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定条件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2014-02-12陈金星薛红亮
陈金星 薛红亮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
社会安定条件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陈金星 薛红亮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
在当前经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都在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对维护校园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宣传思想工作主阵地的作用,是提高和强化高校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建立、健全校园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实现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稳定;宣传思想工作;重点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宣传思想工作主阵地的作用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作为专业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讲授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者,必须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教学水平”三个方面狠下功夫。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方向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领域时常出现各种“杂音”,思政课教师必须带头学习,切实做到“四个分清”,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教学水平。对党的方针、政策不关心、认识不到位或发生误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苍白无力甚至适得其反。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我国的发展和外部世界的变化必须要增强自身的“硬度”。经常性地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和集体备课会,增强思政课教师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增强对自身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发展道路的理解,才能讲出有说服力、生动形象的思政课。
强化高校的思政课以及素质教育相关课程的地位。首先,当前的思政课在很多高校存在着被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倾向,“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很次要”成了少数高校领导对思政课的一种态度。在社会风气普遍浮躁的大环境下,重视专业课程和实用技能,弱化思政课和素质教育课程的现象不是个案,特别是在很多民办高校此现象更为突出。思政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程,是一种带有国家强制意志的课程,无论何种院校、何种专业对此必须重视,且有专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强制实施,绝对不能弱化。其次,在加强思政课主体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相关课程的建设。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相关课程对主渠道有着重要的补充和强化作用,素质教育相关课程涉及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省情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很多高校不被重视,使得许多大学生对省情、地情、法制、伦理道德规范与社会公德等缺乏了解。这些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现实特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其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二、提高和强化高校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高校校园媒体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传播对象、以校园为主要传播地点、以校园新闻采写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媒介。与一般社会媒体相比较,校园媒体与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亲缘度更高。校园媒体是校园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载体和平台,它一经形成与传播,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杠杆”。所谓舆论引导力就是媒体引导公众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能力。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特别是微博盛行之后,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舆论引导力成为了诸方争夺的“战略要点”。当新闻传播的受众从过去被动信息的接受者开始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寻受者,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寻求信息,有选择地接受、理解和记忆信息。当对舆论引导力失去控制,网络时代的“受众”可能会发布一些不甚准确或真实的信息,对媒体信息做出非官方的评判,影响以致左右主流媒体及舆论。2012年,昆明“PX”项目引发风波,当主流媒体对其报道不甚详细时,引发的不仅是网民对报道的种种误读和误会,对政府有关部门的不满,甚至直接在公开场合诉诸问政等一些更为强烈的表达。所以,新闻舆论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舆论引导力强时传播正确的舆论,可以起到团结人民、树立正气、促进和谐的作用;相反,舆论引导力缺失就会混淆视听、涣散人心,为社会上一些不良言论和情绪传播留下空间,危及安定团结。
在当前建设稳定、和谐的高校校园进程中,校园媒体要按照维护思想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遵从传播规律,优质高效地采集和处理校园舆情信息,牢牢把握对校园舆论引导力的控制权。首先,要树立“守土有责”的观念,守好宣传思想工作这个阵地。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的一块核心区域,绝对不能轻言放弃。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一些似是而非、有毒有害的东西就要来占领了。这是个严肃的问题,不能有半点轻视。现在,很多高校的校园广播阵地在网络时代已经被极度弱化了,社会上出现新闻热点和社会热点的时候,校园广播多是沉默的,播放的是一些毫无意义或无关痛痒的内容,或是被年青人盲目追疯了的“歌星”的歌。其次,优化应对突发事件的引导艺术。从传播学角度看,在突发事件中,校园媒体介入得越早,发布权威信息越及时,越有助于减轻处置危机的成本。如果校园媒体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失语或者反映迟缓,不能满足师生知情的需要,一些传闻和流言也会就此泛滥,造成不必要的舆论恐慌和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同样,如果在事件中做官样文章,简单照搬某些条文、领导讲话或政策法规,而不是把这些精神和思想体现到各个环节,融汇到稿件中,同样是毫无舆论引导力的。面对危机事件,要善于正确、平稳地去解读、判断、认识实际情况。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不能跟“风”走,也不能人云亦云,善于接触社会热点、难点,搞好引导,充分发挥维护稳定的作用。最后,整合宣传资源和队伍,形成舆论引导合力。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论坛、手机短信、微博等校园媒体各具优势,要注意整合资源。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危机预防预警机制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除了通过宣传促进信息的通畅,达到互相理解实现和谐的目的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危机预防预警。预警机制是指能敏锐、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对其及时分析、判断、评估,为决策机构提供警示、制度、网络等举措。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任何事件并非都是完全靠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必然有其前因后果。因此,理论上讲危机都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这就为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诸多社会新闻热点也成为了校园热点、焦点问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当积极遵从教育和传播规律,主动发挥工作优势,充分利用课堂、网络、校报、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及时汇集舆情,分析师生的思想动态。必要时还应安排专人定期研究、分析校园舆情及其产生原因、发展趋势、对师生思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争取在不利舆论和负面思想传播泛滥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牢牢把握稳定工作的主动权。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稳定预警机制应重点强化两方面的功能:第一,做好信息的收集和评估、预测。宣传思想工作者应主动收集可能影响高校安定的内外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相关信息,并对其分析评估,重点分析,及时发现某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对可能发生的影响安定的问题做出预测。只有如此,才能及时监测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后面化解问题提供缓冲时间。第二,利用工作之便,缓和、消解事件苗头。当潜在风险或者其它存在的隐患达到一定数量和级别时,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给予化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及时对教育活动以及宣传内容调整、充实,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课题讲授、专题班会、多种渠道宣传等手段消除误会、消除不利影响,安抚不良情绪。
建立健全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宣传和思想工作者只是该机制中重要一环,并不能代替其他层面发挥作用,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一个高校一级党委、各学院、职能部门、各系、职能科室、大学生信息员、团委、大学生宿舍区、宣传部、思政课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这个网络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担负各自职能,从组织、宣传、党建、团建、大学生日常管理等不同工作角度,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相关工作任务。
四、要“以人为本”做好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
近年来,许多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造成教学资源短时间极度紧张,教室、师资、设备、宿舍、后勤服务等难以满足扩招需求,教学水平和质量相应受到影响;还有的高校急于上新专业、新学科,结果在教学过程中疲于应付,教学质量严重缩水,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对大学生利益、学校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宣传思想工作者对这些现象不能视而不见,“应当从本职工作做起,开展有针对性的化解和关爱工作,积极配合高校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2008-9-3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吕剑红,张怡发.校园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力的策略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0(1).
[4]石宏伟,陈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编辑 朱荣华
G641
A
2095-8528(2014)01-068-03
2014-05-29
2013年度云南省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稳定视阈下云南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善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陈金星(1982-),男,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
薛红亮(1980-),男,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