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大学书法课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2014-02-12周予张学鹏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笔画节奏书写

周予,张学鹏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谈大学书法课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周予,张学鹏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讲求严谨的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又要富于创造性和审美性。要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应从课堂知识容量的制定、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心理和情绪的把握、教学语言的变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综合考虑,科学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大学书法教学;课堂节奏;教学效果

美学家朱光潜说:“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1]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中国书法,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诠释了中国文人的艺术趣味和民族风骨。书法艺术的节奏由灵动传神的笔墨点画和丰富多姿的章法布局得以体现,由此我们想到,书法课的课堂教学本身也应该是有节奏进行的,通过对教学节奏的有效把握,使课堂进程波澜起伏,张弛有度,行止有节;使学生在紧张有序、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书法知识,掌握书法技巧,感受书法魅力,传承书法艺术,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大学书法课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制定课堂知识容量,合理分配时间

科学把握每一节课的知识容量是控制好课堂节奏的前提。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知识容量过小则使课堂教学空洞松弛,教学进程缓慢拖沓,并且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转移,产生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容量过大则加重学生负担,易使学生产生听不懂、吃不消的感觉,即所谓“过犹不及”,同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科学地制定课堂的知识容量,合理分配时间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书法课而言,首先要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把握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学期总课时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好每一节课的知识容量。例如我校使用的书法教材《大学书法训练教程》一书中共有十章内容,涉及的内容从历史年代上看讲述了先秦至今几千年的书法发展脉络,从书体上看介绍了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草书的书写技法,从书写工具上看包括钢笔、毛笔、粉笔等多个种类。但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来,这门课面向全校的非书法专业学生开设,每学期共16课时,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安排,明确重点与难点,在重点问题上深入探究,切忌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式的教学,要根据实用性的目的在书体和书写工具的选择上作出适当取舍,安排好课堂讲授和课下自学的内容。因此,作为普及性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制定出了总的教学目标,即重点提高学生硬笔楷书、硬笔行书两大实用性书体的书写水平,

着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意识。在总的目标之下具体确定出每一节课的知识容量,做出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其次,课堂容量的确定还应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调整。如对于中文系和美术系的学生而言,他们有较好的文字或美术基础,为满足学生的专业需要,在课程安排中应当增加毛笔书法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进程中可以适当加快节奏。又如对于师范类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将粉笔字书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增加讲授课时,因为粉笔字书写是师范类学生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而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将粉笔字书写部分略讲或不讲,代之以书法艺术的赏析,让学生在提高书写水平的同时,更深刻地领略书法艺术的内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再次,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和节奏安排也应随着课程的推进而不断调整。以硬笔楷书和硬笔行书两部分的教学为例,明代丰坊在《学书法》中说:“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由于楷书的基础性作用,这一部分的知识容量在教学上安排宜满宜细,教学节奏宜缓宜稳,对笔法训练方法、基本笔画书写技法、复合笔画书写技法、独体字结构原则、偏旁部首书写技法、合体字结构原则这些内容,教师都应进行细致的讲授,在教学中通过理论方法的讲解、规范书写的示范、对学生的评价反馈等环节手把手地帮助学生打好楷书书写基础。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和书写基础,到了行书部分教学知识容量自然就减少了。

二、了解学生思维运动规律,丰富课堂活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受其思维运动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在学习过程中,动机、注意、感知、记忆等心理认知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习的最终效果。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注意力和情感持续的时间逐渐延长,在相同的情境中,心理状态趋于稳定。大学生的年龄在20岁左右,身心较中学生更为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不再需要考虑他们的思维和心理运动规律,恰恰相反,正因为大学生思维活跃,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因此,在教学中更应积极探寻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安排丰富的教学活动,使课堂节奏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吻合,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首先提出“愉快教育”的理论,他说:“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方式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许多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2]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要的是创设愉快融洽的课堂氛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但当我们将之引入课堂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心态,他们感觉书法离自己太遥远,是自己难以企及的,所以在还没有进入这扇大门之前就丧失了信心。因此书法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资源的选择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经验,如在校园拍摄活动海报,拿到课上分析其中的不规范写法,把学生的习作进行扫描,在课上作为示例评析笔法和结构。这样学生们在课上看到的不再只是王羲之、欧阳询,也不再只有《中秋帖》和《归田赋》,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参与和进步。这样的要素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进程,让学生感到知识离他们并不遥远,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亲切感,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让学生自由地行走在大师之间,又能有个人智慧火花的闪现,让艺术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自我,这是遵循学生心理特点、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一个重要体现。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与其专业有关,教学节奏的把握还应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课堂上较深的书法理论和枯燥的书写练习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能将音乐与书法教学联系起来,就会既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又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借鉴了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的相关理论,李斌权先生是音乐书法模式的开创者,他提出书法是“凝固的音乐”和“无声的音乐”。他先后和中国爱乐乐团、深圳珠江交响乐团等合作拍摄《蝴蝶自在》《墨侠》《沁园春•雪》等多部电视音乐书法作品,音乐书法加深了对于书法创作过程的音乐节奏之美、动作舞蹈之美的研究。观众在恢弘的交响乐中看到了中国书法音乐般流动的节奏、舞蹈般柔美的动作,雕塑般千变万化的造型。我们把音乐书法的理念引入到教学中,使音乐专业的学生拥有“如鱼得水”的感觉,教学与学生的心理相应和,教学节奏得到了有效的把握。

