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一词由来之探讨
2014-02-12宛健
宛 健
(铜陵市图书馆,安徽 铜陵 244000)
关于“善本”一词,《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1.凡精加校勘,错误较少的书籍,称为善本。2.时代较远的旧刻本、精抄本、手稿,碑帖拓本及流传稀见的其他印刷品等,通常亦称为“善本”。在古人给“善本”的定义中看出:“善本”的最初概念,就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文字讹脱的书本。
如:宋朝叶梦得《石林燕语》云:“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雠对,故往往皆有善本”。朱弁《曲洧旧闻》说:“宋次道家藏书,皆校雠三五遍,世之藏书,以次道家为‘善本’”。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及其丰富。记载、保存这些遗产的有文字和文物。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书册的形式。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出现了“善本”这一名称。它是前人在谈到雕版古籍的时候,用以说明某些古籍刻印早、校勘好、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一个抽象而概括的术语。
有学者根据东汉人班固所写 《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一段话:“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便认为“善本”一词起源于汉朝,只是那时没有印本,所以不叫“善本”而叫“善书”。这种说法不太确切。其《汉书》的原文是这样说的:“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金帛赐以召之。由是四方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献王所得出,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说。其学举六艺,立毛代传,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
由此可以看出,献王是个“修学好古”之人,为了能“从民间得善书”,采用的办法为,一是“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二是“金帛赐以召之”。便收到了“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之效果。“故得书多,与汉朝等”。且“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内容是“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献王得书是为了“修学好古”,为了“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故而我们可以看出班固所写献王从民间得之“善书”之意,指的是书的内容实质而言,不是指书本之好坏而说的。
再者,班固是东汉时人,生在汉武帝“黑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学风上是个信古文的,所以强调说明“旧书”之时代和文字上的形体。在写《河间献王传》时,从两个方面称颂献王,一是说明献王是个“被服儒术”之儒者,另一个说明献王是推崇古文经典,不受今文师说之影响。所以我们读《河间献王传》,要从当时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风尚去理解原文,不可望文生义,只为有个“善”字就得出“善书即善本”的结论。
还有的人,把前人书上凡是提到“善书”或者“旧本”的字样,统统看成是前人鉴定、划分“善本”的标准,以至于断章取议,割裂古书原文,给后人以概念上的混乱,如晚清重臣张之洞订出的三条善本标准。即:“读书宜求善本”、“善本非纸白板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为不缺之本也。此有一简易之法,初学购书,但看序跋,是本朝校刻,卷尾附有校勘记,而密行细字,写刻精工即佳”。“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三旧本”。
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之洞讲得非常清楚,先说是“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又说是:“本朝校刻。”他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说的“善本之义有三”的,他是为了指导初学的人,选择经过“本朝校刻”的作为读本的“善本”标准,而非为了鉴别宋、元、明、清板刻的“善本”标准。故而在他所著《书目答问》一书中根本没有收入一部宋、元刻本。至于“足本”他指的是“无阙卷、未删削”;“精本”指的是“精校”、“精注”。均是就“本朝校刻”的本子而言的。至于“旧本”,在《书目答问》中也说清楚了,“旧刊、旧抄偶一有之,无从购求者不录”这就是告之初学者,世间还有这样一种本子也是珍贵的,但“无从购求”若遇见了,也应重视它。
我们在研究版本,鉴别善本的工作中,必然会参考前人的一些资料,但是要全面地、仔细地、实事求是地去理解前人的著作,不可误解。对于各家所用的相同的字眼,要研究他们所指的是否相同的概念,绝不能混淆。如“善本”一词,由于前人所处的角度,所指的对象不同,行文的含义也不相同。
以上对“善本”含义的流行说法提出了评议,那么对“善本”的界说应如何确定?我们知道,随着历史的演变与更迭,书籍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产生了脱文、错简,无论是在唐以前的简、策、帛书,卷子时代,还是在雕版印刷发明以后,历史上都记载有这样的情况。但我们要分辨清楚的是:书本有书本之善,版本有版本之善,从有关记载考证来看中国的版刻书籍,开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在印刷史上可说是划时代的发明,这就是我们今天划分“善本”界说的历史分界线,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善本”,是以雕版古籍为范畴的。所说的“版本”是指在木版上雕镌文字,印刷成的书籍,所说的“善本”是指用木版刻印成书的许多版本中刊刻年代早,经过精细校勘、无脱文、少伪字,卷帙比较完整,且刻印精致,流动较少的本子。
宋朝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说到:“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在宋代人的书中,凡是提到“善本”两字的,都是指的木版雕印的书籍。从宋、元到明、清,对“善本”二字的含义,在认识上是大体相同,都是十分重视校勘和印刷的质量。宋、元时版刻正是兴旺时期,重在校刻精审,卷帙完整,到了明、清两代,版刻有复古之风,刻书重视覆刻宋、元善本。从宋、元两朝到明、清两代,相去几百年,何以同时重视年代早的、流传少的宋、元刻本,主要是这些版本接近于真实,可以补订后来版刻的脱文、伪字,或是传世稀少的本子,可补史料的缺佚。这就是前人从版刻中分辨出“善本”的原因所在。
另外,清代的名人、学者看书喜好在书上圈圈点点,书眉上有批校,书后有题跋。有的刻本经过名人学者的详细校勘,而又精刻精印的,故而在古籍的行列中,又增添了批校本、题识本、书跋本以及稿本、抄本,后人也把它划归为“善本”之列。
上个世纪,人们对善本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时间界定上,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上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后来,《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善本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目前对善本的实践掌握和概念的表述。
总结前人的这些提法,还不能给“善本”一词提出更全面更科学的定义,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善本”名称的成立,是从版刻兴盛之后出现了校勘、刻印好的和不好的版本,以及其它多种原因所形成的。“善本”的含义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版本流传的情况,不断丰富它的新内容。
[1]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3]程毅中.古籍整理浅谈[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4]李泽奉,刘如仲.版本古籍鉴赏与收藏[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