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
2014-02-12天津市蓟县上仓镇中心小学汪秀清
■天津市蓟县上仓镇中心小学 汪秀清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但综观《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从头翻到尾,呈现的仅仅是若干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课堂上以什么“牵”住学生的视线,如何提高一节课的效率?还有知识目标的落实、情感目标的实现、能力目标的达成、对教科书的合理运用……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在不断地听课、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时,我发现,构建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要遵循“搭、准、精、趣、情、导、序、实”八字方针。
一、搭——教师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教学空间的广阔性和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科书中的每一单元和章节都有大量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多姿多彩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背后,需要充实大量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增加40分钟的教学容量,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教科书的教育内涵。
因此,课前,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生调查、搜集、整理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进行策划与引导,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变得主动,对所搜集的资料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有时还能收获意外的生成性资源。
课上,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主动参与的舞台,让学生参与决策、参与示范、参与教学,把时间、空间和舞台交给学生,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两难问题辨析等活动为学生创设情景,充分挖掘教科书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创造性地把语言材料活化为生活场景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我是谁”一课时,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角色总是同相应的活动和责任相联系的。让学生扮演小游客、小顾客、小观众等角色,使他们明白不同的场合对角色有哪些不同的要求,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就使整个课堂环境宽松、气氛活跃,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主体能力,这样的课堂能不高效吗?
二、准——教师依据实际定准学习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的第一条就是“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为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好每一单元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的形成性目标与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目标是导向,要把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把握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科书内容灵活处理,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要依据课标设定什么样的目标,目标的设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践行逐步达到的目标,因此,它们不宜作为某一节课的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目标具体化,确定每一节课可达到的目标。
三、精——教师精于诱导、适时点拨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眼里始终要有学生,讲在需讲之处,拨在应拨之时,努力把课堂教学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求、自得的过程。尽力做到规律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去解决,尽量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教师的指导应适时、适度、得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包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汇报方式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和见解,允许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随时质疑,与教师争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如在教学“今天,你安全吗”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生活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后,教师引导学生:“我们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不参加活动行不行?”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随后在学生的认识产生分歧、疑惑之时适时点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要参加活动,不然我们就会眼界狭窄,也不会有健康的身体”,明白“我们要参加活动,但是要注意安全”,进而自主选择、探究不同的情景下应怎样注意安全。
四、趣——教师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任何教育,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起点,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情感的动力。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放火灾现场视频,启示学生“这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指导学生模拟拨打119电话,进行防烧伤、防烟呛逃生演练,使学生在情景模拟中习得火灾逃生常识。
2.优化课堂教学,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汉字和书的故事”中汉字的诞生与发展,教师利用课件演示“马”字的几种写法,从而印证了汉字从图画演变而来的事实。
3.开放性地设计学习内容,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校外这一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如在“我爱我的家”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家庭小调查”这一环节,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故事吗?让我们来做个家庭小调查。”给学生发调查卡,告诉学生:“下节课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情说给大家听。”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学生不但丰富了有关家庭生活的经验、情感、知识,而且加深了对自我、对家人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情——教师有效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生情感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创设富于情感体验的环节,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注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会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学“伸出爱的手”一课时,通过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使学生对那些身残志坚的人产生敬佩的情感。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学中还可借助表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表演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分享的快乐”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唱歌、跳舞、说相声、乐器表演等表现快乐,给他人带来快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分享快乐的理解。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视听结合、生动形象的特点,通过声、形、光、动、磁等因素的交替作用,能逼真地再现丰富的道德生活场景,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触动他们的情感,引发思考,突破重点难点。如在教学“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通过视频再现汶川地震时恢复交通给灾区人民带来的生的希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交通就是生命线,交通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多媒体创设出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声像资料鲜活、生动、真实、直观,其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
情感教育是道德认识的基础,是激发道德动机的桥梁,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运用各种手段以情育人,才能将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六、导——教师时时处处及时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景或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供方法和步骤,避免放任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如,学生第一次开展调查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张调查表,列出若干调查内容,让学生填写;学生有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调查计划,写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等,之后再去调查。又如,课上让学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时,教师可以提出若干问题,提示学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的要点,避免学生不加思考地选取资料、照本宣读。
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获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并帮助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教师自身要做到并且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掌握的事实材料作出判断,不能盲从、轻信传言和不实信息。
七、序——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有序
首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做到教学活动设计前后有序、衔接适当、循序渐进。如教学“说声‘谢谢’”一课时,通过放歌曲、谈话交流、调查汇报、情景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谢谢’”“感知‘谢谢’”“感悟‘谢谢’”“体验‘谢谢’”“实践‘谢谢’”。教学活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得到快乐,情感得到升华。
其次,板书是教案的体现,是教学重点的体现,要做到凝练有序。
八、实——教师力求课堂实实在在
我们要把每一个教学活动落到实处,避免浮夸和功利,把每一节课都上成实实在在的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要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
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否真正高效,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是否围绕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了科学的构建。要重点关注: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问题,设计实施得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社会化能力及健康向上的道德人格;整节课是否体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原则,是否为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指明了正确科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