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建设
2014-02-12王宏俐蔡宁
王宏俐 蔡宁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建设
王宏俐 蔡宁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有效解决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改有较大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大学英语;拓展课;课程体系改革
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是西安交通大学十年以来力度最大、影响面最广的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克服传统教学体系下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单调、实用性不强、大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及教学效果欠佳等弊端。同时,拓展课程可以因需设课、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特点。
一、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的内容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流信息,同时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一教学体系的适用对象是已完成大学综合英语(I、II)课程学习的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大学生,体系内下设11门课程,其中语言技能类5门、语言应用类6门,每门课程均为2学分、计划内32学时。
二、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的特点
大学英语拓展课课程教学体系极具创新特色,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课外实践、教学管理,还是师资队伍上均形成了鲜明的“西安交大”的特色。
1.课程设置:因需设课,内容多元
长期以来,我校从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均为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大学英语课,由于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效果欠佳。大学英语课课程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因需设课,内容多元。第一学期开设语言技能类课程,进一步强化基础英语教学,少于大学生基础语言技能的提高。第二学期开设语言应用类课程,着力提高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整体来说,11门多元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人文课程特点,基本满足了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灵活多样
大学英语拓展课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彻底改变了以教师单一讲授为主的旧的教学模式。各门课程根据自身性质及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致力于融实用性、知识性及趣味性为一体,有效调动教师和大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给大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教学评估:重在过程,评估细化
大学英语拓展课教学体系的每门课程考核均以形成性评估为主,终结性评估为辅,课程的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这一“强化过程,淡化考试”的评估理念是以过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以学习过程为中心,形成性评估的内容包括大学生到课率、平时课堂活动参与、平时作业、课外二课堂活动记录等;评估形式有教师评估、大学生自评和他评。为保证形成性评估的客观以及评估结果的公平,每门调和均细化和量化了考核细则、制定了考试大纲、强化了成绩管理、完善了课程评估体系,为真正达到以评估为手段,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的目标创造了先决条件。在形成性评估中,教师仔细观察、认真评价并监督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大学生的自身评议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4.课程网站和第二课堂:课下促课上,学习不断线
大学英语拓展课教学体系中每门课只有32个计划内学时。为解决课时数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教学体系应重视课程网站和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的搭建,有效辅助课堂教学。这两个平台为教师的教学管理,开展教学互动,以及帮助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连接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并且有助于课内与课下内容的有效过度,师生均对此反映良好。
5.教学管理:团队协作,科学高效
拓展课教学体系内容多元、门类较多。为保证授课质量实施课程小组管理制: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组长,负责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案和课件的设计等。课程小组注重团队协作,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或围绕教学法展开、或围绕课堂组织形式展开授课课程体系建设的讨论,或就课程的教学计划、内容、进度等进行讨论。细致的工作使开设的每门课程均建立了“课程内容、语言技能、思维技能”三者有机结合的三维矩阵。在此矩阵的指导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了具体、可行的操作基础,有利于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实施规范化。
6.师资队伍:科学组合,优化队伍
大学英语拓展课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的严肃内容,各个课程组除了资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以外,均以中级职称等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老教师的传、帮、带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在课程小组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得到了落实。一方面,语言教学实验中心鼓励教师边教学边在职攻读博士。另一方面,课程组建立了“一对一”的培养模式,一名副教授带一名任教三年以内的年轻教师,真正将青年教师培养落在了实处。
三、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
虽然在教学体系设计中将11门课程分成语言技能类和语言应用类两种。然而,作为一门人文类的课程,英语课是立体性的。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与其相关的文化信息博大精深。它既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展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设计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传授相关的国际文化知识。如在欧洲文化渊源课程中注重希腊神话和宗教典故的赏析学习,在商务英语课程中有中西方礼仪、习俗的对比。总之,每门课均有针对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同时兼顾了世界文化的传播。
四、大学英语拓展课理论与实践的兼顾
在理论结合实践的思想指导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1:1的实践环节,有助于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练习,实践练习内容以交互性任务输出为主,并且有效地保障了大学生语言产出,语言学习与实践应用互为反馈、相辅相成。
五、大学英语拓展课教材建设的原则
在教材建设中,西安交通大学始终认为教材编写应符合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理念,即各门技能类拓展课的教学,既要注重“一专”,又要培养“多能”。提高某一特定语言技能是新教学体系下一门具体技能类课程的主要任务,但远不是这门课程的唯一教学目标。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多年的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中我们都较好地遵循了这一原则。以《大学英语口语》为例,编者围绕口语学习的需要,设计了听、读、写等教学内容,其目的就是要在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听、读、写等能力的提高。语言技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听、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口语能力也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当然,不同的技能类课程教材,“一专”不同,“多能”也各有侧重。
六、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的效度评价
大学英语拓展课教学体系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大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教师,教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长和研究方向选择教学内容。实践多年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等形式促成大学生及教师对体系的评价。调查显示,同原来的大学英语只设一门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相比,大学生普遍认可选修课教学知识全面,讲究学习内容的平衡,课堂形式灵活、多样,打破了过去单纯依赖统编教材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96%参与教学的教师也认为拓展课课堂体系尊重教师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范围,发挥了各自的教学特长,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齐头并进。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OL].[2007-09-26].http://www.Chinanews.com
编辑 朱荣华
G642
A
2095-8528(2014)01-024-02
2014-05-12
王宏俐(1972-),女,山西平遥人,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语言与应用语言学。
蔡宁(1974-),女,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