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澳移民政策对早期华人淘金工的影响

2014-02-12胡卫华IanClark查振祥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4年2期
关键词:排华华工淘金

胡卫华 Ian D.Clark 查振祥

世界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跨国淘金潮。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轰动了世界,出现了世界第一次大“淘金热”,中国人称之为“旧金山”。1851年哈格里夫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现了金矿,又一次出现了世界性的大“淘金热”,中国人称之为“新金山”。在这两次淘金潮中,华人淘金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时期的移民政策框架下,华人淘金工在美、澳两国生活艰辛曲折,饱受欺压。本文拟以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台山市为研究对象,从19世纪中后期美、澳两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变迁来对比分析其对早期华人淘金工的影响。

一、华人赴美、澳淘金的原因

19世纪中后期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失业破产,日趋贫困化。美、澳发现金矿之后,在淘金热的推动下,一批批华人赴美、澳淘金,这是一部华人淘金的血泪史。华人远赴美、澳淘金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一)清政府海禁政策的改变

1683年,清朝结束了海禁,1685年,正式宣布开海贸易。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武力威逼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打开了方便之门。中国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日益瓦解,大批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流离国外。

(二)清政府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鸦片战争前就已经存在尖锐的土地问题,鸦片战争后土地的兼并程度更加惊人。以移民最多的广东省为例,当时新会、恩平、台山、开平等地,占总户数5%的地主占有60%-70%的土地,而占60%多的贫雇农所占有的耕地仅为9%。[1]庞大的失业大军中又加入了无数的破产农民。而手工业者和商人也不能幸免,除厘金外,政府对商品的征税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商品几乎完全不能流通。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甚嚣尘上之时,清政府的盘剥更使广大劳动人民走投无路。[2]

(三)频繁的自然灾害使生活艰难的百姓愈加困苦

晚清自然灾害的特点是频率高、灾区广、危害重。据资料统计,此间珠三角地区共发生较大水灾22次、局部水灾18次、较大风灾8次。灾祸导致大量土地荒芜,人民无以为生,致使大量人口迁移。

(四)连年不断的内战

1851年,由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这是19世纪中叶中国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1854年,10万农民在广东新会爆发了红兵起义,以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整个珠三角地区随后也揭竿而起。起义最终遭到了镇压,但战争给广东社会带来的破坏是难以言喻的。1855—1867年的12年间,台山、开平、恩平的交界处还发生了土人和客家人的械斗,广大民众如惊弓之鸟,唯恐殃及池鱼,许多家庭家的成年男子远出西洋,躲避械斗。

二、美、澳移民政策变迁的比较

美、澳两国尽管不在同一大陆,但在早期的移民政策制定上却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各国对华人移民实行重税、禁止、限制等政策的时期,华侨不断承受着侨居国狭隘种族主义者掀起排华逆流的冲击。[3]

(一)美国移民政策的变迁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历来重视移民的“质”和“量”,因为移民决定着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空间。200多年来,美国对华移民政策不断演变,但无论是禁止还是有限度地开放,都是在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对外来移民的政策是美国国内各个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也受一定时期美国政治、军事、外交政策和种族主义思潮的影响。[4]以广东为例, 广东人移居美国分为四个时期:

1840-1882年为自由时期。此时期内美国开发西部金矿,修筑横贯东西长达4000公里的太平洋铁路,需要大批廉价劳力。广东沿海民众纷纷赴美当劳工。据统计,1854-1883年30年间,移入美国的华工288357人,平均每年9612人。[5]1851年,加州州长巴尼德在其致州议会的咨文中,称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人,应欢迎其来美,以协助开拓美国各种建设事业。次年加州州长麦都高的致州议会咨文,仍提议鼓励中国人来美,称中国人为“我们新近收纳公民中最有价值的阶级之一”。此时的华工在开发加州中建功不少,故无论美国官方或民间,均对华侨敬重。早期去美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来自珠三角地区,其中60%来自台山(1914年前称新宁),其余40%的绝大部分也来自台山周围地区如新会、开平、恩平、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直到1965年,仍有“美国华人半台山”一说,台山话成为美国华人社会通行的语言。

