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抓起
——以农村中小学为研究视角

2014-02-12戴斌荣

关键词:适应能力教学内容大学生

戴斌荣

大学生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在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对于自己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越来越期待,于是,高校不得不把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并提出一系列培养和训练方案。虽然经过多方努力,已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培养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所需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无奈:大学生多年来所养成的习惯一年半载无法改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自卑或孤独的心理积重难返、学校和家庭的包办代替使得大学生有意识地回避挑战等等。

在一次关于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所需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研讨会上,大多与会者都认为把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放到大学阶段,在毕业前再集中力量“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现实的,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短期内根本就不可能把他们多年来形成的诸多不适应社会的因素去除掉。参加研讨的人员形成了一个共识:在中小学就应该开始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中小学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不利因素的源头

反思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实践,我们看到了许多影响这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如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缺少与人沟通的方法、缺乏开展活动的能力、存在自卑的心理缺陷、没有养成独立的意识等等。其中有些因素已经达到了难以克服的程度,高校的领导、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让一些来自农村学校的大学生改变已经养成的与现代社会不协调的行为、习惯、思维。我们通过对一些城乡中小学的调研,发现了一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的源头在中小学。

主攻考试,失去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在高考和中考没有进行本质性的改革背景下,为了推动学校取得好的考试成绩,教育行政部门目前仍然把统考成绩作为评价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指标,造成了一个不顾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一心追求考试分数的局面:领导看分数,学校逼着教师抓分数,教师逼着学生考分数,家长和社会盯着分数。在我们所接触的一些中小学,甚至还发现小升初考试现象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死灰复燃,这就预示着初中、高中的主攻考试的局面还将前移至小学。一旦把关注点放到分数为主导的升学率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则必然没人关注,学校领导不把这项工作作为办学目标,没有压力和动力的教师自然不可能在教学和管理中主动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危机感的中小学生则更不会自觉、积极地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潜心课堂,减少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机会。中小学,尤其是初中和高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已经被牢牢地钉在了教室里,早读、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三节自修课,学生不是在听教师上课就是在埋头做作业。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也根本没有精力再去过问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事了。

缺乏实践,放弃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平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之后,在中小学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并且要求从小学一直开设到高中,为了强化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还规定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并明确定为两个学分。可是在实际操作时,因为这类课程难于考核,又不易进行相互比较,开课或不开课一时也看不出效果,所以,有些学校课表上虽然有这些课,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又被别的课程替代。还有些学校干脆排两套课表,一套是给领导检查或督导人员看的,另一套是学校里实际执行的。有些高中学校根本不开研究性学习课程,干脆直接给所有学生都加上两个学分。由于放弃了综合实践活动这种主动适应社会的课程,学生也就自然失去了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平台。

单一评价,缺失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动力。教育评价对于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既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会引导被评价者想方设法把压力变成动力。但是,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评价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的情况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对于规定考试之外的课程关注得比较少,而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养成、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则明显地缺失。因为这种评价的缺失,学校领导和教师就很少主动去抓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一般也不会被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因为学校领导、教师的忽视,使得学生失去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条件。

家教缺陷,缺少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础。家长一方面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包办了子女的一切需要自己动手或与社会有关方面接触的事情,另一方面不让孩子接触与学习不相干的人,本意是为孩子营造一种专心学习的环境,殊不知,他们的这种好心,等于造成一堵墙把孩子与社会隔离开来。也正因为家长的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当孩子在中考、高考中失利后,来到社会上几乎什么都不会干,其实造成“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的尴尬现象,他们的父母是直接的推手。如果父母在孩子回到家之后能主动地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则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

中小学教育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缺失,不仅对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带来不利,也为其成长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只有在中小学就注意抓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应对压力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显著提高。

