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聋哑学生的素描教学探究
2014-02-12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在实际艺术设计工作,拥有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价值观的同时,支撑其作品、产品产生,进而不断优化的基点就是造型,而这也是孕育鲜活艺术形象的根本。在艺术设计的发展史,由于时期和风格流派的不同,使得审美观念艺术和见解迥然各异,但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都能表现出扎实的造型功力,各个时期的美术大师所创造的辉煌业绩皆是朴实无华的素描学习上发展而来的。
一、 明确素描教学在特教设计专业中的意义
在绘画发展史上,素描可以算是较为既普遍又独特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最为视觉艺术的基础,,素描经常是习作或草稿的形式,但恰恰素描又是艺术家最为原始与独特的思考方式。比起其他表现方式,创作者总是能通过素描最直接、有效的快速体现其意图,素描的随意性较强,基本不会受到材料方面的限制,使得画家可以方便通过实验来探究创作思路。简易的工具能快速表达设计意图中形式、结构、空间、透视等基本造型特质,以及认识和表现艺术形象的视觉状态,进而引发其中的审美视角和美学意义,生发出种种表现手段,创造出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而拓展想象空间,体现画家的表达意图,升华情思,进而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其它表现手段并存。
作为表现时代前沿的艺术设计专业,随着理念的快速进步和各学科的相互跨接与交融,素描课程作为造型基础也在不断地深入探究与摸索。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在实用美术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优化。毋庸置疑,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把握时代脉搏已成为现代工业革命中艺术发展变化的趋势,素描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的造型基础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建构体系。所以,把握素描教学与专业方向契合点,重构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素描教学核心意义并使之如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进行研究、分析和思考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理解,素描就是通过单一顔色的绘画工具,运用线条、明暗等表现元素对物体从结构到表象加以分析表现,这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而现代设计中的素描是在传统素描观念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进一步形成创造图形的能力,这里指的能力是用视觉表现的语言意识,对视觉空间领悟和把握以及重构的能力。
素描教学在艺术专业学习中有是敲门砖,但同时又是奠基石,能够在艺术造诣提升的过程中起到基础和独特审美取向的作用。而通过对学情的分析,设计专业的聋哑学生,由于其生理上的特点,往往在理解上弱化了素描的真实意义而去简易的模仿其表象形式,因此聋哑学生的造型意识的培养不能像普通学生一样加以语言上的启示和引导,而应该多元化的从观察的手段与方法,并抓住素描与专业方向的契合点加以学习。
二、建构艺术设计专业聋哑学生的造型意识
通过图形加以自觉思维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而作为教师,应该巧妙的认识到艺术设计专业的聋哑学生恰恰是生理的部分功能缺失,反而会从特有的造型视角去感知对象,运用设计的理念去思探究事物形态,产生造型意识,而只有具备了造型意识才能从独特的角度把握对象,开展设计活动。
1.聋哑学生要有正确的观察方法
上好聋哑学生课程,首先研究聋哑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基础课教育实践中如何根据聋哑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是特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素描教学。
由于聋哑学生特殊性,在学习上最大的难点就是观察方法的培养,由于观察是视觉和心理相结合的一种选择性过程,不是对事物的简单的复制,视角的不同,导致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但任何结果都要加以肯定和适时加以引导。特别是思维角度,更是聋哑学生最为独特与可贵的观察方式,由于思维的各不相同导致观察结果会产生格式各样的美感,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些灵感因素,大胆鼓励学生对物象加以解析与重构,进而升华其造型意识。所以说聋哑学生观察意识的训练是素描训练的第一步,观察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折射出学生的精神世界。
聋哑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得学习上产生了许多障碍,但其个性优势也极为突出,在对事物的感知上充满好奇心,无论遇到什么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并极具肢体模仿能力。这种特有的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使得聋哑学生在特定领域可以挖掘超常的潜力,在实用美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训练中,通过教师耐心地辅导和引导,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探索与想象空间。
2.拓展聋哑学生多样化的造型意识
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艺术认知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导致了素描的造型意识的多样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在造型意识上大胆理解、联想,并加以创新。要让学生感受到物象从自然转化成图形的过程是是自我认知逐渐清晰的一条脉络,造型意识中每一个显现出的灵感元素都要敏锐捕捉和保留住,并将这些原始的造型元素通过设计意图组织好,并运用到作品形象中去。
例如从简单的几何形体中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结构特征:圆锥的三角形根本属性以及束状放射状形态的分析与联想,由此可以在产品设计中将这种造型属性加以延展与想象,可以利用三角形及放射状来表示其方向性,同时又可以利用对称三角形的稳定性来构思画面。再比如说球体:球体结构的完全闭合性特征使得球体造型具有所有的点位都是开始与结束的特性语言,通过演示与启发,开发聋哑学生对形体特征的理解,通过肢体动作对球体的表述,是学生了解到它的不稳定性,在素描训练中可以做以下的练习,如:让学生做摆放静物的练习,静物中设有不同形体特征的物体,如圆形盘子、方形盒子、球形水果、线性蔬菜等等。在进行物体组合摆放时,就结合不同的形体特征属性加以重构,在圆形盘子中摆放水果时,旁边一定要线性的物体加以均衡和方向性引导,远处可以摆放方形盒子形成稳定感,使其在点、线、面的构成中达成和谐。从相对简易的物体开始练习,逐渐感受构图、空间、结构、质感等造型因素的画面效果。
