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商务访谈中言语缓和策略的语用

2014-02-12宋仕鹏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面子商务言语

宋仕鹏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电视商务访谈中言语缓和策略的语用

宋仕鹏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语用缓和是语言使用者在会话交际中为弱化其语言行为对听话人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采用的语用策略。电视商务访谈中主持人和嘉宾都可能遇到事实冲突、社会冲突和心理冲突。说话人为了弱化这些冲突,他们通常会使用缓和策略。

语用缓和;冲突;事实维度;社会维度;心理维度

一、理论背景

言语缓和,是语言使用者在会话交际中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弱化自己的语言行为,避免对听话人造成负面影响而采取的语用策略。根据霍永寿提出的语用调节理论,人们使用语言来调节其社会行为,从而使人类生活在社会行为层面保持最佳和谐状态。言语缓和策略分为事实缓和策略、社会缓和策略和心理缓和策略。

Grice的合作原则。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取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了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准则,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等。为此,他在会话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在交际中,人们遵守合作原则所表达的意义是自然意义,而故意违反合作意义则产生隐含意义,听话人应根据当时说话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Caffi的元语用意识。元语用话语反映语言使用者对交际的自我调节意识。Caffi把元语用研究划分为三个层次:(1)语用学的元理论研究层面;(2)语言使用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条件;(3)话语管理和调节意识。本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三层次,即围绕交际者的语言选择,观察元语用意识如何引导和调控交际过程的展开和进行,从而达到交际者的意图。在电视商务访谈中,面对一些敏感话题之时,通常主持人为避免交际冲突,以一种迂回的方式提问,而嘉宾也经常“答非所问”。作为听话人,或者观众,通常根据访谈节目内容推导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本文的研究重点即是这种询问或回答策略。

二、言语缓和策略

在电视商务访谈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言语交际冲突。言语交际冲突可以分为事实冲突,社会冲突和心理冲突。事实冲突来源于说话人的言语和显示的不一致;社会冲突主要来源于言语行为对听话人所产生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威胁;心理冲突来源于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意图的不一致。在电视商务访谈中,主持人和嘉宾会使用事实缓和策略、社会缓和策略、心理缓和策略来缓和这些冲突,使整个交际过程顺利进行。

1.事实缓和

事实缓和策略是说话人为弱化事实冲突对听话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使用的。根据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电视商务访谈中的嘉宾和主持人应该确保自己言语行为的真实性。然而,这种真实性可能威胁到说话人的个人隐私,或者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人通常选择违反这一准则。事实缓和包括模糊情态词、主观标记语,传信语和附加疑问句。在电视商务访谈中,说话人,尤其是节目主持人在提问时,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正确性有待嘉宾去确认,以此引出讨论话题。例如:主持人:你在做职业经理人的四年,给我的感觉好像这四年你都生活在一个矛盾、冲突、阻力和阻力抗衡这样一个背景下,是吗?嘉宾:我实际上很不想去聊这一段,因为这一段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主持人首先设身处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猜测了当事人的心理状态。然而,此时的物理冲突是:作为一个合作的说话人,根据前述Grice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她不应说出虚假的话或者缺乏根据的话;为了节目需要引出这一话题,她又不得不做出假设,揣测嘉宾当时的心理。此时,主持人的言语世界和现实世界出现了不一致,物理冲突产生。主持人使用主观标记语“给我的感觉”,以及附加疑问句“是吗”来缓和物理冲突给嘉宾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使用物理缓和策略,主持人的话语的权威性降低,她的话语给了嘉宾这样的一个暗示:我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你可以赞同;如果你对我所说的不认同,你有权否认,那么你可以用你的证据来反驳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主持人的揣测都不会给嘉宾带来强迫感,同时,谈话的交际目的可得以实现。

