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2014-02-12赵具安
赵具安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 741018)
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赵具安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 741018)
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是天水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实现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需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加强项目建设,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大力扶持居民创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引进和聚集人才,加快城镇化和园区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打造经济发展平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激活经济发展活力。
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保障措施
天水一方面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面积大,资源短缺,生态条件严酷,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较差;另一方面,拥有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经济的二元特征非常突出,这就决定了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后发赶超的跨越式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经济转型有效结合起来,是天水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实现天水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必须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打造经济发展平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激活经济发展活力。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观念的大变革推动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经济发展的滞后,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滞后。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天水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财富意识明显提升。但是,一些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还不到位,思想比较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温饱即安,不愿承担风险,缺乏长远意识。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首先要大力解放思想,变革社会观念,从建设“天水精神”的高度开展一场思想解放活动,培育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时代特点的“天水文化”,推动天水经济的大发展。一要树立主动发展意识,克服等、靠、要和小富即安、温饱即安思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去谋求发展、创造财富。二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分工意识、效率意识、效益意识,使经济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和成本效益去安排生产,调整结构,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三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以及组织管理的创新,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四要增强创业意识、风险意识,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敢冒风险的文化氛围,努力获取创业收益和风险报酬。五要增强机遇意识,抢抓政策、市场和技术机遇,积极借势发展。六要增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以诚信、合作拓展发展平台、增强发展能力。七要牢固树立尊重人才的意识,改变官本位观念,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八要增强长远意识,增强发展的预见性、前瞻性,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在取得当前发展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九要增强规律意识,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谋发展,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力加强项目建设,夯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基础
天水总体处于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增长阶段,项目建设是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天水应通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天水区位优势的提升、投资环境的优化、经济增长的提速、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一要积极谋划项目。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国家扶持甘肃发展等政策机遇,借助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取向,借助天水的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围绕天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需求,围绕国家项目投资重点领域,积极谋划、筛选、论证、储备一批好项目,为项目争取和建设打好基础。二要大力争取项目。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厅局沟通衔接,及时掌握国家和省上投资信息,把握好国家和省上投资走向,争取有尽可能多的项目进入国家投资计划和投资盘子,以上级政府投资撬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三要积极招商引资。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产业集群发展,针对产业链条完善,利用以商招商、上门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引入产业龙头企业、产品总装企业、行业骨干科研机构和产业配套企业,创造条件承接产业链整体转移,推动企业集聚和产业发展。积极引入外部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四要支持企业生产新产品和进行扩能改造。通过企业的改造升级项目,提升企业产能,提升产品层次,提升产业实力。五要抓好项目落地和建设进度。对已签约和有意向的项目,要积极跟踪,保障项目建设条件,促进项目及时落地建设。对在建项目,要做好协调服务,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督促检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正在建设的宝兰客运专线、天平铁路、十天高速公路、麦甘二级公路、张家川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洛礼二级公路等项目进度,大力推进天水机场迁建、天水至武都铁路、天平高速公路、310国道秦州至武山段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陇县—甘谷高速公路及其他市内县城连接线、按照“五区三县”规划所需要的城市道路、与周边区域、骨干路网互联互通道路及连接线建设道路等级提升,推进县乡公路和旅游景点公路改造和等级提升,积极配合落实有关区域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交通建设项目,畅通天水对外对内联系通道,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天水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二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实施引洮供水工程,推进曲溪城乡供水工程和城市水源地建设,实施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发展及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保障能力。三要大力加强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讯系统是经济运行的软连接纽带,随着经济知识化、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等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信息通讯网络的发达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带宽和信息传输效率成为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应及时升级信息通讯网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实现宽带网络城乡全覆盖。四要加强输变配电系统建设,加强电力运送和传输能力,为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煤电、风力发电等能源项目提供支撑。五要加紧实施县区通天然气工程,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经济发展节省生态空间。