1882-1943年为禁止时期。1880年,美国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上述两项工程也已完工,华工纷纷失业。统治者将社会失业原因归罪于华工的低薪就业。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简称《排华法案》),它规定10年内不准华人入境,不得准许华人归化为美国公民等等。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以法律形式、以政府名义“合法”排斥少数族裔的法案。1892年排华法案延长10年,1902年该法律被无限期延长。“排斥华人”成为美国政党争取选票的时髦口号。19世纪后期,华人作为美国外来移民中第一个亚洲移民群体,经历了先受欢迎后遭排斥的历史。这种变化是当时美国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1943-1965年为限制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结为盟国,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开明政策,向国会呼吁通过《废除排华法案》。1943年此案获通过,并具体规定华人的移民配额为每年105名(含全球的中国人,传教士、教授、留学生不受此限),华侨可入美籍。

1965年以后为平等时期。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补充移民法案》,吸收受过高等教育的外国知识分子和人才,接受各国移民难民。并且规定全球到美移民每年不得超过29万人,每个国家不得超过2万人,自此中国获得与其他国家同等的移民资格。1979年起,每年给中国大陆和台湾各两万名配额,1987年起,香港地区移民配额由原来的600名增加到5000名,中国两岸三地移民美国的人数得以逐渐增加。[6]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以全票通过“排华法案道歉案”(第683号决议案)。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向曾经排斥歧视华人的做法道歉。这标志着美国国会首次承认这一歧视性法律的不公正性。

(二)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变迁

有人说,澳大利亚的历史是用黑、黄、白三种基调绘写成的。黑色是指1788年开始的英国向澳洲流放罪犯的时期,黄色象征着19世纪中期出现的淘金热和亚洲移民热,白色则是指19世纪下半期发端的“白澳政策”的推行。这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变化。

1855年以前是自由时期。1850年开始,数以百计的中国人应募到了澳洲,这就是所谓的“契约工”,订的是五年合约,期满后可以听其自愿留在澳洲,这可说是中国人在澳洲最受欢迎的时期。1851年,广府台山人雷亚妹以“契约工”身份最早进入澳大利亚金矿区。他把发现金矿的消息传给同乡,引发大批广府人来到墨尔本(华侨称为新金山)。

1855-1901年为限制时期。1855年维多利亚政府迫于压力,通过了第一个排华法案,其主要内容是赴澳轮船每艘载重10吨限载1名中国人,而且入境还要交10磅的人头税。这是“白澳政策”的发端。此后其他州相继效仿。

1901-1966年是严禁时期。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国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案》,核心内容是《语言测试法》,成为白澳政策的集大成者,以坚决排斥亚洲人、尤其是以华侨为目标,使“白澳政策”更趋完善和隐蔽。1910年,澳大利亚政府又恢复实行对白人移民进行补助的制度,限制和排斥以华人为主的有色人种入境的“白澳政策”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966年以后是甄选时期。1956年,自由党政府对移民法等予以修改,规定:凡有杰出技术者,或对澳大利亚有用人才,不论人种色素,都可移民来此发展,还可有资格成为澳洲公民。两年之后,自由党公开废止《移民限制法案》,《语言测试法》也被取消。1966年,移民法案再次修订。1973年,澳大利亚政府又制定出《澳洲公民法案》,规定对一切有色人种均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至此,流行了一个世纪的“白澳政策”终于彻底结束了。

三、美、澳早期移民政策变迁对华人淘金工的影响

(一)淘金工人数的急剧变化

纵观美、澳两国移民政策的变迁,澳大利亚对华人移民的限制和禁止时期长达111年(1855-1966年),比美国的83年(1882-1965年)长。

1868年,中美两国的《蒲安臣条约》签订,清政府承移民合法化,由此出现了华工赴美的高潮。条约签订前的20年中,赴美国华工每年平均为8674人;条约签订后的14年中,年平均数上升为21189人,其中最多的一年接近40000人。但《排华法案》公布后,华工生活环境极端恶劣,不少被迫回国,美国华侨仅剩77000人。

19世纪50年代,随着大批华人到澳洲维多利亚的墨尔本附近淘金,在澳洲大陆的华人总计约有53000人左右。[7]由于后来“白澳政策”的出台,华人基本只出不进,人数大大减少。只是到了1875年,昆士兰等州又相继发现新的金矿,广东一带以及美国旧金山的华工又闻讯而至,澳洲华人人数出现了短暂的回升期。

