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意象油画中的禅意获得路径

2014-02-12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随缘禅意油画

王 冕

(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美术家协会,贵州 贵阳 550002 )

意象油画是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之外的第三种表现形式,既是东西方美学思想冲突和融合中的产物,更是中国传统艺术意象思维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意象油画的产生是中国文化系统面临西方艺术霸权的自我调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大背景下艺术的逻辑发展,更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精神通过油画这一艺术语言的自我表现。

东西方审美特质的差异体现在:中国讲究境外之象,求画中之意,以形写神;西方重视直接描绘事物本身,通过叙事交代相关的附属含义。因此,意象油画的产生,是中国传统审美哲学的必然结果。而其中所体现的禅意,更是油画在当代发展的一个鲜明特性,本文将探讨如何使意象油画的禅意得到展现。

佛教中禅宗思想的影响让中国传统文化包涵无穷智慧,除了表达内心的感悟之外,更多了几分意趣、雅致。其审美理想是“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体验中,人的精神从现实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在艺术作品中以显现“禅意”为上乘,艺术的创作一定是内外统一,惟其统一才具有生命的真实,惟其真实才会产生共鸣。在当代画家面临转型期所呈现的复杂微妙的矛盾时,浸透着个人的修养、胸襟、气度与人格的绘画,更能彰显禅学的精髓。

一、“随缘”、“自由”——禅的智慧

真正的画家应该是个文人,温文尔雅,不受世俗观念桎梏,用对自然的亲身感悟和具有灵性的心境去抒写自己心中的浩然之气。投身于山川自然,借景中之“趣”以阐发画“道”、画“意”。这种精神状态即所谓的“不设不施”,这种“不设不施”是人生的“随缘”,是精神的自发,因自为方为真,因自发方可纯。这种“随缘”的人生态度,是自发的内心之美,是根源于心灵的美。真正成功的油画作品应该体现历经世事后的洞察、彻悟、虚怀若谷,应是轰轰烈烈之后归于平淡的明静;应钟情于对自然的追求,不摆弄巧饰,而重在自我的感受和主观艺术处理;应重在意境,拙中见巧、简而不陋、浅中有深,眼前所见有限而胸中之意无穷,虽出自人工,却无斧凿之痕,且能生动地表现天地万物的内在生命力,宛若天成。

这种自然来自艺术家内心的自由,无碍、无为、无求、无功,行云流水,自然天成。这便是“禅”家崇尚的自由,水流花开,自然而成,不做作,不突兀,轻松自在的精神所在。

一种绘画风格的形成,仰赖于画家对自身文化价值追求的坚持,意象油画也不例外,应该追求的是文化价值本身的体现,而非技巧、技法的炫耀[2]。“禅”乃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摒弃自我、心性妙圆的理念。这要求画家在感悟世界时,获取一种一切的因缘起由都是由内而外的心灵体验。清晨的一缕清新空气是禅意,午后的一次邂逅是禅意,黄昏的一杯清茶也是禅意,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中的万种风情更是禅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能远,远能融。一切随缘的处事态度,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自由无拘的艺术态度,正应和了“禅”家随缘、自由的精神智慧,在一种自在的境遇中达到一种生命圆融。

二、“果敢、一以贯之”——禅的精髓

意象油画中的禅意获得要求油画家要有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准确把握和积累。环顾当代中国,画家耐不住寂寞的结果,就是艺术的不精到,品味与境界的不深刻,更重要的是缺少一种中国文化中尤其需要的寂、空、渺、远等难以言传的神韵。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才能彰显当代意境油画的玄妙之处。

处于精神和人文困境的近现代西方社会对于东方哲学和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相应地,西方艺术观念和创作对于“意象”的表现也屡见不鲜。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追求物我交融的境界,与我国传统绘画的意象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近现代及后现代中西文化对话的新语境下,以中国文化中的“禅意”等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体系也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资源。

意象油画有更加清晰的民族立场,这就需要更加开放、更加富有生机的创作。而禅家提倡的“果敢,一以贯之”,便是促进中国当下油画生态更加多元化融合的精神向度。

三、“变化”、“突破”——禅的气象

“禅”家修为有规律而无定法,讲求在“当下”的“真实”和“突破”。《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无住生心彼时彼刻的“当下”,不同的方法参悟同样的真谛。任何一个“当下”都要勇于自我突破,要克服惯性思维,不断创新。禅道如是,画道亦然。

“禅”家强调的生命真实、自性完整,艺术家具有的放达、超拔、个性张扬,两者在“当下”的完美结合,使得当代意境油画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作为“调和东西方艺术”开创者的林风眠,以“变化、突破”的独立思考,试图从艺术本体发展的内在逻辑角度探寻油画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意象审美的融合途径[3]。结构奇巧蕴藉,笔法丰富变化,他的绘画在枯湿浓淡的变化中渗透着禅学理念,“摄天地明和之气入指腕间”,显得高远而博大,通达而不张扬,内敛而不板滞。禅本质是一种修为,一种哲学;绘画亦如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醉在比较林风眠和徐悲鸿的功绩时说:“徐悲鸿用西洋艺术观念改造了中国画,使之得到发展;而林风眠用中国传统艺术观念改造了西洋画,使之得到传播”[4]。从他的作品中能感到其真实的生命状态,每件作品都是其彼时“真实当下”的呈现,都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禅”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当艺术作品超越形式的桎梏,达到心灵的自由时,便获得了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禅”所倡导的“当下”、“自然”、“空明”,禅者讲究的“当下”就是“不造作”,心无旁骛,如此便不拘泥于形式,就鲜活;禅者讲究的“自然”,就是人本性的流露,不刻意,朴质而不拘谨,洒脱而有法度;禅者讲究的“空明”,就是物我两忘,内外一如。当下的“变化”与“突破”要求艺术家善于把握和调整自己的创作情境。欣赏当代意象油画作品能读到一种“变化”、“突破”之美,这些就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寻求着古典神韵与当代书法审美的相融、相通,不断在技与道、形与神、意与韵上提升。

意象油画意味着油画语言的本土化改造,当然不能简单地模仿或者置换。将中国文人的文化精髓融入其中,才能不缺失本民族文化的面貌,也不会成为无根可循的“伪艺术”。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对当代艺术的关注,都应该注入“禅”的思想,心灵不拘于物,最终升华到超越了技法,归于自然而然,归于“真”,才能到达艺术的最高境界。

[1]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译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刘永涛.素描具象与抽象之随想[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3] 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 刘晓丹,张达莉.林风眠为艺术的人生[J].中外文化交流,2009,(9).

猜你喜欢

随缘禅意油画
一张油画
不刻意自随缘
画与理
随缘
SHIKAKU四方-禅意厨房
油画《塬下》
油画
禅意人生
尺八的禅意
禅意(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