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2014-02-12程业炳张德化

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口培训农业

程业炳,周 彬,张德化

(1.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2.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业转移人口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其就业能力。如果想迅速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那么首先应该了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发展是怎样的。对于这一问题,自上世纪50年代起学术界就进行了研究,从最初的弗里厄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到后来的帕兰德认为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人力资本还包括社会资本,直至Fugate又添加了职业认同和个人适应性,就业能力的内涵日益丰富。但后一问题时至今日仍少有人问津,一些人也仅仅是借鉴了西方的理论而生搬硬套。为有效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笔者基于一些研究基础,对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就业能力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现状并从六个方面提出可行建议。

一、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发展

(一)农业转移人口的内涵

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结果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广义的农业转移人口,具体是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在身份上他们仍然是农民[1],只是在职业上成为了“周期性工人”,从根本意义上说他们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二是次广义的农业转移人口。学者们通常将农业转移人口定义为拥有农业户口但离开土地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雇佣劳动者[2]。从制度身份上说,农业转移人口属于农民身份;从职业上说,农业转移人口从事的是非农职业;从劳动关系上说,农业转移人口是被雇佣者;从地域上说,他们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从这种划分来看,那些自己雇佣他人的农村人口以及来自城市的农村户籍人口不属于农业转移人口这一范畴。三是狭义的农业转移人口。即把农业转移人口定义为在集体、国有单位工作的农村人口,显然这个定义是狭义中的狭义[3]。

笔者认为,农业转移人口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第一,从户籍上来看,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身份是农民,他们是农业户口;第二,从职业特征来看,农业转移人口是务工的,从事的是务农以外的其他职业工种。至于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受人雇佣还是个体劳动,普通职工还是管理人员,年龄层次、学历水平等都不是农业转移人口内涵和外延的应有之义。因此,可以把农业转移人口界定为有着农业户口的务工者。

(二)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的内涵与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很多学者就开始对就业能力进行研究,在90年代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其内涵得到不断的发展,但是也使得这个概念趋向于模糊化和多样化,导致“就业能力”至今没有得到统一的定义。

其一,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取工作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国际劳工组织将其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以求在工作中取得进步和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4]。美国就业委员会和国际劳工组织也有相同的说法,认为就业能力包含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即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潜能。

其二,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Furrier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一种个人所拥有的并且能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人力资本,包含职业期望和个人能力两个方面。其中,职业期望是指个人的激励特性,包括提升就业能力和转换工作的意愿[5]。个人能力涵盖四个方面:第一,个人符号;第二,行为才能;第三,自我效验;第四,劳动力市场行为。

其三,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Pallard认为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人力资本还包括社会资本,其中包含四个部分:资产、发展、表达、个体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环境。Fugate则认为就业能力属于个人特质,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超前性行为。他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四个维度:个人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6]。

二、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的意义

我国农村有8亿多人口,约5亿劳动力,农业转移人口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转移人口问题是一个集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复杂问题,能否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问题是中国能否顺利跨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一)统筹城乡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农业转移人口的提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就是就业的问题[7],农业转移人口作为新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的提高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休戚相关。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农业转移人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它的出现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发展,闯出了一条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8]。解决了农业转移人口问题就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推进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进程的标志。

(三)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的用工矛盾

2004年1月起,有着9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遭遇了农业转移人口人数不足的问题,打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民工潮的冲击波尚未消退,“民工荒”的喊声又不绝于耳。从行业、企业和技术性等角度加以分析,不难发现“民工荒”是一种结构性短缺,其实质就是“技工荒”[9],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可以解决其实质性的问题。

(四)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不仅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务工的同时又渐进式地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此外,农业转移人口全面素质的提升,是我国工业化升级的基本条件,又决定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五)促进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

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的提升以及素质的提高,能够让他们在择业中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强的竞争力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机遇,从而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前景,更好地获取并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要做好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除了领会这一举措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首先必须认识到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的原因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因此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上也是全方位的,从根本上说,它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致力于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站在更长远的角度,不断为这个群体拓展更多的就业空间,方能真正促进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解决这个社会性的难题。

