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大学调整改革的思路——以福州理工学院(筹)为例

2014-02-1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福州应用型办学

陈 晶

(福州理工学院(筹),福建 福州 350014)

一个大学的组织结构往往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文化、教育、科研、服务、后勤基础情况等等,因此一般大学都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机构设置模式。这一点,对于任何一种所有制性质的大学来说都不例外,包括民办高校。对于现今中国大学的内部管理组织架构、机构设置繁多饱受争议。最近随着国务院要求深化改革的持续开展,大学“去行政化”呼声日高。大学“去行政化”,关键是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在学校内部,要对调整改革有一个明晰的思路,才能行之有效。

一、改革适应变化与需求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各行业高素质职业专门人才需求愈来愈大,但是我国的院校都是学术型大学,导致职业人才匮乏的同时,一般大学生反而就业困难。尽管国家“十二五”计划中的大学教育结构也处于调整之中,但是具体的落实与成效还是需要学校自己去改革与创新。

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质量始终扮演着基石角色,尤其是最近国务院发布一系列的深化改革的要求多次提到制造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结构要与其产业结构相匹配,不能盲目开设新专业,应该瞅准市场需求改革课程设置。在这方面,福州理工学院(筹)通过拓展深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院设有职业资格考试咨询的专门机构,重在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学生。

二、重组学校组织结构

中国大学的部门设置很多参照了政府管理的模式,机构繁多,部门林立,比如一般院校除了党群机关外,还有学生处、教务处、人事处、后勤、基建等若干部门。这样的设置加剧了大学校园的“官化”色彩,有人说很多大学“校级干部半走廊,处级干部半礼堂,科级干部半操场”,虽夸张,但不过分。

为了避免学校过分的行政化,福州理工学院(筹)由原来的19个职能机构、3个研究机构整合为11个职能机构,把研究机构派发到各系中。当然,任何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学校举办者和领导经调研后,在听取教职工的建议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的规模,从实际情况出发,经校董事会决定重组学校教学结构和后勤管理等部门,形成新的治理结构。调整重组后,学校的部门机构精简了大半,但却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学校领导除了做好改革调整的决策者外,又从自身做起,“丢弃官位”,把自己作为改革的对象。同时,也保证了将工作精力向教学第一线转移,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学生服务社会。部门精简,可以减少人浮于事,使管理权限适度下放,降低教育的成本。这种工作思路,符合我校办学的实际情况,符合高职高专的教育规律,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

三、疏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桥梁

一般人往往认为高职教育属于低端教育,不会把高职教育和高等学府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教育是很多人就业的最佳选择,也是很多人成功的摇篮,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家都是受过职业教育的培养。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员工的需求不断扩大。因此,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从业者具备市场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同时,要满足职业人才继续学习的需求,有效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融通。

为此,福州理工学院(筹)等成立了“通融性”小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职业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的衔接、沟通以及做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通融性。小组工作的重点是职业高校与企业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的改进,职业资格对职业教育就业的提升,以及未获得普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教育证书的青年成年人的职业再教育。

四、培育新的专业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几个倾向:一是综合化倾向,不少学校不顾有限的资源、资金、师资、实践条件制约,在专业门类中大跨度设置专业,理、工、文、经、管等专业全都上马。二是趋同化倾向,有的学校不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趋势及学校学科专业基础与可能,对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这些专业既无地方产业基础,又无学校专业基础。所以新专业不是新就行,而是要有基础和特色。

随着新的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市场环境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多专业、多层次的要求。比如电子商务、物流、通讯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仅从学院十年的大专办学过程就不难发现,在实际开设一类专业时,也要积极开拓该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的第二专业。例如,电子商务的学生不能仅懂得如何购销,如何网络操作,还要会市场调查,策划网络营销。同时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考察来设置专业和实际课程,不能盲目跟风盲目上专业,要对学生负责。笔者认为,学院的当务之急是把高职教育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而不是做大规模。比如,专业适时更新课程设置、教学软件的搭配和培养学生的质量。有了特色的高职大专教育经验,就可在竞争中取胜,今后提升到本科教育就有了基础。学院从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到福州理工学院(筹)就体现了这个思路。

五、增强职业教育灵活性

现在大多数院校注重教师的“双师型结构”,但忽视了职业教育学生的主体职位和灵活性。职业教育的课程更多地与劳动市场紧密相关,并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转换的对接。另外,在职业教育考试中采纳更多的企业实务知识,进一步确保学生能尽快转变成职业者。另一方面,在考试评价中引入相关行业或合作企业的“时事案例”等。当然,增加教师企业实训的时间,通过一系列项目和顶岗培训,使教师具备合格的专业视野和行业的资格,也会极大地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福州理工学院(筹)为此经过积极努力建立了通信网络运维培训南方基地、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移动通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商务管理师职业培训实训基地等平台,给学生和教师创造真实的市场环境。

六、强化校企合作

民办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层面建立健全学校董事会,在专业层面抓紧建立产学合作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议事制度,形成企业直接参与办学、高校直接服务企业的良性机制。要引企入校,推行“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与企业合办专业,按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开发教材,按企业技术进步共建实训基地,扩大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规模。同时,积极推行“车间即教室”,直接在合作企业建立教学区,将教学拓展到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实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及时把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前沿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民办高职院校集中优势办学资源、集中师资加强内涵建设和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培养试点等,提升学校特色化的办学实力。为此,学院每年都会举办“校企”合作办学座谈会,其中学院与福建鼎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项目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七、坚持因材施教的“应用型”办学方向

近年来我国大学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一批知识结构不全面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进入了大学。对这样的学生依照一般学术理论标准要求他们,既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长远利益。一般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不高,理论知识相对匮乏,但他们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动手操作,充满个性、多元化的青年群体。因此,取长舍短,把这些喜欢实际操作、充满一些想法的学生培养成各类应用型人才,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生产产品上比学科型、理论型人才更务实、更有成效,这既是学校教学中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内在意蕴。

福州理工学院(筹)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应用型”为主,理论性为辅,增强了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为实施应用型的培养,福州理工学院(筹)在实验课程性质的设定上,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点设定为必修实践,对于技能延伸性实践或次技能点实践,设为选做实践,供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对于初升本科院校而言,如何实现办学思维的转变和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基于以上考虑结合学院投资发展规模、教学内容及科研项目、办学要求及其策略等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应用型的院校有所帮助。

[1]沈斐敏.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改革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李盖虎,阳桂兰.改革开改三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主持人:史薇).提升我国全球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专报,2012(8).

[4]吴仁华.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新建本科院校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5]董立平,王连森.当前福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考试,2010(1).

[6]刘辉雄.福建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6).

猜你喜欢

福州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