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的相互关系

2014-02-12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个体维度差异

(天津报业集团,天津 30021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网络普及化程度最高的高校,网络已逐渐融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拓宽视野的平台。有研究发现,网络使用卷入度越高,孤独感越强,李同归、秦和平等2008年的研究表明孤独感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以上研究认为孤独感与大学生上网行为有密切关系,依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大学生孤独感水平。

一、概述

1.依恋

最早关注依恋(attachment)的是Sigmund Freud,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婴儿进行观察,认为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婴儿的喂养以及教养方式决定婴儿的依恋性质,儿童对母亲的依恋会成为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原型。

但第一次提出“依恋”这个概念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1969)。他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并对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发展阶段、内部机制及主要特征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他把依恋定义为“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接。”Bowlby的依恋理论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Ainsworth继承并发展了依恋理论,她把依恋定义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持久的情感联接。”并提出陌生情境法,用以划分儿童的依恋类型。

最初的依恋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婴幼儿与其母亲的关系进行的,随着依恋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普遍认为依恋并不只在人的童年期产生重要作用,它作为一种内在的机制已经贯穿于个体成长的始终,研究对象也从儿童依恋发展到青少年依恋和成人依恋。

2.孤独感

(1)从需要理论角度理解孤独感的概念

从人类需要角度来看,孤独感与个体未实现的各种社会交往需要有关。Sullivan (1953年)认为孤独感与人类的亲密需要或亲切的人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不愉快的体验有关。Weiss(1973)也指出,孤独感是因为缺乏明确的、需要的人际关系的结果,或者是对缺乏提供具体关系的反映。Periman & Peplau (1981)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的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Weiss(1987)指出,当人际关系网络出现某种质或量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感即为孤独感。

(2)从认知加工理论角度理解孤独感的概念

认知加工的方法强调对社交关系的知觉、比较和评价。Peplau和 Perlman(1982)提出,当个体知觉到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和实际的社交关系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感到孤独。Altman(1975)认为,对实际的和渴望的社交关系的质量、数量的比较,通常与对自我的知觉和他人的知觉的比较有关。这种比较可能导致孤独感。

与从人类需要的角度研究孤独感相比,从认知加工的角度研究更强调预测孤独感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对独处和抗拒社交的原因的解释,而不是强调研究需要的满足。认知模型使用通过知觉到的、实际的与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或其数量标准之间的差异来测量孤独感。

(3)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

处于成年早期的大学生正处于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任务发展阶段,如果人际相处朝正向发展,个体就会从人际关系中获得亲密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无法满足人际关系的亲密需求,就会与人群疏离,易产生孤独与寂寞感。

李同归、秦和平等2008年的研究表明孤独感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安全型个体的孤独感显著低于非安全型个体,非安全型个体中害怕型依恋的个体报告的孤独感最高。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综述

据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12月31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网民达到2.98亿。作为网络普及化程度最高的高校,网络已逐渐融入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当中,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交流思想的平台。

刘毅的调查研究(2005)表明,大学生上网目的方面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约占被调查者的34.1%),而以“网络游戏”和“休闲娱乐”作为上网目的的紧随其后(均为15.3%),排在上网目的的第二位。在信息需求方面,对“娱乐信息”的需求比重最大,关注“交友信息”的人数的增加表明网络交友逐渐成为大学生一种重要的交友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树立健康的上网理念,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亟欲解决的问题是描述大学生依恋现状,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及网络使用情况并探讨其间的关系,讨论大学生依恋类型、孤独感水平两个因素是否对大学生上网目的具有预测作用。旨在为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和网络使用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发现。

大学生依恋类型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安全型、轻视型、矛盾型以及害怕型。其中安全型依恋大学生居多,占被试总数的31.6%,其他依恋类型的比例从多到少依次为:轻视型30.8%、矛盾型25.6%、害怕型12.0%。

三、问题分析

1.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

(什么时间测试的,样本人数,几所学校)根据RQ测得的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发现安全型依恋大学生居多,占被试总数的31.6%,其他依恋类型的比例从多到少依次为:轻视型30.8%、矛盾型25.6%、害怕型12.0%。性别在大学生依恋类型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安全型依恋数据结果低于李同归等2008年的研究(41.3%),轻视型依恋数据略高于李同归等2008年的研究(25.6%)。可能与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薄弱,诚信缺失的现状有关。

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依恋回避得分上差异显著,依恋回避男生平均数高于女生,但在依恋焦虑得分上差异不显著。依恋回避得分上的差异可能与性别角色社会化有关。男性长期被教育“男性要追求孔武有力,追求自立,自强”,于是使得男性更独立,不容易相信他人、依恋他人;而女性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性格柔弱,身体娇嫩等,加上长期被教育“女性要受到男性的保护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女性发展成更倾向于依赖他人,更容易投入到依恋中去的特点。