三、调控教学语言面貌,感染学生情绪。

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课堂上规范清晰的表达、大小适中的音量、抑扬顿挫的语调会对教学节奏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本‘有声的教学参考书’、‘指导书’,适合学生口味,它就会像磁铁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认真地、愉快地‘读’下去,准确有效地领会和把握课文的意思。反之,教师课堂语言不精炼,老话、套话,词不达意,不流畅,准确性不高等,学生听了就会烦躁不安,很难甚至不能产生学习兴趣。”[3]因此,教师要懂得语言表达的艺术,要学会调节音量、语调的技巧,要善于用富于变化的语言感染学生情绪,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氛围轻松而不懒散,紧张而不紧绷。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偏实的中音”是教学语调最佳的音高选择,这样的声音既清晰动听,又富于感染力。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和课堂气氛适当地调整音量和音高,使之富于语调上的变化,形成抑扬顿

挫的声音旋律,这会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规范字常识》一节中,首先由规范汉字的概念引出不规范字的类型,如错别字、二简字、滥用繁体字等,这时我们会通过大量图片来展示生活中形形色色不规范汉字的使用现象,如经营场所的繁体字招牌“浴兒樂(浴儿乐)”;二简字的不规范使用“小卖卩(小卖部)”;公路旁的标语“不乱窜车行道(不乱穿车行道)”等等。对图片进行解说时的语调就应由前面讲理论时的平实、中速变为活泼、快速,大量图片的快速展示在单位时间内传递了更多的信息,让学生们在熟悉的生活影像里巩固学到的知识,课堂教学节奏也随之得到调节。《书法简史》是书法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的授课中会涉及到一些书家的介绍,教师讲授书家的生平和贡献时切忌用平板的语言复述教材上的内容,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通过控制声音变换语调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表达出人物迥异的情绪及特点,可以让学生快速融入讲述内容当中,加强举例的影响力。在语气变换的同时,配合恰当的手势会使教师的话更容易被理解与关注,产生很强的沟通效果[4]。如讲到东晋书法时必然会讲到大书法家王羲之,关于王羲之其人其事其书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故事,如入木三分、东床坦腹;又如王羲之欣然写毕《道德经》,笼鹅而归的“写字换鹅”的故事;王羲之在纸扇上挥笔题字,纸扇立刻售罄的“王婆卖扇”的故事等。这些故事都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王羲之、道士、王婆等人物形象鲜明而丰富的个性特征需要教师深入角色,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和传达,进而使学生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个性及其在书法方面的精湛技艺和杰出贡献。

四、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课堂节奏。

书法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艺术,因此书法教学应遵循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节奏的把握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书法课而言,缺乏实践的理论如纸上谈兵,书写水平难以进益;缺乏理论的实践让书写趋于一门匠艺,审美意境难以提升。书法课堂教学应至少包括理论讲授、教师示范、学生临摹与创作、教师评价等内容。这几项内容的合理配合促成课堂教学节奏的有效调控和教学进程的有序进行。

以《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技法》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强调的是写好笔画的重要性,如同建筑材料之于建筑物的重要性一样,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要想写好字,必须先写好笔画。接着,教师要将笔画四要素的理论作为重点进行解析,即笔画的角度、弯度、粗细和长度。以点画为例,从角度看,斜点和水平线的夹角为45º;从弯度看,它的轮廓不是直线,左下侧接近直线,右上侧在总长度的2/3处有转折;从粗细看,先细后粗,到总长度的2/3处达到最粗,然后变细;从长度看,斜点是楷书中最短的笔画。教师要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个笔画都具备四个要素的特点和要求,只有细致地对每一个笔画的四个要素进行分析并在书写中有意识地把握才能写好楷书的基本笔画。为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的示范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可使用数字展台进行现场书写示范,通过投影同步播放;也可以提前将书写示范录制成视频短片在课上播放。学生在认真观看教师示范之后就要开始进行书写练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将刚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课上除了教材之外,还要准备字帖,进行书写练习时应采用摹写和临写相结合、相交替的方法。一般来说,应先摹后临,临摹间作,有的学生临帖己有很长时间了,由于视觉上的误差或书写的习惯动作,对某个字的临写总是不能尽如人意,这时不妨进行摹写,一经摹写,点画是否到位、提按是否适度、粗细是否得体、间架是否准确等问题就能得到清晰的认识了。临写和摹写是学生眼、脑、手三者并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但也不能贯穿课堂始终,学生长时间的临摹会导致枯燥疲劳,而且每个字也不是写得遍数越多越好,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字写得遍数多了就会感到不认识这个字了,这是由视觉疲劳所引起的,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训练强度要得到合适的把握,一般每个笔画或字以不超过10遍为宜。一段书写训练之后可以安排教师的讲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书写做出评析,指出优劣,提出改进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水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在优化课堂教学节奏、探索科学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长期不懈的钻研与创新,让每一堂课上得扎实而充满艺术美感,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尽情汲取书法艺术的精华,从而促进大学书法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117.

[2] 赫伯特·斯宾塞著,颜真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220.

[3] 刘文波.教师的课堂语言[J].继续教育研究,2002(1):47, 57.

[4] 魏钧,蔡安雅,李吏豫.教学语调“抑扬顿挫”的技术分析——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案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5):27-31.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The Rhythm of University Calligraphy Teaching

ZHOU Yu, ZHANG Xue-p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science and art. The emphasis in not only on rigorous knowledge system but also on creativeness and aesthetic.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the rhyth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studied from the knowledge of classroom capacity formul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eaching time, the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feelings, the change of teaching languag,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

university calligraphy teaching; the rhythm of the class; teaching effect

G642.4

A

1009-9115(2014)04-0142-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4.040

2013-07-26

周予(1981-),女,河南尉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书法教育。

猜你喜欢

笔画节奏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找不同
YOUNG·节奏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