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4-02-12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 300122)
在我国,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语言的交流工具,其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作用日显重要,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学生的收效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现如今,在很多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苦,但大多数情况下效果不理想。这是应试教育带给课堂教学的弊端和不利结果。长期以来,教师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造成了“课内损失课外补”以及“题海战术”的恶性循环,这不仅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自2001年至今先后出台一系列改革纲要性文件,并在全国各试验区试用新课程标准及试验教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然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日渐暴露,费时低效的弊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事倍功半,教师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关于学生思考或投入学科学习的依据,教学似乎没有促进学生理解这一学科,也没有发展他们在这一学科“学业成功”的能力。课堂被刻画成以下任一种状态:
第一,被动“学习”。教学是迂腐乏味,令人无精打采的,学生是教师或教科书提供的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是许多学生接受不了的。
第二,为活动而活动。学生参与各种传递活动(hands-on activities)或其他的个人或小组活动,但这似乎只是一种“为活动而活动”。课堂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是缺乏对概念发展的明确联系。
这样的方式被称为“无效教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机会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成了他们最终的目标。其结果,就是在实际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即知识的速成和学生能力的下降。这种现象造就的是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最终,有些学生因为长期赶不上教学进度,感到英语学习非常吃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探索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中学英语教学策略己成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核心是“学生参与(student engagement)”,基本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其学生过程是让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个性化学习;能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帮助;同时,学习的内容也要具有适当的难度,在过程中得到启发与激励。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包括三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强化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第二,关注发展。对发展的理解:基本学力,个性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包括注重学生“大智慧”的发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等品质的发展,以及关注教师的发展。
第三,关注过程。包括: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
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安排,对教学方法、步骤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而这些因素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组合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决定了教学策略制定和实施的复杂多变性。因此,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规律,才能保证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是否有效,通常的判断标志是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即便是相同学科,教学目标的不同也会导致教学策略的不同。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基础,要想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科学习刚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尽量选择一些与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相关的,或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对学生自身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并享受其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或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使学生完成从生活到课堂学习的自然过渡,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完成教学模式的革新
传统意义上的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高考为导向,课堂教学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了语言应用技能方面的培养。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经常担心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记忆不清甚至师遗漏,因此反复讲解,重复训练。这样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机械性记忆,应用技能无法得到培养。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际上就是转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积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重点,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情境式、问题式、合作式、任务式等多种形式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进行分层引导
不同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直接决定了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从而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只有这样的提高,才能真正称得上发展。
首先,注重课前分层引导。以某班学生为例,不同的个体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从词汇识记、短语掌握、句型练习和课文诵读等方面进行分层引导,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在阅读课教学中,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掌握基础词汇,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对文章内容有大致了解,对基础不错的学生则要求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其次,把握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从实际出发,关注差异,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进行,以引导为主,但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自信心受挫,失去提问的意义。
最后,完成课后练习的分层训练。在课后练习中,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分层作业,让每名学生都能在自身水平上得到锻炼,有所提高。
总之,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中,“有效”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想要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以个体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差异,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提高自己,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是真正有效的。
三、结语
实现素质教育下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本研究只是从师生双主体的角度,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但实际上真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宏观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国家政策对于教育的投入、国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等等,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对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对其它学科的新课改实施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推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引发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