三、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很多,根据2012年的监督调查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他们就业能力的现状。

(一)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低

受教育程度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变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获得就业就会的可能性起到决定性作用。Benjaminetal指出,面对经济转型,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如果能更好地把握收入盈利的机会,那么会对不同教育水平的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受过教育的农民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根据2012年全国农业转移人口监测调查报告,在农业转移人口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这说明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且普遍较低。对于此现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

(二)农业转移人口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很低

项楠的研究表明,就业培训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收入和岗位级别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培训经历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获取工作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统计数据,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在66.0%到76.0%之间。这充分说明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在培训方面没有做到位,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很低

林南等人在分析社会经济地位后,认为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求职者就业的可能性越大。Jokisaari和Nurmi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求职者的工作稳定性、专业与职位匹配度越好。从中得出,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就业有明显的正影响作用,笔者沿用这一结论的精髓,以社会经济地位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现状。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月收入水平在2 000元到2 500元之间,总体来说,收入水平不高,经济地位偏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就业能力有明显的正影响作用,从这点出发,要从多方面考虑就业能力的提升。

(四)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较低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能减少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成本,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经济状况,调动农业转移人口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统计资料,雇主或单位为农业转移人口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与上年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

(五)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孱弱

李树茁等人认为,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网络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赵立新认为社会关系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亲朋好友成为最原始、交往频率最高的“强联系力量”[10]。林南认为,当人们追求自己的目标时,除强关系以外的弱关系在获取社会资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可以得出,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程度和弱关系程度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通过亲戚朋友、同乡介绍”是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也表明强关系对于就业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来自其他组织的帮助比例很小,但是或多或少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舒尔茨认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提升就业能力是每一个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必要准备。当然,对于农业转移人口也不例外。第一,统筹城乡教育。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主要是改变现有的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同的财政投入渠道。首先,应建立公正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制度,制定提高务工农民的竞争能力和技能的教育政策。其次,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和全面普及,防止经济落后地区的适学青少年群体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等各种原因而过早离开学校加入打工者的行列。最后,发展基础教育还要尽可能地普及高中教育,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第二,改革目前农村的应试教育。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已逐渐显现,我们应以农村初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加大力度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力求改善现在规模小、发展落后的境况,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转移奠定基础。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鼓励民间力量投资农村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农村义务教育以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前的中间过渡阶段,同时对农村贫困家庭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予以适当的补贴。第三,应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优化课程内容,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方式,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技能型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后方基地,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保障。

(二)构建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体系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将转变为产业工人,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十分重要。就目前而言,由于农业转移人口的高流动性与企业的“技工荒”,劳动力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如果能够提高企业培训员工的积极性,不仅可以通过自身培养缓解并最终解决“技工荒”,降低员工的流动性;而且对于扩大就业、保障社会安定、推动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都大有裨益。

第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形式的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体系。从表面上看农业转移人口致力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理应由企业来负责农业转移人口的培训活动,但实质上农业转移人口却是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所以,农业转移人口的培训不仅要依靠企业,更需要政府、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协作,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努力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全形式的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体系。

第二,完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目前培训资金不足是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培训顺利实施的主要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培训投资的分摊机制,按照“谁获益谁投资”的原则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首先,农业转移人口问题作为一个牵涉面极广的社会和经济的双重问题,政府不仅义不容辞,而且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很大程度上缓解“三农”问题的困扰,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资金投入。其次,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的提高和培训经历的丰富将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上,企业是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直接获益者,因此企业也理应增加对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投入。再次,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培训不仅能提高其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有助于其就业能力的提高,还能直接提高其收入水平,因而农业转移人口自身也应该成为培训的投资主体。

