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运用语言教育心理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2014-02-12王凌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习动机外语

王凌超,韩 燕

(1.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121000;2.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就是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对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来说,如何创新使用一些新的观点和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许多外语学工作者日益重视并致力研究的问题。外语教育心理学(Psych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是近些年进入人们视线中的一门科学,它以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为基础,研究在外语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语言呈现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将计算机技术、传播学知识和受教育者从事外语学习的实际状况结合,创新外语教学方式,以期提高外语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

一、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简述

外语教育心理学(Psych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是一门研究外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进行语言活动时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针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外语能力、个体差异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研究外语教学的本源、目标、方法、规律、任务、内容、教师、管理和制度等问题,致力于开创全新并有效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

它以传统的心理学为指导但与传统的心理学又有很大不同。心理学是可以运用并指导所有学科的科学,而外语教育心理学融汇了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理论于一体。它创新地提出了解决外语受教育者心理障碍的方法,并涵盖外语语言知识教学、外语能力的培养、外语学习心理、外语学习理论以及心理学原理指导外语教学等诸多方面内容。可以说,它的理论对于提高外语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外语教育心理学正确运用的条件和目标

(一)提高外语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是有效运用外语教育心理学的前提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提高外语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成为教师发展的第一要务。要想更好地运用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就要求外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外语业务功底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对于外语语言的发展史、使用此种语言的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也要有所了解和涉及。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探索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乐学、愿学并积极主动学,消除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正确运用外语教育心理学的目标

雅克博维次经过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外语学习效果主要存在四大因素,分别为动机、天赋、智力和其他原因。在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为动机(Motivation),占有三十三的百分比,这说明要想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必须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可见,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而我国学生似乎对于外语的学习相较其他学科来说普遍吃力,这不仅因为语言环境的问题,还有其他诸多因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机是最大的原因。外语的学习对于每名学生来说都要经历一个相对复杂和困难的习得过程,但对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客观环境,外语的学习似乎又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动机就成为学好外语的首要条件。

笔者对外语教育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外语学习的动机简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内在动机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动力,可表现为兴趣、毅力、爱好、求知欲等,内在动机可使人不需要外在力量的迫使而主动从事某项活动。具有内在动机的学生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坚持的是“我要学”的信念,对于外语的学习过程来说,学习外语追求的是快乐与成就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在每个班级的全部学生当中只会占有一小部分。笔者在几年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往往这类学生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但性格多为内向,语言表达能力稍差。

2.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动机往往与内在动机相对,并可以相互转化。它往往与社会需求或个人的生存有关,即受到外界某些因素的推动可实现某种目标的动机,可表现为就业压力、升学压力、得高分、奖学金等。由于外在动机往往产生于某种外界的压力,所以就成为一种“双刃剑”,如果可以和内在动机有效转化,将产生较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变为消极因素而产生负面影响。

3.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

融合性动机是Gardner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想融合到第二语言群体当中,与第二语言群体进行交际并想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它包括动机、融合性和对学习的态度这三个方面。具有融合性动机的学生往往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因为外语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每天必然接触的语言。通过接触,他们对外语的感情及使用本种语言的国家文化和风土人情都有相当的了解,进而表现出一种“对于该种语言下的文化和人民的真诚的个人兴趣。”但是,拥有“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往往会过于流于表面而目标不明,盲目学习,忽略实用知识,但往往拥有这种动机的学习者对于外语的学习持久性较长。

4.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工具性动机即想把外语作为达到某些实际目的的辅助性的工具,强调“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实际价值和好处”。工具性动机往往持续时间较短,一旦达到既定目标动机即可消失,它的特点便是具有极大的选择性。

外语教学工作者只要较好地掌握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而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就能在提高教学上达到一定的良好效果。因此,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学工作者首先要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了解英语学习目的,解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预期的外语教学目标。

三、将语言教育心理学与外语听、说、读、写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外语教学无非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一)听

心理语言学家发现,人与人的整个交流过程中,是遵循这样一种顺序,即首先要随时理解对方所讲的话,进而自觉地去预测对方下面要讲的话,尽管预测有时候并不准确,但是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随后,人与人交流还会加强对自己所需要信息的记忆,对不需要的则会自动“滤掉”,这就是所谓的“筛选”过程。继而,对“筛选”后留下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释义”。最后,在大脑中将所有自己认为有效的信息进行整合,完成整个听的过程。外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按照语言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原则,就应该让学生首先对听力材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听之前对所听内容和问题答案进行预测,待播放听力时,要带着问题和预测答案去听,并养成随时书面记录的良好习惯,通过不断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将注意力逐渐提高,并随之提升听力能力,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二)说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任何句子都存在两层结构,即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反映句子的内容,表层结构是深层结构的表现。因此,要想在外语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同一个句子可以锻炼学生的不同表述,丰富学生对于句子和语法的理解。其次,心理语言学极其注重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由于汉语和外语的形成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述顺序也不同,所以要提醒学生尤其注重这一点,一句话并不是汉语表述顺序如何即外语表述顺序如何,还要注重词语的忌讳、褒贬、具体语境中的特殊表达。最后,心理语言学强调归纳和演绎能力。它可以训练学生大脑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信息的总结筛选能力,这些都应该成为外语教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必须注意的问题。

(三)读

阅读题越来越成为升学、考研和考级外语试卷中的拿分点,可见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不得不高度重视的。笔者非常赞同Goodman提出的“阅读过程是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这一观点。Goodman认为,阅读过程就是文字符号——选择讯号——预测意思——理解意义——文字符号这一程序。运用到阅读理解过程中,要把阅读视为作者、读者之间的一种博弈。首先读者要去了解材料信息,预测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并将文中的符号信息输进大脑中,进行思考、验证、核对,最后得出结论。在外语教师阅读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由浅入深,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理解、边猜测、边验证、边定论,实现对文章反复阅读、思考和理解这样一个自下而上、由浅入深的互动。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技能。

(四)写

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最难的一项,因为它不仅是对学生词汇量的测试,还能考察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对于学生外语能力的综合考验。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说,Flower和Hayes曾提出一种模式,将写作所涉及的过程和组成部分概念化,将写作看作解决任务环境、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这三个主要特征问题的一种形式。笔者认为,任务环境应该包含文章的框架和写作手法。长期记忆包括作者对所作文章所涉及内容的构建和词汇量的积累,除此之外,还包括作者对写作主题的事实和见解的了解。短期记忆在写作中也非常重要,即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必须考虑到谋篇、翻译和审查意见。将其应用于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谋篇布局,列出提纲,并确定采取何种写作手法,进而迅速组织材料,有条件时可先打草稿,最后再动笔正式书写。教师在日常对学生的训练中,可让学生多阅读,对于精辟词汇和精炼的例句要求学生进行记忆积累,成为自己写作时的参考;在课堂上,可要求学生用外语记录笔记,要求每周写一篇外语日记,形成一种外语写作氛围;还要通过反复多次对学生进行指定题目书写训练,消除学生外语写作障碍,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马晓婧.外语习得过程中言语主体意识的重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

[2]吴边,郭熙煌.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8.

[4]Corder S P.Error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1.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学习动机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