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2014-02-12朱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职生人文精神校园文化

朱清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旨在对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进行价值引导的文化实践活动,其目标、内容和方法的选择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也就是它的价值取向。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调整。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潮。新的思潮促使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其为导向展开理论创新,拓展自身的内涵与形式。对人的关怀、发展和培养将成为未来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

一、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构建的时代背景和环境诉求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曾发挥着极其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推动当时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适应性日渐凸显。因为经济体制的变革不仅代表着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更意味着国家政治统治以及人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的转变。这些转变全都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在经济体制变化的背后,国内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各种文化思想在中国社会碰撞、激荡,社会建设和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党和政府已经意识到,不论是民族团结还是综合国力构建,单纯的意识形态宣传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中国的政治文化必须与时代齐头并进。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国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不断发展,人文精神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走上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最后,随时代变迁的还有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对象。在我国,连年增长的高职生数量早已使高职教育步入大众化。抛开数量的激增,80、90后高职生的思维方式和心态特征也与上一代人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权利意识淡薄,独立意识突出,个体间的个性差异明显,并且对人文关怀的诉求更加强烈。种种因素表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展开理论,特别是价值取向上的创新,而人文精神构建就是其创新的重要方向。

二、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构建的重要阻碍因素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特别是理论课教学改革,自改革开放伊始就已经提出,但不论是其教学目标、内容还是方式,多年来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创新进展。影响高职思政工作人文精神和内在价值发展的重大因素有二,即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政治化和知识化。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很长时间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以阶级斗争为纲领、以战争和革命为主题的政治运动手段。在计划经济的保障下,思想政治教育过度突出其服务社会和国家的政治功能,个人价值在与社会价值的人为对立中被舍弃和牺牲。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忽视对人的培育和关怀。诚然,政治性是一个人的重要社会属性,提升政治水平也是一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因。但思想政治教育不等同于政治本身,它的政治功能不应当凌驾于它的育人功能之上。缺少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培养出机械的工具,而不是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另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就是它的“知识化”。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学生、教师及高职院校本身视作为一门课程。这门“课程”虽然教给学生知识,向他们传授论是非、辨真假的法则,却很少关心他们智慧的增长、灵魂的安宁和生命的品质。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成绩评定方式仍然是统一闭卷考试,考试的结果既是考核学生表现的标准,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成效的准绳。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学生也将其当作获取奖学金和毕业证的跳板。在对知识及其功利性功能的关注中,校师生三方都再难有精力去关怀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本身的发展与成长。

三、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构建的有效途径

(一)突破工具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

人文精神融入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澄清理论上的误区。教育的终极职能是人格塑造,这是教育的本质与价值所在,也是教育人文价值理性的来源。工具理性是人文价值理性的对立面,消除工具理性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是发展人文精神的第一要务。当下,全球化浪潮中的人们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着思维方式。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最大的困境面临不再是技术和资源,而是思维创新。高职生所处的是一个更加新奇、多样而复杂的外部世界,在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中,高职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现实世情要求高职生在具备面向世界的竞争力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具有面向世界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中,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思想,以培养意识开放、态度兼容、有坚定爱国情怀和世界眼光,以及能够适应国际市场道德规范的专门人才为己任。显然,缺乏人文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难以担当起这一神圣使命的。因此,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文精神的深度接纳以及它本身的创新改革都需要站在全球化视野的高度上。在缺少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思考的情况下,人文精神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加强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中的融入

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的角度来看,人文精神不但蕴含着深刻的目的论、方法论意义,还具有明确的内容指导功能。同时,从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来讲,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体现人文精神内涵,主要取决于其教育内容是否切切实实贴近了人文精神的要求。要想找到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教育和应然教育间存在的距离与偏差,就必须进一步发掘当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并着手在教育内容创新中寻找脱离困境的出路。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以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勇气为前提。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必须展开针对性的自我解剖、批判,甚至否定。未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和挑战,要想实现教育话语的创新,就必须对应地调整教育本身的内容、层次和架构,并同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和作用上的新内涵。同时,在学科建设,特别是教材建设的问题上,笔者主张,要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以普适性的社会道德要求为根基,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撰创新。在进行教材编撰时,需要组织起一支有深度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专家队伍,在广泛听取心理学、法学界等各行业专业人士意见的同时,充分重视一线教师的编撰建议。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性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构建是一项长期、系统而繁杂的工作,它涉及的人员广、层面多,不仅要求学生、院校德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配合,还需要院校高层领导和各单位行政人员的参与。这种情况下,要做好人文精神构建工作,就必须加强对各参事单位和人员的组织协调,明确不同个人和部门在此项工作中的主要使命和具体工作内容。同时,要视具体的工作进展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和学生恳谈会,借此调查学生们对现有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确认、解决,并将解决方案和最终处理情况通过校园网等方式向全体师生公示。

除了强化组织协调外,各相关部门还需要明确自身职能、主动发挥效用。要巧妙借助校园景观建设、校内外活动组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院校的认同与热爱,藉此进一步引导他们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呵护自然,从而达到提升自身审美格调、品德情操和思想水平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院校方面在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必须尊重青年学生的客观认知规律,避免强硬的“刚性管理”。要给予学生自主思考、自行选择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主发展成品行端正、人格健全的新时期青年。

(四)创设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高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气息不但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还能从侧面体现出高职院校和教师群体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重视。以往成功的实践经验表明,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纽带构建起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人文育人”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构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高职生围绕人文主题开展种类多样、贴近自身思想和生活的感恩教育、亲情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们以人文讲座、主题辩论、科技文化展览、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等方式自主创设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这个过程不但有助于院校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养成,更能有效塑造高职生的人文品格和精神素养,从而实现他们自由、和谐、由内而外的发展与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纯正的学风教风、浓厚的校内人文气息会激励院校师生迸发出奋发向上的行为动力。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特点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细致做人、认真做事、严谨求学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校园网络文化构建与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同等重要,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生的正面培育作用不能小视。学校对学生的个人关怀、文化引导和精神培养应当同步体现在校园网络之中。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化趋势已经突显,但其人文精神的构建之路却刚刚开始。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化、工具化、知识化特点依然鲜明的背景下,必须敢于突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式的思维方式,勇于将人文精神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学科内容中,再以突出的组织协调性保障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唯其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感染人、培育人、塑造人,真正植根于人文沃土。

[1]薛晓娟.让人文精神走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5):156-157.

[2]马露,田宗远.人文精神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1(23):294-295.

[3]来宁,王金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方式研究[J].前沿,2013(11):44-46.

[4]沈阳,陈朝萌.浅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17-18.

猜你喜欢

高职生人文精神校园文化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