(二)淘金工谋生方式的转型

美国排华政策出台比澳洲晚20余年,因此美国“淘金热”后,华人有机会逐渐转向修筑太平洋铁路和其他行业。1872年,加利福尼亚工厂中50%的工人是华人。与此同时,华人也是西部农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淘金潮的发源地萨克拉门托,华人农业工人占该地农业劳动力的86%。

早期澳洲华工多以淘金为业,主要居住在矿区和乡村,采金业萧条后逐渐由乡村转向墨尔本和悉尼等大城市,以从事种植、洗衣、建筑、家具业等服务行业为主。一些经过几十年奋斗而稍有积蓄的华侨,转而经营商业。华侨开办商店,由小至大,有些发展成专营某一商品的公司,最有成就的是经营生果批发行。1901年,新南威尔士州的华侨水果商及蔬菜商有369人,占商业经营者近一半。其中著名的企业家多是广府华侨,如梅光达、郭乐、刘光福等。[8]美、澳唐人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白人排华政策的后果之一,是华人身不由己和心甘情愿的矛盾选择。在排华氛围浓厚的社会大环境中,唐人街是华人适应当地社会的一种方式。

以台山为代表的华人在农业和开辟市镇上亦颇有建树。阿拉拉(Ararat)是1857年中国早期淘金移民建造的澳洲唯一一座古城,有“广东脉”之称,1997年与广东台山市结为姊妹城市。1997年8月,阿拉拉市开始动工兴建“金山博物馆”,以此纪念华侨为开发阿拉拉的功绩。馆前广场上矗立着两尊华人矿工的铜像,铜像附近有两座铜碑,分别用中英文刻着歌颂华人历史功绩的文字,详尽记录了五邑籍华侨开发阿拉拉市的艰辛历程。如今,汉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三种重要语言。

(三)生活经历对返乡后的影响

据记载,到澳洲维多利亚金矿的62990名中国人中,有48000人离开澳洲回国,还有一部分没有返回的矿工死掉或被杀,或定居当地逐渐成为澳洲公民。[9]一些死者在侨团的帮助下得以魂归故里,但也有不少死者被葬在异国的华人公墓区。在阿拉拉公墓中掩埋了300多名已故华人(以四邑人居多),大多数坟墓无墓志。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原本想在台山找到类似开平碉楼这样的澳洲淘金工返乡后修建的大宅,但几番下来,失望而归。究其原因,一是澳洲淘金工集中回国返乡的时间距今将近150年,早期修建的房屋已不复存在,后代对先辈的历史知之甚少。二是澳洲长达100多年的“白澳政策”严重地隔断了两国的联系,即使定居的澳洲华人长时间里也不能返乡,亲情的延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三是受淘金场所的影响,当年澳洲淘金工所在的维多利亚州一带除了淘金之外,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工商业较落后,以至于很多澳洲淘金工返乡后经商兴办实业的较少,这与去美洲的淘金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结语

淘金工群体是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底层人群向外移民的一个缩影,他们在为自己和家人维持生计的同时,也为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地都修建了纪念性建筑,纪念淘金华工、老一代移民,以表彰他们对澳洲做出的贡献。我们采访过的澳籍华人伍长然先生是早期淘金工的第三代后代,尽管已年过八旬,但他还在四处筹款,整修早期的澳洲华人公墓。相比之下,在内地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知晓这段历史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在缅怀历史和先辈的同时,我们应该将这些宝贵的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播,既教育了后人,又可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内地联系的一条精神纽带。

[1]吴悦.论19世纪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原因[J].社科纵横,2004,19(6).

[2]李连广.1848—1882年华人移民美国原因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6).

[3]龚伯洪.广府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6.

[4]张晓涛.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J].世界民族,2007(5).

[5]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36-37.

[6]刘权.广东华侨华人史[M].工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75.

[7]阮西湖.澳大利亚民族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161.

[8]龚伯洪.广府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1.

[9][澳]亨利·简斯顿著.杨于军译.四邑淘金工在澳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

猜你喜欢

排华华工淘金
『90后』麦客:持北斗导航麦田『淘金』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警惕借疫情“排华”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淘金梦
蒙古国社会“排华”没那么夸张
浅析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的排华原因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
梁诚护侨活动研究
李鸿章为秘鲁华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