四、大力扶持居民创业,以经济活力带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居民创业能够带动社会就业,实现居民致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技术、管理、制度创新,推动产业配套发展,培养企业家队伍,催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活跃的居民创业是民营经济活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把天水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转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天水的经济就会呈现出一种新气象,走上一个新阶段。但是,天水居民的创业意识差,创业环境不宽松,创业条件不佳,社会创业水平低。因此,天水急需建立和完善居民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为居民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居民创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富民。一要加强居民创业教育培训,让居民熟悉创业,提升创业能力。二要建设适应创业需要的多元融资和担保体系,加强对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扶持。三要加强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完善财税、土地政策,完善创业设施,提供创业示范和创业条件,降低创业成本。四要转变政策扶持导向,从偏重就业扶持转向公平扶持居民创业,使机会型、发展型、高新技术型创业等层次较高的创业活动能够得到平等的扶持。五要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网络,提高创业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六要建立创业风险分散、规避机制,有效分散和降低创业风险,提升创业成功率。
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相对技术优势是天水的既有优势,也是天水骨干企业进一步取得优势、农业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支撑要素。一要按照集群创新的思路布局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航天育种和现代农业等核心产业链,规划和建立起与产业链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创新链,取得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技术创新的整体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要高度重视引入产业核心科研机构和专业科研机构在天水设立研究基地或分支机构,支持建设一批产业发展专业研发机构,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和地方科技力量的合作与整合,有效发挥研发在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三要积极支持和帮助企业和科研机构立项国家和省上的科技计划项目,有效安排地方科技创新项目,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围绕科技创新项目多渠道筹集科技创新资金,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力开展。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企业和地方科研机构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进行科研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在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五要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在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六要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共用平台,加强科技成果交易,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七要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不断提高天水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组织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
六、大力培养、引进和聚集人才,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保障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人才是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第一资源。但是,天水各类人才短缺,具有战略眼光和良好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和技术领军人才非常缺乏,人才流失严重。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人才待遇低,人才成长环境不佳,人才发展平台小。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需要聚集一批党政领导人才、企业家、技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熟练技能人才。政府应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联合打造人才洼地,推动人才集聚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一要大力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环境,使人才在事业上有作为,地位上受尊重,生活上受照顾,能够安心发挥作用。二要搭建以业聚才、以才兴业的平台,建设人才创业园和孵化基地,依托企事业单位建设研发平台,发挥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的主体作用,依托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聚集优秀人才,以高端人才引领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三要建立人才队伍建设基金,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入落户补助、创业资助、创新奖励、人才培养、人才专项津贴、人才公寓建设、发放购房租房补贴、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提升人才待遇。四要完善市场化的人才配置机制,使人才就业市场化、人才流动市场化、人才评价市场化、人才服务市场化,利用市场机制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五要大力引进人才,除了通过“人才特区”建设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外,还要以良好的条件引进企业家和领军人才,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引进和补充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补充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缺口。六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实行与市场对接的薪酬标准和分配机制;缺乏承受能力的企业应该采取期权制度等激励人才关注长远利益的分配机制,使人才的事业平台、发展空间、薪酬待遇随企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实现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共赢。七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发挥好在岗位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支持各类人才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人才素质和质量。八要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有效盘活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七、加快城镇化和园区建设,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载体和平台
在城镇化推进上,一要以建设陇东南城市群和天水市域城市群为目标,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层次清楚、功能清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要按照“五区三县”的市域空间规划和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路网,加快形成城市区块间的快速交通体系,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城市体量;要合理确定城市各区块功能定位,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完善城市功能体系,逐步建成以秦州城区为核心的五区一体城市圈。二要梯度推进城镇化建设,当前要重点建设市区、县城和一批重点镇。加快现有城区建设,及早启动建设三阳区块。要加快武山、张川、清水三个县城的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县城规模,逐步向小城市发展。在小城镇中当前要重点建设洛门、磐安、六峰、皂郊、莲花、陇城、甘泉、红堡、龙山、恭门等基础较好、发展条件迅速改善、发展机遇较好的重点镇,改善其交通条件,完善城镇基础设施。要适时启动藉口镇、关子镇、天水镇、娘娘坝镇、汪川镇、东岔镇、元龙镇、伯阳镇、新阳镇、郭嘉镇、安远镇、滩歌镇、鸳鸯镇、金集镇、秦亭镇等重点镇建设。三要以新型城镇化思路完善城镇功能,城镇建设要与产业发展、人口集聚需要相协调,增强城镇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实现产城联动、城居一体、城乡互动的格局。四要进行产业梯度布局。市区要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商贸、会展、金融、旅游、文化、服务等中心城市功能产业,秦州、麦积工业要做高做精做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甘谷、秦安、武山、清水、张川等现有县城和当前重点建设的重点镇要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大力发展涉农产业;其他重点镇要强化服务“三农”能力,增强商贸功能,突出城镇特色,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五要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城镇化建设中的贪大求洋、“摊大饼”,建设紧凑城镇。