3.把握素描教学与专业方向契合点
设计类专业中的不同方向对素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素描训练要与专业逻辑层次及方向上相吻合,从绘画专业与设计艺术对素描训练的不同模式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异同。在纯艺术专业的造型训练中,素描课既是一个独立的画种,也是以后专业提升的铺路石,它要求学生注重个性化的直觉与感性的训练,强调在分析其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更要提升到与外部表象的相统一,做到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实用美术方向的聋哑学生,他们毕业后要紧密联系生活,从事商业艺术设计。他们在专业上更多的是结合多媒体技术、从实用功能出发,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求,所以,笔者认为聋哑学生的素描课中既要有感性的温度,同时更多需要理性的思考。
理解与分析是学生在素描训练过程中重要手段,面对物象,所呈现出的表面光影、质感之下的结构、空间、透视应该显得更为重要。由于专业性质所限,要求他们能够在自然形体认识的基础上加以解构,对物像精神层面上不做过深的追求,而是用自己的独特但理性的角度形成画面,在这一点上,要适时加强聋哑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解析、联想和重构等造型意识培养,在材料方面不要过分要求聋哑学生,不要过于规范表现的方式。
练习过程中把握住三点:①构图的安排:构图知识使素描作品更趋于完美和个性化,更有画面感、更有艺术性,对结构、特征、比例、形体、朝向、节奏、对比、点、线、面等因素的要熟练运用与驾驭,在对物像的观察中把握基本构成形式,分析结构关系,在解构物像的基础上将其造型元素几何化,这种几何概念的把握与深入塑造技能又起到画面的宏观与微观的调控作用。把这几种形体进行组合,利用构图的原理,安排好画面,充分表达起深度与广度的关键作用;②物像比例:比例即空间,物象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素描训练中,物象之间的组合营造出一种空间关系,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三维的立体空间,比例关系就是至关重要,同时,对比例关系的巧妙安排,探究视觉错觉现象,还能够带来造型上的新启示。③物体的质感:物体的质感是在分析其结构的基础上的生动表达,也是做为设计性素描中最为感性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设计中趣味性较强的元素。
笔者认为,在造型意识的培养中,构图、比例和质感这三者是作为聋哑学生素描学习可以感知的要素,可以使学生从理性和感性双方面对物像开始最初的认知。同时,素描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技术训练层面上的造型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深刻的认识到素描的单色艺术魅力以及表现出来的朴素精神。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形的联想,意的联想,而不是就形看形,通过对物象的 观察、感受、发现,将物象转换为诸多新的信息,同时在形的“意化”过程中注重作者的情感因素的注入,还有创造性的思维的注入,甚至是意象的引申和联想。开发自身直觉引导出的艺术才能,创造出新的形式。总之来说,艺术设计虽然更多的是强调功能性的实用美术,但其最高的艺术本质永远是在追寻感性,这也就是其人本的原则。因此,尽管理性的解构、重构是设计方向中素描训练的重点,但这些都是手段,成熟的艺术作品永远是人文的真实表达。
三、明确聋哑学生素描教学的培养路线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造型意识的着眼点。素描教学作为造型基础的主要训练方式要重点开发与引导,而聋哑学生虽然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但是在训练过程中,笔者发现根据具体生情、学情,在教学中,采取肢体演示和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下,他们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将所学的东西进行理解与吸收,从而达到独特创造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在对聋哑学生培养个性化的视觉感受能力和造型意识的同时,教师总结训练过程中的经验,形成相应的教学语言,营造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素描训练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学习,设计的灵感也不会是在理性的分析中迸发火花,生活是艺术工作者生存的土壤与源泉,艺术设计不能总是停留在物像的理性分析中,聋哑学生受生理上的牵绊,本来就缺乏人际沟通,因此,教师在其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聋哑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积极走入生活,通过速写、摄影、视觉形象采集等多种方式来填补课堂教学空白,形成造型训练和素描教学新模式,但具体的方式方法还要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进一步探索。
在教学中,笔者看到的是这些聋哑学生用独特的艺术眼光去探究所看到的物象,去挖掘常态视角未曾发现的特征,捕捉新元素,看到他们将普通的形象在艺术的表现下形成生动的画面,深深的被这些学生的进步而感动。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应该体会的是思想、是创造精神。经过教学实践的初步尝试,聋哑学生的素描学习已经证明了探索的有效性,他们的艺术心智正在逐渐注入灵光,收获的喜悦正在引导他们迈向更高的地方。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不可代替的角色,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中,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开发出每一个学生可贵的闪光点,特别是面对身残志坚的残疾学生,更要努力创造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握学情,正确引导,使之真正成为新世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国荣.素描与视觉思维[J].艺术设计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2012,(03).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李淳.绘画的形态语言[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