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4-02-1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数字化校园

光 琳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61)

近年来,国家正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面临挑战,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已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步取得一些进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以及核心竞争力,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系统,就可以提高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使科研管理工作起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支撑环境。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将现实校园中的各项资源进行数字化,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将传统校园的诸多业务功能进行扩展,最终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

高职院校要实现自我发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创建品牌的重要途径。多数高职院校基础较薄,对于科研兴校的理念认识不够,对科研的定位不准,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加强科研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就科研管理方面而言,科研管理服务不到位,科研工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目标,不论短期还是长期的目标,都缺少规划与布局;只看重表面,管理上过于形式化,而忽视了过程、内涵的管理,在立项、中期检查、结项等方面都存在形式化的倾向,实际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项目管理的面太宽,重点不够突出;科研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及时准确地为教师提供信息服务,对科研成果转化表现得不够积极,在搭建科研平台、营造科研氛围、提供科研条件以及保障精力投入等诸多方面做得都很不够。

三、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科研管理领域中的综合运用,它的核心是要从管理工作的内涵出发,建立能充分利用网络,合理组织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实现科研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继而提高科研管理和交流的效率及水平。

2.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专业门类多,科研项目及成果所涉及领域广、数量大,给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各学校对科研的投入增加,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不断增多,科研管理的压力也逐步增大,对科研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科研管理工作的要求。搭建和应用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有助于服务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助于辅助领导进行科研管理决策,进而有助于提升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仍然是依靠人工进行,通过Word、Excel等常用的办公软件来处理大批量的数据,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不能实时地掌握最新的科研情况,而且有大量的重复劳动。随着工作的不断增多,数据长期不断积累,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已经受到了人工操作和这种旧的管理模式的严重制约。从科研管理的有效性来看,信息技术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管理的效率。从科研管理的规范性来看,信息技术化管理极大地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很大,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客观上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要求,实现机上作业,便于提高作业效率,也便于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与分析,实现了管理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3.数字化校园背景下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和生活数字化,其中产学研数字化就是要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详实的信息资源,达到教学、科研和实训三者一体化,通过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有效促进知识的发生、发展与管理。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下,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系统。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也有了自己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但现有的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其他部门的需要。例如,人事处在做各种统计报表时可能会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科研信息,而科研处在做科研报表时也需要从人事系统中获得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并从共享数据库中获得全校的相关信息,但现有的系统很难确保这些数据与共享数据库中数据一致。同时,多数学校的科研处目前正在运用的软件和管理体制,无法及时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

如何全面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研管理系统是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构建一个及时更新的科研数据中心,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学校的科研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供服务,为科研管理者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1)总体构想:建设一个面向科研、管理和决策的服务平台,建立一个多方位、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科研管理系统的建立首先要为科研管理人员服务,使用起来应方便,既要能实现对科研信息管理和控制的高效性,又要能满足对科研活动宏观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其次,科研人员、教职工等用户都可以通过系统来进行各项科研业务的登记、申报、查询,真正实现网络化管理,满足网络化无纸办公的要求。

(2)总体框架:建立一个集科研信息、机构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科研经费、成果管理、论文收引、学术活动、科研考核、评审信息、项目跟踪、年度统计等业务功能为一体的统一门户及科研业务管理平台。由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也相当复杂,除了要满足这些功能外,还有许多细节的地方要注意,比如学校的科研信息要导入上级主管部门的科研系统,就要考虑到两个系统的对接问题等等。

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尽快真正实现科研管理的信息化。

[1]吴静,宿佩.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应用现状研究[J].软件导刊,2011(10):77-79.

[2]石强,黄华平等.浅谈科研管理信息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4):8-10.

[3]彭俊.构建信息化科研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6):52-53.

[4]徐迪义.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李新战,赵伟等.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1):7569-7571.

[6]张鹏,吴东.医学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5):384-385.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数字化校园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化制胜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