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培养与和谐社会构建
2014-02-12张艳辉
张艳辉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肇庆 526020)
人文精神培养与和谐社会构建
张艳辉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肇庆 526020)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社会实践的进程中,是我国面临体制转变时期中经济、政治、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有六个方面的特征,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的精辟总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人文精神是作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理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文精神;和谐社会;作用
和谐社会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不能离开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人文精神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引领着和谐社会健康的发展并且有序地发展。面临着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生态文明方面的重大工作部署。
一、人文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相对而言,字典并没有给它下确切的定义。它注重人的精神世界,追求真、善、美,以人为本为核心。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沉淀关于人的基本精神,在不断演进、不断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下,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渐成为时代的潮流,人文精神更应该放眼于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和完美的发展,放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本身的融汇,放眼于构建和谐社会。人是组成社会的主体人,必须要善待自然,着重追求自由的精神;必须要善待社会,着重探索社会正义,必须要善待他人,着重于追求人与人的平等;必须要善待自身,注重构建个性的自由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向往的思想品格体系。始终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的人文精神,注重尊重人和自身思想的价值的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环境之下,人文精神将成为时代进程中的核心思想。
二、创建和谐社会需要正视和解决人文精神失落难题
“和谐社会”首次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并将其写进党的重要纲领性的文件。这预示着党的观念在转变,因为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出现过多次“和谐”的字眼,这也是从未出现过的频率。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和谐理念是从未被重视过的。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运行的主体人,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失范的运行秩序、偏差的发展道路与缺失的和谐氛围。发展理性精神促使了人的物质世界日渐发展的时候,因为失落的人文精神,人的精神活动开始出现了偏差。例如:越来越突显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道德失范、信仰危机、精神空虚、价值迷失和各式各样的犯罪,逐渐成为了妨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进社会的和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突出难题就是失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无限关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今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中,主要缺失是的是人的尊严。人的尊严的缺失最缺的就是诚信、友爱。人文精神注重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追求和关注,讲究人的尊严和人格,这就必须诚信、友爱。所以,只有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诚实守信等美德,才能促进人与人的社会和谐。
三、人文精神培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辩证关系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人文环境对社会是否和谐有直接影响。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求我们要大力地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但是极其重要的理论性研究课题,更加是迫切的实践需求,决定着能否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人对自由本质的自觉意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位,冲破狭隘中心主义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1.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神器并且推动社会发展
在合理解决社会的发展最终目标是什么等这样深层次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依赖于人文精神。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神器。第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推进。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方面得到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否认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我们呼唤要改变体制,从而孕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得到了高速发展。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我国社会蕴含了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此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开始抗斥那些淡化人文追求的思想,更加重视追求崇高精神的世界。所以人文精神是推动我国社会稳定而且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第二,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文精神。我党把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分为奋斗目标和终极奋斗目标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奋斗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这个目标也是我们现阶段所追求的;第二层次是终极奋斗目标,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分层次目标的定位,更加突显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发展的问题,此后,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这就更加充分表现出我们党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
2.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物质基础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质作为保障。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物质的保证,这就要求社会必须要有丰富的物质和财富,所以我们必须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要协调人、自然的关系,人文精神就起着无物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类自诞生起,就与自然相对立。虽然人类刚开始是软弱的,缺乏强大的体魄,适应性远不及其他物种。但是后来人类创造并使用工具和有了集体,便有了新的生存方式。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从维持生存开始的,但人改造自然的最终结果却创造出新的物质世界。如果仅追求物质去改造自然,就会导致不可预料的局面。因此,改造自然并不是人与自然呈现出对立状态的唯一凶手,而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挥霍片面地破坏了大自然。现实告诉我们,人为了扩大自己活动的范围,而把更多的自然物质变为人化的自然物质。但是如果过多地满足了自身的私欲去破坏大自然,那是应该受谴责的。只有在不破坏并且爱护生态环境下的改造活动才受保护。否则被人所能支配的自然疆域只会缩小而不会扩大。所以,人应该保护大自然。
3.人文精神能够解决精神世界的困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精神支柱
中国社会的发展之所以有了新活力,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我们才更能够深切体会到我们国家的快速变迁。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刚刚建立30多年,还处在起步阶段,与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作为任何新生的事物,过程总是曲折的,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初步运行阶段中同样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并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造成我们在精神生活中的各种失落、失范或困惑。显然,精神领域中的失落、失范、困境与一个有创造力的和谐社会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应弘扬人文精神,尊重人,注重人的发展,唤起我们对精神世界的重建,使我们走出精神生活困境。精神是人生存的支柱,文明人都不同程度地追求自身能够拥有完美的人格,这就是我们能够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而且我们现实生活也不能只有困惑,还要有意义感和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文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二)人文精神的弘扬寓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我们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人性的尊重,而且是我们对社会发展终极奋斗目标再认知。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六方面的特征,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全面促进人的完美发展。这就是以人为核心,又为实现人的价值而服务的和谐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中,我们立足实践、立足当代,继承又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我们共同追求和谐、维护和谐、推动和谐,建立和谐与无激烈冲突的完美人际关系。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人文精神,使尊重人、关心人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蕴含着人文精神培养与和谐社会
能够解决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包括人文精神培养和和谐社会构建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不断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理念,要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放。科学发展观就是相对于注重经济指标、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见物而不见人的传统发展观来说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思想的全新认识,是我们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我们实现人口、生态环境、经济与资源、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内在需求。我们要崇尚以人为本、以人为上,尊重尊严、关怀互助、竞争向上、自强不息,充满宽容、友爱,充满包容、兼收、并蓄,充满活力、动感、创新、创造,真诚向善、知礼守法、内省自律。只有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不断满足我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实践中,我们首先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促进科技的发展,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最为突现问题,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其次要不断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更深层次问题,例如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地区、城乡之间发展的失衡问题。在促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更加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定解决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更加深入地关心和帮助城乡困难人民,使全体人民齐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杜英莲,朱丽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2]叶孟理,李锐.人文精神概论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张红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D6
A
1673-0046(2014)4-0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