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的构建与实践
2014-02-12段园园刘健宏
段园园,刘健宏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文库,泛指图书或档案收藏之所,即文献的集成。自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要求图书馆在文献采集中“注意收藏本校的出版物和本校著者的学术文献”后,高校图书馆界将“文库”定义为:高等学校图书馆专门收藏、展示、本校师生员工、校友等相关人士的专著及其他学术资料档案的专门场所[1-5],文库建设也逐渐成为许多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资源的重点,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建立“人大文库”、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北大名师”、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建立“中国农业大学知识库”等[1]。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文库建设也开始从早期的采集纸本文献建设实体型文库向采集纸本文献与构建文献网络数据库同步进行建设复合型文库的方向发展。目前,复合型文库备受许多高校图书馆的重视,文库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1],然而,基于农业科研机构的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的构建与实践仍鲜见报道。
2012年,为发挥自身学术资源优势和充分展现福建省农科院的学术发展轨迹及现有学术水平,福建省农科院图书馆开始筹备建设“院学术研究报告文库”。经过2年多的实践探索,现已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农业科研信息资源收集、加工、展示、交流、共享的农业文库信息管理平台。本研究在“院学术研究报告文库”建设的基础上,探索了“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的构建与应用,总结实践经验与存在不足,并提出对策思考。
1 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建设的意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是一家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是福建省重要的农业科研平台,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研人员,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全院科技人员在服务“三农”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中硕果累累,发表的期刊论文数、专著日趋增多,参加的学术交流、申报的课题等数量日益增加,学术氛围日趋浓厚。这些凝聚着科研人员智慧和心血的论著、学术资料、科研报告等,是农科院科研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这些信息对科研、生产都起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的建立将对这些宝贵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的收藏,全面的展示和妥善管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利于学术成果的展示、延伸和共享
农业科研院所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农业科研院所工作人员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对历年分散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征集和永久的收藏,起到妥善保存作用。文库作为农科院科研、学术水平的历史记录,是后人研究、继承、发扬前辈学者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科研人员通过文库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科研成果、学术面貌,纵观各专业从建立、发展到成熟的轨迹,更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当前的研究动态,实现科技文献资料的共享,提升科研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激发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荣誉感,树立敬业的思想。
1.2 有利于传递学术信息,提升学术氛围
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是农科院职工的学术宝库,是全院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园地。随着新的学术成果的入库,文库不断传递着新的学术信息,科技人员可以纵览前辈的毕生硕果,也可以了解后起之秀的力作。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建成对全院科研起到一种检阅和示范作用,还可促进全院职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鼓舞,从而激发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不同的研究所之间起到一定的竞赛作用,有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
1.3 有利于宣传学术成果,促进院内外的学术交流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科研机构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不断加大,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的构建能将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成果、论著等资源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信息加工、分类和管理,能够更好地展示农科院的科研能力及其在国家或地方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农科院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宣传农科院的科研成果,增强农科院的科研活力,提升农科院的知名度。
1.4 有利于推进院图书馆特色资源体系的建设
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的构建将在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中增加了新的特藏,拓宽了为科研服务的范围与方式,并将成为图书馆加强与院内外科研人员之间联系的新纽带。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将农科院的学术成果列入重点收藏文献之列并加以科学管理,既丰富了馆藏资源,又使馆藏更具特色。文库创建是农科院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也是对图书馆业务的拓展。
2 农业特色复合文库建设的实践
2.1 研究制定学术文库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
