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道路 改革理论 改革精神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伟大贡献

2014-02-12陈世润欧晓彦

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道路特色

陈世润,欧晓彦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改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此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研究邓小平对改革的丰功伟绩,具有重要意义。从改革道路、改革理论、改革精神整体认识维度来研究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贡献,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邓小平及其思想的认识。

一、开拓了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

所谓改革道路,就是指为了实现改革目的所选择的途径。道路的选择,在于改革主体对可能性的把握和选择,这决定了改革道路会有差异。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的改革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道路,是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

邓小平所开拓的中国改革道路内涵十分丰富。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邓小平在改革刚启动时就指出: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1](P165),“必须坚持,绝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动摇,并且要用适当的法律形式加以确定”[1](P358)。邓小平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因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旗帜、马列主义旗帜才能高举,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巩固,中国改革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在改革中失败并导致国家解体,其原因在于它们所选择的改革道路是错误的,而错误最根本的又在于在改革中背离了共产党的领导,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和马列主义的指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国改革道路指明了方向,它不仅是中国改革道路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道路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第二,立足中国国情是基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始终贯彻的唯一正确思想路线的出发点。在中国改革道路探索过程中,邓小平强调:“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2](P118);“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2](P2)。在强调人口多、底子薄的情况下,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52)。正是因为有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邓小平才找到了属于中国的改革道路。

第三,经济建设是中心。改革开放前,毛泽东主导我们党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探索经历严重曲折。邓小平复出后,主导我们党在客观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果断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并强调:“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1](P194)随后,他提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目的是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

第四,坚持改革开放是方法。邓小平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当代世界格局和时代特征基础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指出闭关自守是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指出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开放也是改革,“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P134)。由此可见,邓小平把改革开放作为了中国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对城市的工商业、科技、教育等各行业进行改革。同时,设深圳等为经济特区,开放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形成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直至沿江、沿边、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五,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P373)。为此,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并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要求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实践证明,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是中国改革唯一正确的道路。没有邓小平的改革道路,就没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

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探索中国改革道路过程中,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智慧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拓展了新视野,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有力地指导着中国改革不断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是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改革实际和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在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中国改革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解决了党和人民在改革中迫切需要搞清楚的理论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历史向前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全面系统的,包括改革的动力、目标、性质、方向、途径和标准等,这些理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邓小平改革理论的科学体系,科学回答了在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通过改革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一,改革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由生产关系构成的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两个层次。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基本制度与生产力发生矛盾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该社会制度不能自身解决,必须革命,改变社会的根本制度。然而革命只能在基本制度层面上而不能在具体体制层面上解决解放生产力问题。基于以上分析,邓小平认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已解决了基本制度层面解放生产力的任务,而阻碍我国生产力的原因在于具体体制存在许多弊端,要消除这些弊端,就必须改革。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P390)由此可见,通过以改革经济体制为重要内容来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邓小平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第二,改革的目标。要改革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在邓小平看来,改革总目标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具体目标是改革原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使之“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2](P241)。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具体目标的确立,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改革的性质。正确判断我国改革的性质,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及社会主义制度存亡的大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P142),这是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观点、科学区分根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社会主义改革性质。他指出,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好的,要坚持,但“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1](P327)。因此,要对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进行改革,来逐渐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根本制度。邓小平认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2](P135)他还指出,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彻底打破旧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体制的全面、深刻的改革,其艰巨性、复杂性不亚于中国革命,因此认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四,改革的方向。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中国的改革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在改革中保证社会主义方向,至关重要。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2](P138)“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2](P206)为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P17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虽然受到国内外种种因素的干扰,但却始终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都源于邓小平给我们党和人民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党和人民在改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五,改革的途径。在中国的改革路子该怎样走、各项改革该怎样搞这一重大问题上,邓小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经验教训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各国必须根据自身条件来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马克思没有说过、做过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借鉴,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2](P372);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2](P118)。邓小平以上论述,不仅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指明了实现途径,而且也为广大改革者消除了思想包袱。