在园区建设上,一要大力推进各类园区规划建设,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发展平台。二要科学定位园区产业,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园区核心竞争力,提升园区的综合功能和整体优势。三要大力招商聚商,创新招商选资方式,提升招商选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企业的快速集聚。四要积极规划建设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容区域和新工业园区,推动产业分区集聚。五要强化规划对园区发展的引导和规范,实现园区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创新集聚。六要加快园区所在区域城镇化建设,增强园区生活、服务与社会事业功能。七要加强园区环境保护,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主要是通过货币进行配置的,一个地区金融体系的发达和完备程度,直接影响着这一地区配置资源的能力。当前,天水金融体系不完善,直接融资比重低,金融机构数量少,网络覆盖不充分,信贷投放比例低,融资渠道单一,新型融资工具利用少,金融创新滞后,社会融资总体比较困难,尤其是小微企业和农户等弱势主体融资困难。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有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为其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一要积极促进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引入市外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到天水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信用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企业财务公司、信用中介平台等各种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现有金融机构增加网点、延伸网络,引入和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各种投资基金,建立起能够覆盖各类融资需求的金融机构体系。二要积极开拓直接融资渠道。要积极推动和支持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通过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股权、进行融资,支持企业发型债券,鼓励企业吸收投资,支持企业利用产各种投资基金和委托贷款等方式融资,争取发行城投债券为市政建设融资。三要大力支持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机构探索和发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租金收入抵押贷款、小额循环贷款、无抵押贷款、小额信用创业贷款、企业联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质押贷款、保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多种新型贷款,支持企业利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等新型方式融资。四要推动金融生态建设。通过信用宣传教育、金融知识普及、建立和完善包括企业、个人、农户等各种信用主体的征信系统、信用评价体系、失信惩戒机制、守信激励机制,优化金融行政服务环境和司法环境,推动形成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五要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合作的平台。政府应积极与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和用好政府金融奖励基金,发挥好政府财政存款的引导作用,利用好财政贴息、补贴等手段,定期召开银政联席会议、经济形势分析会,建立信息分享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和工作人员更好地为天水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定期召开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会、洽谈会,加强企业推介,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交流、了解与合作,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天水经济发展滞后,与体制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完善,市场经济发育滞后,计划经济残留影响较大,对外开放不足,外部生产要素流入较少、市场开拓不够等有很大关系。体制机制是具有系统性、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天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地方权力范围内的改革事项,按照上级部署有序推进和试点上级统一部署的改革事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合理的利益引导和规范的发展保障机制。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地方行政审批事项,承接与管好上级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办事程序,坚决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坚决控制不必要的检查、评比、达标要求,坚决清理乱摊派、乱罚款,加快建设服务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主体的负担,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民间力量和经济主体的内生发展动力。二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按照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进公平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竞争、清理市场壁垒,加快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三要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目标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推动国有资本有序流动,推动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四要积极推进非公有制领域改革,按照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清理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和隐形壁垒,降低产业准入门槛,落实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五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探索山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有效形式,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六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推进文化资源市场配置,完善转制院团企业制度和治理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利用市场导向、市场机制、市场方式、市场手段配置科技资源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八要扩大对外开放,畅通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流动,积极利用市外生产要素,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加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向西开放浪潮,支持市内企业向外开拓发展,以关中地区为重点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市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向天水流动,促进企业和产业在天水聚集,促进天水的产品和服务有效开拓市外市场。●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
[3]肖利平.追赶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11):113-118.
[4]辜胜阻,肖鼎光,洪群联.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1):10-18.
[5]柳士双.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新进展与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2,(4):80-87.
[6]高新才,张新起.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框架——一个文献梳理的总结[J].甘肃社会科学,2012,(4):211-215.
[7]孙久文,胡安俊,陈林.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甘肃社会科学,2012,(3):175-178.
F127.42
A
1009-6566(2004)06-0107-05
2014-09-01
赵具安(1971—),男,甘肃清水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财务金融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