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歧异现象初探
2014-02-12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4)
歧异现象通常被我们理解为一个句子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释。人类每一种语言都存在歧异现象,在英语中,凡是语义模棱两可,能影响正常信息交流的现象都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敌人。在英语的日常使用中,要尽量避免能引起歧义化的语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英语歧义的存在尤为重要,如:
She is a English teacher.
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理解:(1)她是教英语的老师(但不一定是英国人);(2)她是一个英国的老师(但不一定教英语)。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歧义现象,多义词和同音多义词大量的存在于英语中,并且较大的文化差异也使得歧义现象更为严重和突出。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歧义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义歧义和文化歧义四种。所以现在急需解决的是讨论英语歧义现象发生原因以及如何努力去消除歧义现象。
一、语音歧义
听者在交际过程中一旦得到一些语音信号,这些信号就会通过神经系统快速进入大脑,大脑会对传过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辨别最后做出判断。即使这样在英语中还是经常会发生语音歧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很多同音异义词存在于英语中,并且在英语发音中连续发音现象还是很普遍的,听者对其意思难以理解,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语音歧义。英语歧义主要有两种:一是连续,二是同音异议词。例:
1.My yonger brother has a [greidei].
听者可以理解为My yonger brother has a great ape.或My yonger brother has a grade A.除此之外还有grey day/grey tape.可见相同的发音可对照很多不同意义的词。
2.These books are his [ti:t??z].
本句[ti:t??z]可以理解为teacher’s(一个老师的)或teachers’(老师们的)。语音不确定性是这种歧义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仅限于口语交流的时候容易出现误解,一旦写在纸上就能消除此种歧义现象。
3.“Mine is a long and sad tale!”said the Mouse , turning to Alice and sighing.“It’s a long tail,certainly,” said Alice, looking with wonder at the Mouse’s tail,“but why do you call it said?”
这段对话是《爱丽丝漫游奇遇记》中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对白,由于这段对话中tale和tail是同音异议词,前者是“故事、身世”的意思,后者是“尾巴”的意思,听者听闻这段对话误会为Alice的谈话好像一只老鼠。正确的理解为:“我的身世说来话长,令人悲伤!”老鼠转向Alice叹了口气说。“当然你的尾巴确实很长,” Alice看着老鼠的尾巴非常惊讶的说,“但是为什么你会说悲伤呢?”
综上所述,语音歧义的主要原因是读音连续和同音异义,声音相同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语言想表达的更准确和理解的更准确一些要靠我们拥有丰富的语音知识和应用能力。相反,语音的发音不准确、读音的相互干扰和影响,会使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交流上出现障碍。
二、词汇歧义
英语经过不断的长期发展,大量涌现了很多新词,而许多旧的词汇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以扩大词汇量,从而出现了许多多义词的现象。词汇歧义是指语句中的一种局部歧义现象,一般是由于单词同形同音不同义造成的,在未知的语境情况的背景下,很难准确辨别句子的含义,从而引起歧义理解。
1.He give me a ring.
在本句中,单词ring最初被翻译为首饰之类的圆形金属物品——“戒指”,以后引申为类似“环形物”且不分材料制成的,铃铛很多是圆形状的,所以赋予了该词又一新的含义——“铃声”。Ring又可以引申为动词“打电话”,这是由于人们在接电话前先听到了铃声。那么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a.他给我一枚戒指。
b.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
2.Mary has gone to the bank.
“bank”是个多义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河岸”;另外是“银行”,那么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a.玛丽去了河岸。
B.玛丽去了银行。
3.We saw her swallow.
“swallow”可以当名词用也可以当动词用,作为名词时被解释为“燕子”,作为动词时被解释为“吞咽”,那么这句话的两种解释分别为:
a.我们看见了她的燕子。
b.我们看见他的吞咽。
三、语义歧义
一般来说一句话在语境中只表达一个意思,即在语义角度上是单层次的。但由于自然语言中语义关系的变化,最关键的还是背景不同,导致语句多层语义,即包含一个以上的内涵,这样就发生了语义歧义。
1.The teacher :“Henry ,what are the three words which some of you most often use in classes ?”
Henry :“I don’t know. ”
The teacher :“Correct !”
这是一个典型的语义歧义句式,当然也由于歧义情况的出现产生了英式幽默。刚才说过,从语义角度上一句话只表达一个意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两个或更多的语义层。看似Hewnry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用“I don’t know.”表示他不知道哪三个词他经常使用。但其实Hewnry回答的“I don’t know.”就是他经常使用的三个词,恰恰答出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故老师说“Correct !”。
2.前文所举《爱丽丝漫游奇遇记》中老鼠和Alice的对话也是由于歧义现象而产生了英式幽默。
四、文化歧义
人类文化的差异除了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或习俗文化表现的很明显之外在语言沟通上表现的也非常明显。比如中国人在人际交往和打招呼过程中经常用“你吃了吗?”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怀,我们也习以为常的认为这就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但是如果用相同的语言方式问英国人或美国人“Have you eaten ?”就会引出麻烦,他们会颇为疑惑的想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想请我吃饭?或是想与自己谈恋爱?又或是中国人想借钱给自己吃饭?再如,英国人美国人口语中经常用“dear”表示与别人的亲近,但“亲爱的”显然不适合我国的语言习惯,我们只有关系亲近的人才用这样的次。很明显,这便是中外文化造成的语言差异。
五、如何消除歧义
歧义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较常见的英语现象。它带给人们诸多不便,甚至在交流上造成一些误解。在英语交流中,我们应该如何尽量避免歧义呢?
1.明确语境能有效的消除歧义现象。在交流中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述和面部表情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进一步理解对话中的具体意思,如果把这些语境理解清楚,就可以克服沟通障碍使沟通顺畅。
2.要弄清楚语言本身所存在的含义。在进行口语交流时,对话者的表情、语音、语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音方面读音准确才有可能避免口语歧义现象;在进行书面语交流时,我们可以定位词,词组,从句和分词或标点符号的使用,补充等方法消除歧义现象。
英语歧义现象虽然很多,但它在英式幽默中又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很多英式幽默是应用一些歧义现象和双关语来表达的,这样的语言既生活有趣又使人记忆深刻。在英语语言教学中,通过对歧义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具体认识语言结构及语言使用的规律,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在交际中得到正确的使用。
参考文献:
[1]Fangfang Ding. A Survey on Ambigui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G Grammar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3,(06).
[2]Juhani Rudanko. On a structural ambiguity in English subordinateclauses of time[J]. English Studies,1981,(01).
[3]Lukatela G , Frost S J , Turvey M T. Identity priming in English is compromised by phonological ambiguity [J]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99,(03).
[4]黄敏.英汉翻译中的英语歧义现象解析[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06).
[5]张献丽.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6]杨双菊.从言语交际看英语歧义的双重意义[J].双语学习,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