第六,改革的标准。邓小平领导我们党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在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把实践标准具体化,提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2](P23)的新论断。这是“三个有利于”思想的雏形。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人对中国的经济特区及引进外资的做法产生了怀疑,担心中国会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许多地方改革开放的步子迈不开。针对这一现象,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372)。“三个有利于”的改革标准,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原则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的科学运用,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升华,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破除了姓“社”姓“资”抽象概念的束缚,有力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全面推进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从以上理论可看出,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呈现出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民族性特征。首先,中国改革理论具有时代性,是因为它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用于解决现时代问题的产物,是邓小平关注当代世界格局和思索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果,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其次,中国改革理论具有实践性,是因为它是从中国改革的实际出发,是在解决改革出现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中产生并不断对改革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的成果,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再次,中国改革理论具有创新性,是因为它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整套系统的理论,既无前人指点,又无现成经验借鉴,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又次,中国改革理论具有民族性,是因为它植根于中国群众的实践,立足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中国式的思维和言语,讲出了马克思主义前人所没有说过的新话,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这些特征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不仅凝聚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心血,而且凸显了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巨大贡献。

三、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精神

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开拓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创立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精神的培育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精神,是指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传统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的改革实践中的升华,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体现的魄力和勇气。这些精神经历了改革实践的洗礼,激励着党和人民勇往直前,积极改革。这些精神内涵丰富多样,我们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坚定信念的执着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坚定信念的执着精神是中国改革精神的本色。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它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激励着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坚定信念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邓小平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他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2](P382)对这一崇高信念,邓小平一生都在为之而艰苦奋斗。在党和国家遭遇“左”和右的思想错误时,邓小平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勇敢面对现实,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极其清醒的头脑,及时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开辟了一条既拒绝走“以阶级斗争为纲”老路,又反对走否定社会主义、主张资本主义邪路的道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在改革受阻时,他始终对改革保持积极乐观态度,及时消除人们的思想顾虑,开创了改革新局面。邓小平深知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党员和干部要用坚实的理想信念团结人民,他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2](P190)

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邓小平中国特色改革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此推崇备至,把自己称作“实事求是派”,并始终在中国改革事业中坚持实事求是。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积极倡导解放思想,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力抨击了“两个凡是”,使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针对以前党对中国基本国情判断的失误,邓小平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1](P312)为此,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对中国国情进行了科学判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使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改革中,邓小平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2](P382)他要求我们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到实处”[1](P99)。在人们产生疑惑、改革受阻情况下,邓小平准确把握经济手段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在坚持实践标准基础上,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破除了人们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消除了人们在改革中的思想束缚。由此可见,邓小平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难改革中形成的。正是因为有邓小平这种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中国的改革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中国改革精神的源泉。突破陈规、勇创新路,是邓小平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主要表征。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的改革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全新事业,只有发挥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主观偏见和习惯势力的束缚,敢做老祖宗没有做过的新事,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2](P91),中国的改革才会胜利。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下,全党才能冲破各种僵化思想的束缚,带领人民转变观念,不断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创新精神,使邓小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及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全新理论,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敢闯、敢“冒”、敢试,也是邓小平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主要表征。在邓小平看来,改革既然是全新的事业,那么新兴的事物总要有人第一个去试,因此鼓励人们要大胆尝试。他指出:“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2](P229)他还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P372)这些论述,体现了邓小平勇于开拓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革命胆略和创新精神,是邓小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所形成的精神风格。

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是中国改革精神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邓小平贡献毕生心血的动力源泉。邓小平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凡是能够保护人民利益的事,应努力赴之”[4]。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邓小平都在践行着这一思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全心为民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受到重创、人民生活水平极低情况下,邓小平痛心地指出:“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P10)他还指出:“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2](P326)基于此,邓小平带领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改革中,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准绳,把人民对改革的态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思考一切问题和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之一。从中不难看出,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不仅是邓小平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中国改革精神能够得到人民认可的根源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精神三者有机统一于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改革事业中,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它们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历史贡献。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精神的基础,它为改革理论和改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精神的理论指南,它以理论形态表达改革道路和改革精神的价值目标、本质规定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升华,它为改革道路的开拓和改革理论的丰富提供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0.

猜你喜欢

生产力道路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