2.社会缓和

社会缓和策略是说话人为缓和话语对听话人带来的面子威胁而使用的。这种面子包括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消极面子指不希望别人把意志强加给自己或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干涉、阻碍。电视商务访谈中的话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主持人提问的方法若有不当,容易使嘉宾的面子受到威胁。社会缓和策略正是为了弱化这种威胁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缓和策略包括敬语、选择性标记语、上义词和条件从句。例如:主持人:那将来的XX集团,如果有一天你想退位的时候,你会把位置传给你弟弟吗?嘉宾:这都不排除…在这个例子中,当主持人问到嘉宾的公司继承人选择时有可能侵犯嘉宾的消极面子,因为这涉及到商业秘密问题,嘉宾可能不希望自己的商业隐私遭到侵犯。若主持人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对嘉宾造成消极影响。通过使用条件从句,主持人把回答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嘉宾,因为主持人设定的这一条件若是不成立,那么嘉宾便不必回答该问题。这样一来,社会冲突得以缓和。同时,嘉宾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上义表达“不排除”,而不是直接回答“会不会传给XX”。这一上义表达将语义场扩大为包含XX的所有人。于是嘉宾采用一个上义表达作为回答,避免了消极面子威胁。因此,主持人通过使用条件从句,成功地提出了问题;嘉宾通过使用上义表达,也维护了自己的商业隐私。双方对社会缓和策略的使用都维护了交谈的和谐氛围,达到了各自的交际目的。

3.心理缓和

在商务访谈中,面对同一个话题,尤其是面对敏感性商务话题时,主持人和嘉宾的心理状态不尽相同:主持人试图探究某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或者了解当事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嘉宾则不情愿向公众过多剖析自己的内心。对于同一事件截然不同的态度,造就了双方心理状态的差异。这种不同的交际意图和心理状态引起了交际中的心理冲突。为了缓和这些冲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说话人通常会借助心理缓和策略,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在电视商务访谈中,常用的心理缓和策略包括自贬语、降低程度语、语码转换和礼貌用语。例如:主持人:这好像有点是揭旧疮疤,但是既然提到职场中的几次重要选择,就不可能不提离开微软的那一次,离开微软后有这么大的一个官司和各方面的关注,对于你来说是不是职场中压力最大的一次?嘉宾:我觉得是我一生中受到的最大的压力,而且可能就是心情最不好的一段时间。在这个例子中,主持人希望就嘉宾离职一事询问他的个人看法,此次离职曾涉及到嘉宾与雇主之间的法律纠纷,也涉及到嘉宾当时与朋友关系决裂的过往。因此,在讨论这一话题之时,作为主持人,必须考虑到职业需求,作为嘉宾,希望这一事件不被提起。二者不同的交际意图和心理状态对会话的顺利进行有所阻碍。因此,说话人使用自贬语“这好像有点揭旧疮疤”,以暗示听话人充分意识到接下来的话题可能给其带来消极影响,且说话人对自己提及这一话题表示歉意和对听话人当时所处境况的同情。根据合作原则中方式的准则,说话人应该避免晦涩,应该简练有条理。说话人可以使用这种自贬语,通过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让听话人意识到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即说话人对造成这种负面影响的歉意,由此缓和了心理冲突,保持交际的顺利。

三、结论

电视商务访谈,既是公众了解商业动向的一种途径,也是商务人士提升自身形象、推行公关活动的平台。在此过程中,主持人和嘉宾都需要在维持友好交际关系的基础上,达到各自的交际目的。不同的言语缓和策略的使用,带来不同的交际效果:有些言语缓和策略既能维持交际的和谐氛围,又可以确保会话的开始和进行;有些缓和策略却只能使交谈友好进行,却未能达到商务访谈的会话目的;还有少数缓和策略的使用,依然未能阻止交际中的障碍。因此,这些不同言语缓和策略带来了不同交际效果。

[1]霍永寿.弱化与语用调节理论:以中医诊谈为个案[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周瑞琪.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运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

[3]刘平.机构性会话冲突中元语用话语的积极语用调节功能[J].外语教学,2012(33).

编辑 朱荣华

G206

A

2095-8528(2014)01-105-02

2014-05-16

宋仕鹏(1987-),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面子商务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面子≠尊严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某贪官的面子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面子
面子
关于冬天
商务休闲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