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护理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014-02-12田丽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工学基地实训

田丽欣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上水平、创特色的核心工作之一。

一、工学结合的概念

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第一次提出了“工学结合”这一高职教育模式。世界发达国家高职培养模式,大多也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他们的经验突出体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优势所在。

工学结合作为把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为基础。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把以课堂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

二、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软硬件建设优势互补

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环境。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投入都较为紧缺,资金上的匮乏使得医护院校在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软硬件条件都不佳,对人才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引入“工学结合”的概念有利于培养综合性的护理人才,借助企业现有的设施设备资源,利用校企结合的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大缓解了当前护理院校的资金问题,促进人才培养又好又快发展。

2.教育环境充分营造

良好的教学和培训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之后的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护理工作的经验积累,从而受到更多就业单位的青睐;其次,较早地与社会环境相接触,有利于及时调节角色转变的心理状态,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再次,在职业道路的训练过程中,能够增强职业感知,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定位;第四,增加工作机会,实现实习就业一条龙;第五,增加对社会的体验,同时增加一定的收入。

3.教师素质精益求精

要真正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当下,我国的护理实训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相对较差,既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实践技能的综合型教师不多,使当下高校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衔接成为了薄弱环节。至此,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授课教师的角度出发,可以去社会上的医院、医疗单位得到实际的锻炼,在具备理论的同时充实自己的实践技能;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可以选聘社会中医疗实训相关专业的优秀人士担任兼职教师一职,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综上所述,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走出去、引进来两方面得到了实际效果。

三、护理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1.管理模式落后,不利于护理学科发展

从理论上而言,护理实训基地应归属于护理学院,由护理学院各行政办公室管理。但是,近年来,大部分院校为了迎接评估,都将护理实训基地并入临床实训基地,并一同由学校的教务处进行管理。当然,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有利有弊。利在于学校整合了护理实训基地、临床实训基地的资源,使两者联系更紧密且便于学校的管理。但是,就合并之后护理实训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并不适合长期存在。护理实训由于其学科特色,在实践技能教学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几乎没有穿插之处,尤其是基础护理,是一项完全独立的教学任务。同时,护理实训与临床实训在资源使用环节有单独的规章制度,在并用之后管理时会出现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实验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实验效果降低,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输出。

2.护理实训场地面积过小,设备陈旧

由于较多院校的护理实训基地与临床实训基地并用,所以护理实训基地往往面积过小。与之相反的是近几年的扩大招生现象,每年护理专业的招生人数不断上涨,导致小小的实训基地要承担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同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下较多高校的护理实训基地的实验器材在质量、数量上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任务。很多新型的医学理论与技术都只能靠模型实现,无法让学生体会真实的情况,以此来提出解决方案。护理实训本应是一个小班化教学的专业,使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由于近年来的不断扩招,教学班的数量不断上涨,甚至已经出现无法使每个人都得到一次实验机会的现象,导致某些人滥竽充数,并未掌握实际技能。

3.开放式实训力度不够,形同虚设

虽然当下各高校都很重视护理实训的技能学习,并且也都建立了护理实训基地,但是真正开放进行实训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这其中当然也涉及一些主观及客观因素。甚至有很多学校只在学校考试前几天开放,或者在平时定时开放,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实训基地这种形同虚设的存在方式对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性能力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工学结合模式下护理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按照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制定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将提高护理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入,将理论、实验教学、实习实践这三个环节串联起来,努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共同提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改革创新过程。为此,我校加重了专业课程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学习方法,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代替原来的两段式教学。换而言之,就是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增加模拟的实践、临床的实习等环节,在学生的培养中实现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进步的实践办法。

2.打造高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首先,改善教学环境。院校中的护理实训基地应该根据当下的科技发展做出改善,尽可能地模拟真实医院与病房的现状,建设真实性强、资源储藏量大、综合性强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提供一个模拟度高的环境,学习理论,再用实践巩固理论。为了让学生体会真实的感受,应该积极鼓动学生前往社会医院或医疗机构进行学习。

其次,增设教学设备。院校中已有的高级综合模拟人、心肺复苏模型、高级护理模拟人、综合护理课程系统等设备、系统都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被充分利用。为了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脚步,我校还将引入创新型的传媒系统。如数字化视频回放,通过视频的录入、上传、回放,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事后回放的过程中检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为其他同学提供参照学习的环节。

最后,改革教学方法。依照工学结合的教学理论,将学生课程进行一体化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体化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任务,有利于让学生对护理实训的理论与实践有一个整体化的把握。另外,教学方法改革依靠的是教师团队。我校成立了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组成课题组,专门针对探讨护理实训如何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进行教学改革并得出结论。

3.加强管理,建立高水平的校外临床实训实习基地

严格遵照和贯彻“校院结合,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理念,不断加大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共同实现校院“共建、共管、共享”的理想状态。为此,学校在已有的两所附属医院的基础上,与广西所有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和北京、广东、河南等省、市医院的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共128所达成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为学校内各专业的实践项目、科研探究、毕业实习提供各种资源。为了加强院校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应注重医院的主动性的提升。因此,我校和医院之间签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实训基地顺利运行规范》《实训基地管理条例》等制度,保障工学结合、院系合作正常进行。最终走上一条以学校为主体,医院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培养学生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4.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适应一体化教学发展需要

为了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我校在院系合作基础上充分利用两个附属医院的优势,面向全社会聘请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定期选派一批教师到医院进修、学习,培养双师素质专任教师,进而形成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为辅助,专兼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这样能够有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使得教学、科研、技术多方面、立体化地发展。同时,我校鼓励教师和学生组建科研团队,参与到国内外各校学士科研竞赛中,磨练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从而提升学士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校软硬件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当前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护理实训场地面积过小,设备陈旧,开放式实训力度不够,形同虚设等缺陷。因此,我们要按照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制定我校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高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加强管理,建立高水平的校外临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适应一体化教学发展需要等措施促进护理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

[1]季本山.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中的作用[J].江苏高教,2010(1):139-140.

[2]梅鲁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8(11):145-146.

[3]王婷,刘海英,胡曼丽.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医学,2009,7(2):34-35.

[4]薛仰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工学结合[J].就业与创造,2009(12):29-31.

猜你喜欢

工学基地实训
盐工学人
——宋辉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