever little one.As soon as he saw her, he fellto hiskneesand cried out,“Granny,”which thrilled my mother, who chanted“Amita Buddha”.

评析:中国人信奉佛教的居多,而英语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译者为了保留传统的中国佛教色彩,保持原汁原味,采用了贴近原文的译法,译为Amita Buddha。

(三)交际维

从交际维方面,译者成功地向读者很好地传达了文章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翻译的成功在于正确的翻译策略,符合适者生存的法则。这也正是葛浩文译文在翻译界得到认可和推崇的原因。中国作家喜欢引经据典,这样可以吸引读者注意,然而这些典故和成语却提升了翻译的难度。对于译者来说这些典故和成语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如果加以解释,反而会削弱小说的力量。葛浩文在翻译这部作品时对其进行了大胆的删除或改写。留强汰弱,把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展现在西方读者面前。另外,译者在翻译《生死疲劳》时删除了原作中的一些比较露骨的性描写。译者主要是考虑中西方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西方读者会出于好奇,从中国文学作品中猎取异域文化和窥探中国的政治特征。葛浩文认为:“西方读者更注重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他们希望了解文学家眼中的中国社会。另外,西方读者对批判政府的,带有讽刺意味的或者唱反调的作品尤其感兴趣。”

至今,莫言作品在文学界取得如此高的地位,莫言本人也被西方读者所熟知,在国际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其成功主要在于译者,选择葛浩文这样一位深谙中西文化的杰出译者来介绍中国文化。译者也选择了符合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文得以被西方读者认可。正是得益于葛浩文的译作,西方读者才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1]罗屿.葛浩文:美国人喜欢唱反调的作品[J].新世纪周刊,2008,(10):120-121.

[2]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6,108.

[4]邵璐.翻译学的建构主义方法论[J].翻译季刊,2007,(46).

[5]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6):10-16.

[6]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6):45-56.

[7]胡庚申.关于“译者中心”问题的回应[J].上海翻译,2011,(4):7-9.

猜你喜欢

生死疲劳葛浩文原语
从“资本”到文化软实力:葛浩文英译研究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葛浩文翻译思想浅介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