对依恋类型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的差异的研究分析,依恋类型在依恋回避维度和依恋焦虑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安全型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得分上显著低于其他三种非安全类型,而其他三种非安全依恋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安全型和轻视型得分显著低于矛盾型和害怕型,符合依恋理论的预期。根据Bartholomew和Horowitz等人的分析,在依恋经历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模型可以有积极的(如“我自己是值得爱的”)和消极的(如“我自己是不值得让别人疼爱的”),他人模型也可以有积极的(“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和消极的(“他人是不可靠的” )。由此,安全型依恋的被试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期望他人是能够提供支持的;倾注型依恋的被试认为自己没有多大价值,但对他人有积极评价;轻视型的被试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他人是不值得信赖的;害怕型被试既觉得自己没多大价值,同时也感觉他人不值得信赖。根据Brennan的分析,ECR量表中的依恋回避维度主要反映的是他人模型,依恋焦虑维度主要反映的是自我模型。因此安全型的被试在依恋回避维度和依恋焦虑维度得分都应该最低;害怕型被试在依恋回避维度和依恋焦虑维度得分都应该较高。表4的结果完全符合上述假设。这也意味着两种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ECR&RQ分别反映了内部工作模式的不同方面,可以互为映证。

2.孤独感

采用UCLA测查结果显示,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刘加艳2004年的研究结果一致。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和孤独感得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高回避,高焦虑的个体或认为自己不值得爱,或认为他人不值得的信赖。这种内化的对自我和他人消极模型必然会影响其人际交往模式,致使其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从而体验孤独感。这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良好的有关自我和他人的模型以及来自身边朋友的支持,能够减少个体体验孤独感。

安全型与其他三个不安全类型在孤独感得分上差异显著,三个不安全类型相互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测验中越倾向于报告自己是安全型的大学生,其孤独感得分就越低,在人际交往和现实生活中就越不感到孤独,在测验中越是倾向于报告自己是害怕型或矛盾型的大学生,其孤独感得分就越高,在人际交往和现实生活中就越容易感到孤独。相对于矛盾型和害怕型个体,轻视型个体可能由于自我模型建构良好,体验到的孤独感水平稍低。

因此可以得知,矛盾型和害怕型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更倾向于隐藏自己,封锁自己,尤其是矛盾型个体,他们渴望接近他人,又害怕被拒绝,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更敏感的体验到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这使他们感到十分孤独。

3.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

大学生上网的6种目的中,娱乐目的平均数居第一位,居第二位的是学习目的,接下来依次是逃避目的、交易目的、从众心理、交际目的。除了在“从众心理”这一指标上,不同性别的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其余五项上网目的上男女差异不显著。可能男生更容易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使用互联网。由此看来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虽然不是学习,但也不是完全是娱乐和游戏。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总体上是积极的。

4.依恋、孤独感与互联网使用目的的关系

四种依恋类型的被试在六种上网目的上的得分只有从众心理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 。轻视型个体从众心理上网平均数最低。可能是由于轻视型个体自我模型建构良好,认为他人不值得信赖,不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缘故。

高依恋回避的个体上网学习目的、交际目的、娱乐目较弱,与逃避目的为正相关。由此可以说明,高依恋回避的个体上网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娱乐或者交际,而是为了回避现实的交往。因为亲密关系会让高回避个体感到不自在。

依恋焦虑与交易目的、交际目的、从众心理、逃避目的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处在依恋焦虑高分一端的个体担心会遭到他人拒绝或抛弃,他们怀疑自己的价值,不能确定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依恋焦虑个体在遇到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时,往往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内部归因方式,将原因归为自己没有能力,往往通过网络摆脱或逃避现实中的困扰。高焦虑个体可能尝试各种手段,缓解焦虑。比如: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和匿名性的特性,依恋焦虑个体或许能够较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等而不用担心遭到拒绝或被抛弃。或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建立需要的依恋关系以弥补现实依恋情感连接的不足。从众行为可以缓解群体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和焦虑感。高焦虑个体看到周围同学都在使用网络,他们也就随大流使用网络,以期缓解偏离群体带来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高回避的个体认为他人是不值得信赖的,对他人是拒绝的。大学生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但高回避个体上网的目的是为了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

孤独感与学习目的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从众心理、逃避目的存在显著正相关。

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 S.)的在《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中指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孤独感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同伴的接受性差。有些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拘谨,沉默寡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落寞感。因此,孤独感水平较高的个体上网的目的可能是迫于周围人群的压力以求得和别人一样的从众心理,也可能是逃避现实交往中得不适,或希望在虚拟空间寻求一种缺失的令人满意的关系,作为现实生活中亲密感缺乏的弥补。个体体验到孤独感越高,上网目的越不是为了学习。

以上网目的为预测变量,以依恋得分、孤独感得分为相关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孤独感得分对上网的学习目的、交际目的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从众心理具有较好地预测作用。这意味着孤独感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迫于群体的压力而选择从众行为。

依恋焦虑得分对交易目的、交际目的、从众心理、逃避目的具有预测作用。依恋回避得分对娱乐目的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与上述依恋维度、孤独感与互联网使用目的的相关分析结果一致。

四、解决策略

第一,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非安全型依恋大学生进行干预,降低学生的孤独感,使非安全型依恋学生具备正确的、客观的认知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指导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其次,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以人格魅力和素质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和信任,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和健康使用网络等活动,并定期对学生上网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统计。同时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其三,大学是培养理论研究型、高级应用型、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本人需要主动杜绝不良的用网习惯。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网络使用理念,争取做一个符合时代和未来要求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刘加艳.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03).

[2]李同归,万露,秦和平等.大学生的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2).

[3]Freud S.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London Hogarth Press.1964.

[4]Bowlby.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69∕1997.

[5]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03).

猜你喜欢

个体维度差异
相似与差异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找句子差异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How Cats See the World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