第三,健全与规范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市场。目前,应该想方设法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改变当前政府垄断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市场的现状,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企业化运作,政府只掌舵不划桨,以“裁判员”的身份切实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培训市场的质量和水平。二要做好全面的统筹安排,政府应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市场的规划、管理与监督,搞好培训与就业的长期规划,当前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农业转移人口的打工地,在打工地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三要推进权威机构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的鉴定,落实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使得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准入证”,以此来指导和监督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促使职业培训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四,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培训激励政策。一方面,对于积极开展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的用人单位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另一方面,达到国家规划要求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申请获得农业转移人口培训扶持基金的支持。此外,对于参加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实行补贴或奖励等措施,国家还应该定期开展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的免费职业技能鉴定,对合格者要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三)建立统一的工资待遇标准

首先,由于农业转移人口是有着农业户口的务工者,身份和地位的限制,在城市工作受到各方面的歧视和待遇的不平等,有事做到自己该做的却得不到他们应得的报酬,导致在这方面还处于分割状态,所以必须实行统一标准。目前建立统一的工资待遇标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取消就业歧视和限制。这一做法是统一工资待遇标准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应该取消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方面的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其次,对于城市劳动者和农业转移人口,用人单位应该一视同仁,实行统一的标准。第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工资的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第三,实行激励政策。在农业转移人口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满足时,要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这一特殊群体不断追求更高的层次,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四)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必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法律运行机制。一要大力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解决目前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立法空白的局面。二要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加大行政检查和监督的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好有关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权的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要建立健全司法运行机制,公正司法,把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司法保障落到实处。第二,要强制推行社会基本保险。首先要全面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医疗保险等。其次要强制推行基本社会保险,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城市社保应该强制要求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大病统筹基金,要让城市的社会保障网络覆盖到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身上,让他们尽量能够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第三,要加快和创新配套机制。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还需要改革一系列相关的阻碍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如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从农村的退出。改革户籍制度,放松对户口的管制。改革用工制度,减少或消除农民工受到的就业歧视和子女入学歧视。深化改革住房制度,大力推行城镇廉租房政策,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门槛”等。

(五)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城乡社会支持网,可以有效转变导致他们职场的压抑性环境,从而可以更好地让他们形成健康的职业意识,提升就业能力。第一,维护农业转移人口输出地原有的支持网。保证他们在家乡应该享有的基本权益,消除他们的无根感。第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社会支持网的建设。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法律援助、子女教育、素质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支持网弱化,减轻城市社会排斥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负面影响。第三,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社会支持网的建设。比如引导和帮助成立青年打工者之家等,以此为依托,定期开展打工者的公共活动,为青年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加强社会联络的机会。当然,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区互动活动,增进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原住民的接触和交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支持网的途径之一。

(六)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

除了以上措施,在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兴起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能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当中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并成为热点,它被视为“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的重要补救措施。非营利组织在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工作环境和生存环境方面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第一,非营利组织能够基于农业转移人口现有的社会网络基础,向农业转移人口群体提供各种免费的社会公共服务,对农业转移人口群体进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从而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第二,因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阶层较低,同时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从业,所以他们的就业环境十分恶劣,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各种正当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且求救无门,时常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非营利组织一方面可以作为农业转移人口正当权益的捍卫者,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政府、企业和农民工间沟通的桥梁,有效地上传下达,并灵活地处理各种纠纷,切实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利益。第三,非营利组织还能够把大量的就业信息提供给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由于非营利组织特殊的公益性和第三部门的性质,不仅能够保障信息的真实和可靠性,还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韦曙林,许经勇.透过民工荒现象看其问题的本质[J].学术研究,2005,(1).

[2]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

[3]陆学艺.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80.

[4]文晓风.信息时代的就业能力发展[J].企业经济,2002,(10).

[5]赵永乐,张新岭,俞宪忠.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J].调研世界,2007,(11).

[6]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3.

[7]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界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2005:97.

[8]郑功成,黄黎若.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

[9]王国辉,穆怀中.民工荒、技工短缺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临界点[J].人口与经济,2008,(4).

[10]赵立新.从社会资本角度透视城市农民工就业[J].兰州学刊,2005,(5).

猜你喜欢

人口培训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人口最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