二、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小学生明确的培养目标

社会是个复杂的群体,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日益发展的情况下,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立足社会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1]中小学不够重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既对学生的发展不利,也对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不利。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要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制定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目标。一些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大学后就业目标相对模糊,不关注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注意力和精力都在应付考试了。[2]作为一所学校的办学目标,集中体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必须要面对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自然应当是中小学校的培养目标。然而,在我们所了解的一些中小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对于自己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不准确的。不少好的学生已经被吸引进了县城的优质初中、高中读书,剩下来的学生大多是中等偏下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怎么办?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学校的办学目标,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一方面在学校制订各项改革和发展规划时,要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承担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把这种培养目标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这样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增加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在以课堂教学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前提下,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独立出来作为一项教育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如何在课堂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恰当而又适度地增加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内容,就成为每个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了。要增加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内容,首先要认真研究中小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和教育环节中能够渗透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节点,然后再根据这些内容和教育的契机补充或增加一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再设计与这些内容对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或途径。其次是研究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际需要,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内容和教育教学内容相整合,充分发挥这些所增加的教育教学内容的作用。必要时还要对增加或补充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论证,听听学生、社会成员、家长的意见,力求学校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内容能够与社会实际需要接轨,能够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组织开展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最基本条件是需要接触社会,为学生创设与社会亲密接触的环境和条件是中小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首要工作。要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将教学目标中各能力要素进行合理的拆解,变整为零,变抽象为具体,设定具体而详实的模块教学目标。[3]为了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与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中小学校设计、组织、开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需要的有效实践教学来进行。一是要在正常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像语文、政治、社会、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都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相一致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农村学校还需要结合农村学生融入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设计一些能够帮助农村中小学生接触社会、经受社会锻炼的实践内容。二是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增加一些能够跨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如补充与当前所积极倡导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研究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寻求投身其中的方式和途径,并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等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发动学生根据自身适应社会的需要自行设计实践课题,然后由班级、年级、学校汇总,筛选后再统筹安排,反馈给学生,以供他们在学校教学活动之外进行实践和体验。通过这些实践教学,让学生经受社会生活的教育和训练,能够逐渐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设计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主题教育活动。以适应社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对学生适应社会的集中教育。这种主题教育活动可以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设计,如生物课程教学中可以与环保、生态农业、食品安全等热门话题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重点问题研讨、改革方案设计、评价监督体系构建等;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学校设计出系列的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相协调的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社会,进而适应社会;可以结合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心工作设计和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在某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背景下,组织相应的社会调查,在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的同时,接受社会的教育;还可以结合团支部、少先队的集体活动,有意识地设计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相关的活动内容,如模拟与社会各个行业、部门的人员打交道,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关的辩论赛等。诸如此类的主题教育活动,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使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受到与课堂教学内容完全不同的教育与锻炼。

营造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育人环境。应试教育把学生紧紧地束缚在校园里和课堂上,使得学校变成一个与社会相对隔离的环境,也让从这样的校园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严重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至于他们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时显得手足无措。要营造一个好的育人环境,首先要求中小学校在制定学校建设和发展规划时,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校教育和培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学校,更要面对自己学校的实际状况,准确地定位办学目标,把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要通过一些积极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氛围,如教学中有意识地模拟社会生活情境,课外活动中聘请各种类型的社会成员参与,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社会生活接轨,学校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应注意体现社会化……这些改革措施,可以形成一种立体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小环境。

实施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科学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在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各种评估、考核、视察、督导时,要把该校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的情况列入考核和评价内容,以促进被评价的中小学领导采取积极措施推进这项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其次是学校领导在对年级组、班主任、任课老师考核时,不仅要全面评价其工作的表现,同时还要注意到他们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此外,作为学校或班级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一方面要看他们在学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他们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方面的表现。同时,在这些评价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无论是属于哪个层面上的,都要组织力量认真研究,以期得到解决,从而促进中小学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目标落实到位。

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难度较大,一是由于中小学生没有就业的紧迫感,二是与中小学以课堂文化课教育和训练的内容及任务不是十分的协调,三是中小学教育相关的部门都没有这方面压力。由于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更要求中小学,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小学,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在中小学就能有效地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乔一方.有效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2(20).

[2] 刘中亮,崔诣晨.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探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

[3] 吴迪.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5).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教学内容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沙漠里的精灵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