文献征集是文库建设的基础,也是文库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将农科院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完整的收藏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院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的配合。文献征集也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能否广泛征集到全院科研人员的各种著作、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等,直接关系到文库的规模和质量。在征集文献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文库本身的性质和定位确定收集对象和征集范围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征集办法。本着打造高品质学术文库的理念,通过反复论正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征集方法:(1)从本馆已有的藏书中提取;(2)在本馆数字资源中检索获取;(3)通过普遍征集、重点征集相结合进行文库的收集。通过院网主页、职能部门下发通知等方式向全院发出文献征集通知,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向全院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发送个人征书通知。
征集范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参加各类课题的研究人员。课题包含国际合作,国家、省部级课题,市、厅级课题,院级课题,企业合作横向课题,联系企业调研、考察、咨询等课题。
征集类型:著作、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学术报告、设计报告、实验报告、检测报告、技术报告、总结报告、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综述报告、评审报告、鉴定报告等类型,兼顾其他重要作品的收藏(如院史资料、图片等)。
2.2 文库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2.2.1 文库实体展示平台建设 院图书馆根据农科院农业科研的专业门类,建立水稻、粮食、茶叶、农业经济、农业工程、土壤肥料、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果树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态、食用菌等12个大类,并采用体系分类法进行编码存档,方便科技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共享。成立“院特色文库室”并开辟专柜展示,向全院科研人员提供查阅复印服务,实体柜的建设为全院科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和信息平台,填充和丰富了农科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拓宽了为科研服务的范围和方式,促进了农科院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延伸和共享。
2.2.2 文库网络管理平台建设 利用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资源建立由数据管理、数据检索、信息发布以及用户管理等模块构成的管理平台,实现对数据资源的保存、信息检索查询和应用,并以网络的形式向各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参考;通过接口程序和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一种格式统一、直观高效、易学易用、功能完备的人机交互的图形界面,使终端用户无需安装客户端界面程序,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通过普通的浏览器软件即可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进行数据传输、检索与查询,更便捷地为院农业研究工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3 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存在问题
“收藏难,收齐更难”是文库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文库建设需要科研工作者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由于缺乏奖惩机制,文献呈缴不是很顺利,尤其个别科研工作者科研任务繁重,对定期呈缴科研报告或科研文献还有抵触情绪,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这些无疑给文库建设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而收集来的科研报告或文献格式不统一、装订零散,以及个别研究人员抱有应付心态,呈报来的研究报告内容空洞,不具备收藏价值,这也是文库建设中常碰到的问题。
3.2 对策建议
3.2.1 建立呈缴制度 建立呈缴制度,一方面是文库征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文库建设也是一项带有公益性的事业,它不仅使科研人员的学术论著、科研成果等得以妥善保存,同时也向全院科研人员提供各种免费查询服务,使文库资源真正做到了取之于农科院科研人员更用之于农科院科研人员,实现了科研成果的真正共享。呈缴制度应明确规范文库建设的各种制度包括:文库征集人员的范围、文库征集资料的类型、文库呈缴文本的格式、文库借阅制度、文库存档制度等。
3.2.2 加强宣传力度 文库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对科研报告的完整保存和充分开发利用,可以提高后续研究工作的技术起点,提升科研效率。文库平台是农科院科研人员的学术宝库,是全院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园地,对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通过院网、院电子大屏幕等媒介向全院科研人员宣传文库建设的重要性,让科研人员从根本上认识、接受并积极配合文库建设工作。
3.2.3 制定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是确保文献采集有效举措。各研究所(室)可根据各所实际情况制定奖惩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严格按照《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文库建设管理制度汇编(试行稿)》的相关规定保质保量呈缴研究报告或科研文献,为农科院建设一个高水准、科技含量高,能够展现农科院科技实的文库做出贡献。
4 结语
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是福建省农科院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加强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建设意义深远。然而,文库建设是一项既艰苦而持久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同时应借鉴高等院校文库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才能有效推进农业特色复合型文库的构建,并发挥文库在农业科研院所学术活动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建新. 大学文库的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13(4):42-48.
[2] 于晗. 复合型高校文库初探——建立北京林业大学文库的实践与启示[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22(3):68-69,60.
[3] 董巧连,周丽娟,杨慧,等. 网络环境下高校复合型文库建设的思考——以河北农业大学教职工著作文库建设为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3):384-386.
[4] 黄婧,吴英梅. 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以京师文库全文数据库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37-41.
[5] 李莉,晏凌,周强,等. 清华文库建设实践与探索[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